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厌女”的女装:我们依然需要更多女性设计师


这几年,迪奥和香奈儿等宇宙大牌开始任命女性创意总监来执掌女装,而后相继推出印着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口号的T恤,并且让平底的鞋、宽肩带的包、大廓形的衣服等对女性身体更友好的设计逐渐流行起来。与此同时,维多利亚秘密等一众标榜 “完美身体” 的品牌纷纷进入颓势,谋求转型。大趋势之下,女装似乎进入 “以 ‘女’ 为本” 的时代,甚至给了我一种 “这个行业终于也要讲女权了” 的希望。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T-Shirt | 图源:vogue

迪奥 “New Look”,看起来就有字面意义上的窒息感。 | 图源:jdinstitute
这样衣服让迪奥本人获赞无数,也被骂无数。 香奈儿本人这样评价迪奥:“不是给女人做衣服的,只是把女人装在套子(upholsters)里罢了”。考虑到迪奥本人谦逊地说过自己的工作只是 “给女性身体美搞临时建筑(ephemeral architecture)的”,他对女性肯定还是了解且尊重的。可是作为一个男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份尊重并不足以让他充分地了解女性需要什么,女性的身体又需要穿着什么。


Chanel VS Dior | 图源:mbel.eicomunicacion.com

Féministe mais féminine Clutch | 图源:.mariefranceasia

Tom Ford for Men Campaign | 图源:wmagazine
相比较起来,Alexander McQueen 就搞得很好。尽管他的作品因为毫不掩饰地表现针对女性的暴力,常常被误认为是厌女的,但实际上,麦昆展现的是 “正在浴火的凤凰”,他力图打破人们对穿着高级时装的女性 “温婉贤淑” 的期待,做到了 “让其他人害怕穿着它的女人”。

Mcqueen 1999 | 图源:thecut

Olivier Rousteing | 图源:vogue
的确,在 “更好穿、更共情” 方面,谁也比不了女性设计师。她们在理解女性上始终更胜一筹。一个普遍的反馈是:女装设计师执掌下的女装,更好穿了。比如 Maria Grazia Chiuri,虽然有 “靠女权主义卖衣服” 的嫌疑,但在她执掌之下,迪奥的衣服确实变得实穿起来 —— 要知道 Galliano 时期的迪奥,可是连模特穿了都站不稳的!再加上 Maria Grazia Chiuri 始终坚持反复重申女权主义 —— 即使只是一个词,一种姿态 —— 在性别意识积重难返的时装圈也仍是大有必要。

Maria Grazia Chiuri | 图源:telegraph
再看 Virginie Viard,虽然她在早先的香奈儿高定秀上让新娘装扮的模特侧坐骑马谢幕的设计,有历史倒退之嫌 —— 在香奈儿那个年代,贵妇因为穿裤装而不用侧坐骑马是叛逆的标志 —— 但不管怎么说,Virginie Viard 对香奈儿本人坚持的女性主义那一面还是有很高的还原度。她一改 Karl Lagerfeld 时期 “资产阶级贵妇套装” 的品牌形象,通过引入与职场女性日常装束相关的元素,让设计变得下沉亲民起来,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香奈儿带来的阶级感,也提高了衣服的实穿性。

The Spring-Summer 2021 Haute Couture Show CHANEL | 图源:youtube
还有姿态更倔、铠甲傍身、披荆斩棘的,最典型的就是 Iris van Herpen,她有一系列通过3D打印等技术实现的复杂的作品,每一件 “铠甲” 都写满了 “老娘带刺,离我远点儿”。接替麦昆的 Sarah Burton 也属于这一派,她将更明快、乐观的风格注入到暗黑悲壮的麦昆品牌之中,对面料和剪裁的控制也达到极致,让每一件麦昆的衣服都变得温暖、有生机起来。

Iris van Herpen | 图源:irisvanherpen

Donatella Versace | 图源:wsj

Donatella Versace | 图源:ws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