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握手会的年代,粉丝却可以在游戏里和偶像旅行冒险
偶像游戏的洪荒时代
80年代日本的很多唱片公司都是家电制造商投资创建的,唱片公司与游戏行业之间有割舍不断的关联,唱片公司旗下的艺人顺理成章为游戏站台代言,反过来游戏公司也会开发艺人冠名游戏来回馈,彼此相濡以沫。

《堀千惠美 Strawberry Puzzle》偶像和游戏之间一次微妙的交集
世嘉也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1985年推出了一款以偶像歌手石野阳子的同名出道单曲《Teddy Boy Blues》冠名的街机游戏,名义上是与偶像联动的游戏,实际上不过是款控制名为 “Teddy Boy” 的绿帽小子消灭外星生物的射击游戏,只是把石野阳子的歌曲以 MIDI 方式点缀其中,通篇游戏都是面目模糊的像素小人在奖励关打下酱油,到头来石野阳子的存在只是强行点题罢了。

以石野阳子的单曲《Teddy Boy Blues》冠名的街机游戏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之作
1987年 SNK 的街机游戏《超能力战士》破天荒地将一首人声歌曲完整装进游戏里作为 BGM,由偶像歌手清水香织献唱,对应日美版游戏,歌曲还有日英两种语言版本,这在当年游戏业界是个伟大创举。

清水香织也是这游戏的一大宣传点
同年任天堂和 SQUARE 在红白机磁碟机上推出《中山美穗的心跳高校(中山美穂のトキメキハイスクー儿)》,引发了第一次饭圈和游戏圈的共振。

玩家扮演心跳高校的学生,邂逅眼镜娘转校生,但原来她的真正身份是超级偶像中山美穗
但碍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将中山美穗的一颦一笑在游戏中重现,粉丝很难领略偶像的魅力,虽然此作打着和偶像谈恋爱的旗号来吸引粉丝。

“打电话” 元素拉近了粉丝跟偶像的距离
玩家是不指望游戏能把偶像还原成什么样了,但《中山美穗》加入前无古人的玩法 —— 打电话问 “攻略”。当游戏进行到某个阶段时,会出现一个电话号码,这电话号码是真实存在的,拨通号码就会听到美穗特别录制的游戏攻略提示,透过电波感觉犹如跟偶像讲电话一般,虽然只有长度很短的九段录音,却足以令人感动得流下时代的眼泪。《中山美穗》最终取得了 50 万份的不俗销量,一度陷入危机的 SQUARE 因此得以续命。

没有握手会的年代,粉丝只能透过游戏与偶像更亲近
一年后的1988年,KONAMI 公司也在磁碟机上为偶像歌手立花理佐量身定做了与歌曲同名的游戏《理佐的妖精传说(リサの妖精伝説)》,玩家不能操作立花理佐而是作为辅佐的人前往异世界帮忙解救妖精们,和《中山美穗》相比这游戏毫无亮点,卖的就是偶像噱头,没有握手会的年代可以在游戏里和偶像旅行冒险,大概是粉丝和偶像的另一种连接通道吧。
偶像游戏终于 “有声有色”

得益于软硬件技术的提升,偶像游戏里的偶像不再面目模糊了
游戏内容是以冒险游戏的方式与小川范子进行虚拟约会,游戏一开始会要求输入玩家的名字,在约会结束时,范子会念出你的名字,当然这是非常死板且不自然的单音节式电子语音(算是初音之类的语音模拟系统的鼻祖),但让偶像念出自己的名字,进而产生投入移情作用,这不知道是多少粉丝的梦想。

偶像游戏这种类别特别受惠于真人语音加真人图像这个组合

法子以其昵称 “Nori-P” 登场,一开场就是首本名曲《梦冒险》
继《NO.RI.KO》之后,CD-ROM² 上还有一款以另一位 Noriko(酒井法子)为主角的《镜之国传说 (鏡の国のレジェンド)》问世,游戏里玩家在异世界展开梦幻冒险营救法子,这剧情是不是似曾相识,但谁关心呢,粉丝们只在意游戏收录了多少法子的歌曲与照片。

法子忠诚地以点阵绘形式重现

偶像脱衣麻将精准击中男性玩家们的痒点

《蜜蜂学园》虽然游戏比较单调,但为偶像编排行程、考虑如何吸粉等概念已和现代偶像游戏十分相近了

说井上麻美当年是 HUDSON 亲闺女也不为过
“蜜蜂学园” 成员里人气最旺的井上麻美还声演了 PC-E 游戏《圣龙传说》并演唱主题曲。92年 HUDSON 还推出了以她为主角的 AVG《星球上唯一的你(この星にたった一人のキミ)》,游戏中也穿插许多井上麻美真实照片,但并没有多大突破。
盛行一时的真人影像游戏
昭和时期的偶像吃的大多是歌手这碗饭,90年代娱乐多元化使得偶像的定位变得捉摸不透,多了些 “非正统派” 的分类,如写真偶像、综艺偶像、声优偶像等,最受瞩目的绝对是写真偶像。

以写真偶像雏形明子、松田千奈等人为主角的《Body Special》系列

《Voice Idol Collection - Pool Bar Story》以一众著名声优作为号召力的桌球游戏

老男孩们喜闻乐见的《VR 摄影棚》

《王様げーむ(国王游戏)》封面上衣着清凉的松田纯和吉田里深撩拨着男孩们的荷尔蒙
90年代中后期带点情色元素的真人影像游戏虽横行,但市场上也不乏一些正派佳作,诸如榎本加奈子、深田恭子等青春偶像主演的《欧亚列车杀人事件 》。

PS真人影像游戏《欧亚列车杀人事件 》
但未能扭转此类游戏的颓势,这股真人影像风潮很快就刮过去了,至于会在二十年后的今天老树发新枝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多边形的冲击

《安室奈美惠》由 AM2小组开发,表面是款粉丝向游戏,其实是 AM2小组为测试街机《VF 战士3》移植土星效果的实验性作品
土星平台当时虽然有大量真人影像游戏,但世嘉第一方似乎对钻研 3D 技术更感兴趣,整个游戏过程就是欣赏 3D 建模的安室在若干个舞台上载歌载舞,欣赏过程中可以改变背景灯光及视角。

游戏过程不亚于观看 MV
影音欣赏游戏的终极形态?
90年末制作人淳君开始打造以早安少女组为首的早安家族偶像帝国,偶像界进入回温期, 早安家族在21世纪初到达顶峰,此时也有不少早安少女组相关游戏杀入玩家视线。

PS 平台的早安家族游戏

《太空维纳斯 starring 早安少女组》
最为人所知的还是2001年 PS2 上的《太空维纳斯 starring 早安少女组》,当时算是款划时代的黑科技游戏,游戏最大的卖点当属 “Cyclo View”,早安少女组的成员以设置在中央的多个摄影机为中心组成圆阵载歌载舞,玩家可自由旋转视点,推拉摇移镜头,可以将视点定在喜爱的成员身上放大缩小,“欣赏到只注视你的10人笑脸”,并可以将它录制下来,成为自己的专属 MV。

在《A 精选 - 滨崎步 DOME TOUR 巡回演唱会》中,玩家不但能看到360度的滨崎步演唱会集锦,还能将滨崎步的歌曲自行 REMIX

偶像团体 ZONE 的《Wonder Zone》也是此类游戏
PS2 上还推出过三款人气写真偶像的动态写真游戏《R.C.T.EIZO Play》、《根本春美 EIZO Play》以及《MEGUMI EIZO Play》,所谓的 “EIZO Play” 指的是让玩家不是再被动地看写真和视频,而是扮演掌控全局的角色,可以随时改变视点实现全方位观影。此类游戏是写真偶像游戏的终极形态吧。

虽然画质没有宣传说的纤毫毕现,不过当年痴汉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种带给玩家真实临场感的互动游戏,模糊了游戏和录像之间的界限,这种只需极少操作的互动影像算不算是游戏,对此莫衷一是, 不过它极大满足粉丝渴望亲近偶像的心愿。

渡边麻友的 “神告白” 影像
在偶像人气加上 AKB 商法夹击之下,该作销量可观,BANDAI 乘胜追击推出了《AKB 1/48 与偶像在关岛恋爱的话…》以及《AKB 1/149 恋爱总选举》。

由于广受好评,这系列接连出了三作,登场角色越发人满为患。

其中《恋爱总选举》更以 “收录最多流行歌手的游戏” 之名获吉尼斯世界记录认证。
3DS 上的 AKB 游戏《AKB48+me》则是以自己当作为成员的视角,进行 AKB 实际中会进行的活动,例如剧场公演、与成员的互动相处、演唱会、猜拳大会、咖啡厅等许多模式。人物并非真人图片而是 Mii 造型,游戏毁誉参半。

可以用附带的 AR 卡,让舞台变成在 3DS 镜头中的现实世界是游戏的一大亮点
主机掌机并非偶像游戏生存的唯一土壤,在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兴起之后,获取游戏的门槛更低,偶像游戏对画面和操作的要求并不算高,就算手机的机能略弱,运行此类游戏也绰绰有余了。

乃木坂46的手游《乃木恋:坡道之下那天我恋爱了》
乃木坂46的手游《乃木恋:坡道之下那天我恋爱了》,游戏里玩家作为私立乃木坂学院唯一的男生,帮助自己同班同学(也就是乃木版46成员)解决各种难题,支持大家的偶像活动,在朝夕相处之下坠入爱河,最终也可以看到 “神告白”,但本质上是款标准的卡牌手游,想要收集齐小卡片?无他,唯氪金尔。

欅坂46《欅之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