张元英主义:以“自我提升”之名变瘦,变美,变强大
Wonyoungism: 新一轮“爱自己”风潮席卷 TikTok
最能代表这种 Wonyoungism 气质的视频之一,是一个穿短上衣和低腰裤的女生站在镜头面前洗漱护肤,沙漏一般的腰惹人注目。视频传递的大致意思为:有人说 Wonyoungism 没用,我要用我现在的身材和外貌向你证明,它有用。
东亚版 “clean girl”,女性版 “looksmaxxing”?
“自我提升”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慕强?
同理,国内一些博主展示出的 “高能量”,也并非完全真实,多少有点利益和流量导向。新周刊曾发文揭示了自律 vlog 的商业化路径,表示这些博主展示出的精致生活的背后,或许都是联合品牌方精心设计过的 “生意经”。Dazed 也指出,在社交网络中,越极端的内容越容易获得流量,比如过于纤细的腰等。以流量为目的的 “自我提升”,更像是一场符合 “女性觉醒” 时代话题的观赏性表演。
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视频和风潮过分鼓吹 “自我提升” 心态和所谓的 “大女主” 形象,并将其功利化。长期浸泡在这种单一论调中的女性受众,是否会逐渐偏离 “爱自己” 的初衷,走向慕强心态和优绩主义?
在 wonyoungism、clean girl、“高能量女孩” 等体系中,美貌、好身材、好心态、好工作、好成绩都成为了可以用来向外展示,以收获认可,流量甚至经济回报的 “优点”。这十分符合迈克尔•桑德尔优绩主义原则: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等 “优点” 来决定。
项飙曾指出,优绩主义在国内作为一种个人策略,让青年陷入不断的竞争当中,拼命扇动翅膀只为留在原地。过分强调 “人生赢家” 的输赢概念最终导致成功焦虑与人生困惑,这似乎正是过度充斥在网络上的 “女性成长” 内容带给女孩们的现实感受。“我的骨架太大了!”、“我无法摆脱脸上的痘痘!” 很多女孩展示自己 “入坑” Wonyoungism 后的收获时,都会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散发着焦虑意味的评论。
这种一边焦虑一边又追求情绪稳定、内核强大的状态背后,是优绩主义催生的 “慕强” 心态。在 “自我提升”、“爱自己” 等词汇的重新包装下,Wonyoungism 等风潮看似符合当代女性主义语境,其实对 “大女主” 的过度追捧暴露了一种 “慕强恐弱” 的心态。
上野千鹤子在和戴锦华的对谈中提到,她发现身边的一些日本精英女性不愿承认自己是弱者:“自我决策、自己负责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已经深深内化至她们心中,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论输赢都自己承担。” 在她看来,这种逻辑 “是个骗局”,因为其规则设定从一开始就更有利于 “胜者” 阵营。
而戴锦华则认为, “当一切都在鼓励我们成为胜利者,成为赢家时,所有的软弱,包括女性的软弱、男性的软弱,所有的蔑视以及践踏失败者的逻辑都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虽然 Wonyoungism 等风潮的口号是 “爱自己”,但不少深陷其中的女孩其实正在讨厌自己,渴望变成别人。戴锦华在讲述自己的 “恐弱” 经历时也指出,自己这些感受的本质是“厌己”:“近乎所有赞美女性的品格上我都不及格,那背后是一种极大的自我厌弃与自我否定,而这也是促使我努力工作、读书的直接力量,我觉得我必须要补偿。”
在愈演愈烈的风潮之下,已有人提出质疑。不少女孩选择跳出对完美、自律、高能量的无限追求,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开头提到的那条 “Your life is boring, live like Wonyoung instead” 的视频下,有人评论道:“Just be yourself.”
参 考:
Dazed:Wonyoungism: Is this K-Pop trend repackaging ED content on TikTok?
新京报书评周刊:上野千鹤子对谈戴锦华实录:“恐弱”是“慕强”的翻版
澎湃新闻:项飙对谈迈克尔·桑德尔:我们如何摆脱“优绩主义”?
长江商学院:“完美”的韩娱工业化,“不完美”的人
新周刊:被自律vlog刷屏,我真的烦了
Wonyoungism: 新一轮“爱自己”风潮席卷 TikTok
最能代表这种 Wonyoungism 气质的视频之一,是一个穿短上衣和低腰裤的女生站在镜头面前洗漱护肤,沙漏一般的腰惹人注目。视频传递的大致意思为:有人说 Wonyoungism 没用,我要用我现在的身材和外貌向你证明,它有用。
东亚版 “clean girl”,女性版 “looksmaxxing”?
“自我提升”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慕强?
同理,国内一些博主展示出的 “高能量”,也并非完全真实,多少有点利益和流量导向。新周刊曾发文揭示了自律 vlog 的商业化路径,表示这些博主展示出的精致生活的背后,或许都是联合品牌方精心设计过的 “生意经”。Dazed 也指出,在社交网络中,越极端的内容越容易获得流量,比如过于纤细的腰等。以流量为目的的 “自我提升”,更像是一场符合 “女性觉醒” 时代话题的观赏性表演。
但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视频和风潮过分鼓吹 “自我提升” 心态和所谓的 “大女主” 形象,并将其功利化。长期浸泡在这种单一论调中的女性受众,是否会逐渐偏离 “爱自己” 的初衷,走向慕强心态和优绩主义?
在 wonyoungism、clean girl、“高能量女孩” 等体系中,美貌、好身材、好心态、好工作、好成绩都成为了可以用来向外展示,以收获认可,流量甚至经济回报的 “优点”。这十分符合迈克尔•桑德尔优绩主义原则: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依据才能、努力和成就等 “优点” 来决定。
项飙曾指出,优绩主义在国内作为一种个人策略,让青年陷入不断的竞争当中,拼命扇动翅膀只为留在原地。过分强调 “人生赢家” 的输赢概念最终导致成功焦虑与人生困惑,这似乎正是过度充斥在网络上的 “女性成长” 内容带给女孩们的现实感受。“我的骨架太大了!”、“我无法摆脱脸上的痘痘!” 很多女孩展示自己 “入坑” Wonyoungism 后的收获时,都会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散发着焦虑意味的评论。
这种一边焦虑一边又追求情绪稳定、内核强大的状态背后,是优绩主义催生的 “慕强” 心态。在 “自我提升”、“爱自己” 等词汇的重新包装下,Wonyoungism 等风潮看似符合当代女性主义语境,其实对 “大女主” 的过度追捧暴露了一种 “慕强恐弱” 的心态。
上野千鹤子在和戴锦华的对谈中提到,她发现身边的一些日本精英女性不愿承认自己是弱者:“自我决策、自己负责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已经深深内化至她们心中,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论输赢都自己承担。” 在她看来,这种逻辑 “是个骗局”,因为其规则设定从一开始就更有利于 “胜者” 阵营。
而戴锦华则认为, “当一切都在鼓励我们成为胜利者,成为赢家时,所有的软弱,包括女性的软弱、男性的软弱,所有的蔑视以及践踏失败者的逻辑都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虽然 Wonyoungism 等风潮的口号是 “爱自己”,但不少深陷其中的女孩其实正在讨厌自己,渴望变成别人。戴锦华在讲述自己的 “恐弱” 经历时也指出,自己这些感受的本质是“厌己”:“近乎所有赞美女性的品格上我都不及格,那背后是一种极大的自我厌弃与自我否定,而这也是促使我努力工作、读书的直接力量,我觉得我必须要补偿。”
在愈演愈烈的风潮之下,已有人提出质疑。不少女孩选择跳出对完美、自律、高能量的无限追求,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开头提到的那条 “Your life is boring, live like Wonyoung instead” 的视频下,有人评论道:“Just be yourself.”
参 考:
Dazed:Wonyoungism: Is this K-Pop trend repackaging ED content on TikTok?
新京报书评周刊:上野千鹤子对谈戴锦华实录:“恐弱”是“慕强”的翻版
澎湃新闻:项飙对谈迈克尔·桑德尔:我们如何摆脱“优绩主义”?
长江商学院:“完美”的韩娱工业化,“不完美”的人
新周刊:被自律vlog刷屏,我真的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