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着利物浦球衣去曼联的 “主场” 看球,思考了一下地球的明天
可能是今年四五月份欧冠连连硬造的狗血逆转透支了太多戏剧性,再加上两支英超球队一直踢到了欧冠决赛,才代表全欧洲跟世界球迷依依不舍谢了个幕 —— 欧冠决赛什么概念?整个赛季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就像你加班加到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刚想留给写字楼一个潇洒而孤独的背影,结果保安跟你打了一招呼:走啦?路上慢点啊!—— 忠于职守!
这事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赛季英超已经开打一个月了,却跟没踢似的:利物浦曼城大胜开场,曼联切尔西没什么起色,所有你觉得得奔保级区的弱队都从第一场起就朝着深渊冲刺滑落…… 一切的一切都是常规操作,看着PP体育的直播,你还以为在看 CCTV5 放的英超25年回顾纪念呢,只有没完没了的 flash 插件报错才能把你拉回到当下的生活。顺便说一句,明年 Chrome 就不支持 Flash 插件这事知道了么?
直到上个周末的北伦敦德比,事情才开始有了转机。我一般对北伦敦德比没什么兴趣,因为阿森纳和热刺我都讨厌,而足球比赛又没法让两队都输。但这场一开始比大卫·路易斯和贡多齐的头发还蓬松的阿森纳后防线,和最后热刺的梦游状态(得软成什么样才能被阿森纳这样的队扳平),还是让以看热闹捡乐为宗旨的我挺高兴的,最终的结果也不错,2-2,如果不能两个都输,那两个都没赢也能接受不是吗。
德比,只有德比,才能给时钟般循环的赛季带来些兴奋感,只有对抗和仇恨才能让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足球迷。就像那些看男篮世锦赛的体面观众,终于因为对周琦的血口狂喷而显得更不像衣服架子了。这个夏天我去了趟新加坡,看了一场曼联和国际米兰的 ICC 国际冠军杯的比赛。东南亚全是英超迷,我当然知道对于这两个队而言那是谁的主场,想到那么多人凑在一起去唱什么 glory glory man united,我的胃里就一阵反酸。
所以收拾行李箱的时候,我已经打定了主意,想在那种阖家团圆花钱观光的季前赛氛围里唱唱反调,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坐上了新加坡航空的商务舱。接待我们的主办方把我们送到酒店,看到我的穿着,主办方有点 —— 说大惊失色有点过,说一笑置之当然更不对 —— 他们再三跟我确认,“我们会在球场万豪旅享家的包厢里看球,届时还会有曼联元老来与大家打招呼,您确定要这样去球场吗?”
我说对,没带别的衣服!
东南亚的服务业大概从未对客户说过不字,于是在当晚的新加坡国家体育场,我以这种画风进入了并不算特别狂野的红魔球迷群中。
走进包厢,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各种各样的冷盘和饮料,酒也有,拿酒之前我抬头猛地看到了包厢墙上写的字,以为这是曼联俱乐部为我专属显示的:出去!(看看)
不知道为什么要对贵宾以这样挑衅的语气说话,不过想想我自己也在做这样的事。OUT 就 OUT,走出玻璃门,果然整个球场都被红色的衣服占满,比老特拉福德还凶,在老特拉福德你至少还能看到客队球迷看台,而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来自国际米兰的球迷在5万5千人的满座中就像你妈买的打折蓝莓蛋糕中的蓝莓一样难找。
所有的球迷都在兴奋地拍球场和自拍,不过国际米兰球迷看起来似乎很紧张,标志是他们甚至没有什么人看手机,一开始我以为是他们对于这种明显的人数劣势而紧张,但后来我发现,原来他们憋着一大招。运动员刚一入场,一卷巨型眼镜蛇 TIFO 从只有千分之一人数的蓝黑方阵中卷了出来,还没看清,就铺满了从低到高整个三层看台,气势非凡。
我和一起看球的同伴扒在包厢区的栏杆上为国际米兰球迷以少敌多的气势和周到的准备、隐忍的态度、炸裂的铺陈而鼓掌叫好,在下面看台的几个小球迷听到上面几位口音不像本地人,抬头望来,然后看到了我的衣服。
看得出来,小球迷既困惑又愤怒,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这种不能阅读空气的烂人,但在文明社会的今时今日,流行的愤怒表现不是直接攻击和谩骂,他们把嘴闭得死死的,掏出手机,开始战术后仰,拍我的照片,手机还差点掉了。
我冲他们的镜头比出两根手指,喊道:“衰仔!” (sui - zai!)
朋友让我别装香港人了,香港人早不这么骂人了,而且你的粤语根本不是粤语,说是武昌郊区的还更像点。不过他还是好心提醒我,“你让他们别发社交网络吧?回头网上球迷再骂你。”
“他们顶多发一 Facebook 吧?对咱们来说跟不存在也没什么区别。”
朋友点头。
这时两队握手完毕,国际米兰的巨型 TIFO 正在撤展,一些脑袋一直被盖在幕布底下,完全错过了球员握手环节的曼联球迷非常不高兴,在 TIFO 撤走时愤怒击打之,也有人想要撕掉 TIFO。但两侧的国际米兰球迷行动精密快速,迅速将 TIFO 收好,跟着前来执法的球场安保离开了那片看台。留在场内的国际米兰球迷一片欢呼叫好,虽然只有几十人的样子,但是他们的行动像特种部队一样精确和麻利。
几分钟之后,TIFO 小分队出现在了边角的上层看台,另一片小小的国际米兰球迷试验田,看来那是他们踏踏实实看球的地方,坐定后又是一阵欢呼。
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心情大好,回到包厢吃了几片冷火腿。正在寻找酒的时候,听着门外一阵骚动,进来了一个高个子的家伙,身边很多曼联球迷冲上前去,签名合照,我咬着火腿看了一会,原来是原曼联锋霸贝尔巴托夫,要论潇洒,确实无人能比上这个总是漫不经心地散步,但也总是能进天外飞仙的家伙。
作为形象代言,他在各个包厢串场,和看见的每个人握手、合影、签名,并默认这就像进球一样属于球队安排的任务,虽然笑容满溢,但多多少少也带了点机械感。不过当他看到我时,本来空洞的眼神突然上满了色彩,脸上的微笑变成了更有活力的 “卧槽这人哪来的”,他一边指着我胸前的利物浦队徽,一边晃动着手指说 “oh my god no no”,我对他说:“I just can't wear a united jersey.” 贝尔巴托夫大笑,说 come on,于是我们留下了一张自拍合影。
本来我以为贝尔巴托夫对于曼联只不过是个来自东欧的雇佣兵,对英国足球的传统也不会有那 —— 么在乎,可当看到他对我的利物浦球衣做出 no no 的手势时,心里竟然有点感动!果然还是死对头,这 vibe 不会改变,而这同时又是世界上商业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在远东市场的招待,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完成了 “让赞助商的客人都开心” 的任务,度把握得如此之好,令人佩服,曼联的商业成功果然是有道理的!
当人潮散去,我们终于能好好看场比赛了,但比赛本身没有意思,令人昏昏欲睡,我转而打量起看台上的新加坡球迷:往往有中年人携父带子一起前来,尽管只是一场季前赛,但他们也看得认真,为每一个铲断鼓掌叫好,与身边人交流球员在场上一个选择的利弊,为突然的冷射惊坐而起,为滑门而出的尝试抓着头皮叹息。球迷这种群体,真是走到哪里都一样啊。
比赛本身给我们最后的启迪,是懂球帝的文字直播完全不靠谱,在我眼前的球员还在卖力进攻时,懂球帝的直播竟然显示比赛已经结束,一时我没搞清楚我是身处两脚所踩的地方还是身处手机的世界之中。反应过来以后,我觉得懂球帝上的话一个字也不能信了!
散场时,从体育场二层走到地面要下一个长长的楼梯,我听到后面有人在对我的球衣指指点点,然后响起了歌声 “have you ever seen Gerrard win a league? have you ever seen Gerrard win a league?” (你见过杰拉德赢得联赛吗?)曲调则是英国球迷耳熟能详的 chant:“the RAF of England shot one down!”(歌颂英格兰皇家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保卫领空的歌,被用来气德国球迷)听得我乐不可支,等他们唱完,我去跟领头唱歌的小伙子攀谈了几句。
小伙子告诉我,他叫 Francis,25岁,喜欢曼联已经有八九年了,一看到这场球在新加坡踢立即买了票,我问他这些球迷 chant 是从哪里学的,他说父辈就会教他们,在酒吧也会口口相传,本地的球迷会和英国方面联系得也很密切,那边一有什么新歌,很快就传到了这边。像这首嘲讽杰拉德的歌,已经传唱好多年了。
我问他看到我这件衣服出现在这里有什么感觉,他说 “我觉得你穿着利物浦的衣服觉得很好玩啊,很疑惑这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说在新加坡,利物浦的球迷也不少,如果是利物浦在此作战,球迷比起今天曼联球迷的阵势,也不会落于下风。
“总之我们这边确实都喜欢看英超啦!” 说完我们挥手告别。
跟 Francis 聊完,我也被他 peace 的情绪感染了,这个原英属殖民地、如今文化交融度极高但又由华人支配的国家,他们的球迷既浸淫了全部的英国足球文化,又在地理上与原宗主国相隔万里,他们信奉做生意以和为贵的思想,赏玩娱乐性质的火药味,又不发起真正的冲突。而我则做着一个靠着激怒别人而打破景观社会的美梦,在万豪旅享家招待的包厢看球、与球星合影、与布莱恩·罗布森一起做月饼的独特体验中努力寻找着不适感 —— 失败了,即使你穿着利物浦球衣去看曼联的球,贝尔巴托夫还是会与你合影的,而且并不会让你感到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什么。
阿德巴约那种狂奔90米向旧主球迷挑衅的傻事情越来越少人在做了,前两天我看了个库斯图里卡的《马拉多纳》纪录片,里面1984年马拉多纳在巴塞罗那与毕尔巴鄂竞技的 大规模斗殴 可以让现在的球迷惊掉下巴,如同奇闻轶事,但在那时多多少少也算是足球世界的日常。可今天的世界难道不是比那个时候更加四分五裂吗?人们在充满了日常暴力的世界向往全球化,却在今天人人讲文明懂礼貌的世界中各自向离心方向撕扯?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足球迷来说也有点太难了,我是个普通人,我买了一个赛季的视频网站会员,我只想看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球,看见那些从工人阶级而来,永远不改的 “fook you” 手势。
可能是今年四五月份欧冠连连硬造的狗血逆转透支了太多戏剧性,再加上两支英超球队一直踢到了欧冠决赛,才代表全欧洲跟世界球迷依依不舍谢了个幕 —— 欧冠决赛什么概念?整个赛季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就像你加班加到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刚想留给写字楼一个潇洒而孤独的背影,结果保安跟你打了一招呼:走啦?路上慢点啊!—— 忠于职守!
这事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新赛季英超已经开打一个月了,却跟没踢似的:利物浦曼城大胜开场,曼联切尔西没什么起色,所有你觉得得奔保级区的弱队都从第一场起就朝着深渊冲刺滑落…… 一切的一切都是常规操作,看着PP体育的直播,你还以为在看 CCTV5 放的英超25年回顾纪念呢,只有没完没了的 flash 插件报错才能把你拉回到当下的生活。顺便说一句,明年 Chrome 就不支持 Flash 插件这事知道了么?
直到上个周末的北伦敦德比,事情才开始有了转机。我一般对北伦敦德比没什么兴趣,因为阿森纳和热刺我都讨厌,而足球比赛又没法让两队都输。但这场一开始比大卫·路易斯和贡多齐的头发还蓬松的阿森纳后防线,和最后热刺的梦游状态(得软成什么样才能被阿森纳这样的队扳平),还是让以看热闹捡乐为宗旨的我挺高兴的,最终的结果也不错,2-2,如果不能两个都输,那两个都没赢也能接受不是吗。
德比,只有德比,才能给时钟般循环的赛季带来些兴奋感,只有对抗和仇恨才能让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足球迷。就像那些看男篮世锦赛的体面观众,终于因为对周琦的血口狂喷而显得更不像衣服架子了。这个夏天我去了趟新加坡,看了一场曼联和国际米兰的 ICC 国际冠军杯的比赛。东南亚全是英超迷,我当然知道对于这两个队而言那是谁的主场,想到那么多人凑在一起去唱什么 glory glory man united,我的胃里就一阵反酸。
所以收拾行李箱的时候,我已经打定了主意,想在那种阖家团圆花钱观光的季前赛氛围里唱唱反调,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坐上了新加坡航空的商务舱。接待我们的主办方把我们送到酒店,看到我的穿着,主办方有点 —— 说大惊失色有点过,说一笑置之当然更不对 —— 他们再三跟我确认,“我们会在球场万豪旅享家的包厢里看球,届时还会有曼联元老来与大家打招呼,您确定要这样去球场吗?”
我说对,没带别的衣服!
东南亚的服务业大概从未对客户说过不字,于是在当晚的新加坡国家体育场,我以这种画风进入了并不算特别狂野的红魔球迷群中。
走进包厢,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各种各样的冷盘和饮料,酒也有,拿酒之前我抬头猛地看到了包厢墙上写的字,以为这是曼联俱乐部为我专属显示的:出去!(看看)
不知道为什么要对贵宾以这样挑衅的语气说话,不过想想我自己也在做这样的事。OUT 就 OUT,走出玻璃门,果然整个球场都被红色的衣服占满,比老特拉福德还凶,在老特拉福德你至少还能看到客队球迷看台,而在新加坡国家体育场,来自国际米兰的球迷在5万5千人的满座中就像你妈买的打折蓝莓蛋糕中的蓝莓一样难找。
所有的球迷都在兴奋地拍球场和自拍,不过国际米兰球迷看起来似乎很紧张,标志是他们甚至没有什么人看手机,一开始我以为是他们对于这种明显的人数劣势而紧张,但后来我发现,原来他们憋着一大招。运动员刚一入场,一卷巨型眼镜蛇 TIFO 从只有千分之一人数的蓝黑方阵中卷了出来,还没看清,就铺满了从低到高整个三层看台,气势非凡。
我和一起看球的同伴扒在包厢区的栏杆上为国际米兰球迷以少敌多的气势和周到的准备、隐忍的态度、炸裂的铺陈而鼓掌叫好,在下面看台的几个小球迷听到上面几位口音不像本地人,抬头望来,然后看到了我的衣服。
看得出来,小球迷既困惑又愤怒,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这种不能阅读空气的烂人,但在文明社会的今时今日,流行的愤怒表现不是直接攻击和谩骂,他们把嘴闭得死死的,掏出手机,开始战术后仰,拍我的照片,手机还差点掉了。
我冲他们的镜头比出两根手指,喊道:“衰仔!” (sui - zai!)
朋友让我别装香港人了,香港人早不这么骂人了,而且你的粤语根本不是粤语,说是武昌郊区的还更像点。不过他还是好心提醒我,“你让他们别发社交网络吧?回头网上球迷再骂你。”
“他们顶多发一 Facebook 吧?对咱们来说跟不存在也没什么区别。”
朋友点头。
这时两队握手完毕,国际米兰的巨型 TIFO 正在撤展,一些脑袋一直被盖在幕布底下,完全错过了球员握手环节的曼联球迷非常不高兴,在 TIFO 撤走时愤怒击打之,也有人想要撕掉 TIFO。但两侧的国际米兰球迷行动精密快速,迅速将 TIFO 收好,跟着前来执法的球场安保离开了那片看台。留在场内的国际米兰球迷一片欢呼叫好,虽然只有几十人的样子,但是他们的行动像特种部队一样精确和麻利。
几分钟之后,TIFO 小分队出现在了边角的上层看台,另一片小小的国际米兰球迷试验田,看来那是他们踏踏实实看球的地方,坐定后又是一阵欢呼。
有了这个小插曲,我心情大好,回到包厢吃了几片冷火腿。正在寻找酒的时候,听着门外一阵骚动,进来了一个高个子的家伙,身边很多曼联球迷冲上前去,签名合照,我咬着火腿看了一会,原来是原曼联锋霸贝尔巴托夫,要论潇洒,确实无人能比上这个总是漫不经心地散步,但也总是能进天外飞仙的家伙。
作为形象代言,他在各个包厢串场,和看见的每个人握手、合影、签名,并默认这就像进球一样属于球队安排的任务,虽然笑容满溢,但多多少少也带了点机械感。不过当他看到我时,本来空洞的眼神突然上满了色彩,脸上的微笑变成了更有活力的 “卧槽这人哪来的”,他一边指着我胸前的利物浦队徽,一边晃动着手指说 “oh my god no no”,我对他说:“I just can't wear a united jersey.” 贝尔巴托夫大笑,说 come on,于是我们留下了一张自拍合影。
本来我以为贝尔巴托夫对于曼联只不过是个来自东欧的雇佣兵,对英国足球的传统也不会有那 —— 么在乎,可当看到他对我的利物浦球衣做出 no no 的手势时,心里竟然有点感动!果然还是死对头,这 vibe 不会改变,而这同时又是世界上商业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在远东市场的招待,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完成了 “让赞助商的客人都开心” 的任务,度把握得如此之好,令人佩服,曼联的商业成功果然是有道理的!
当人潮散去,我们终于能好好看场比赛了,但比赛本身没有意思,令人昏昏欲睡,我转而打量起看台上的新加坡球迷:往往有中年人携父带子一起前来,尽管只是一场季前赛,但他们也看得认真,为每一个铲断鼓掌叫好,与身边人交流球员在场上一个选择的利弊,为突然的冷射惊坐而起,为滑门而出的尝试抓着头皮叹息。球迷这种群体,真是走到哪里都一样啊。
比赛本身给我们最后的启迪,是懂球帝的文字直播完全不靠谱,在我眼前的球员还在卖力进攻时,懂球帝的直播竟然显示比赛已经结束,一时我没搞清楚我是身处两脚所踩的地方还是身处手机的世界之中。反应过来以后,我觉得懂球帝上的话一个字也不能信了!
散场时,从体育场二层走到地面要下一个长长的楼梯,我听到后面有人在对我的球衣指指点点,然后响起了歌声 “have you ever seen Gerrard win a league? have you ever seen Gerrard win a league?” (你见过杰拉德赢得联赛吗?)曲调则是英国球迷耳熟能详的 chant:“the RAF of England shot one down!”(歌颂英格兰皇家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保卫领空的歌,被用来气德国球迷)听得我乐不可支,等他们唱完,我去跟领头唱歌的小伙子攀谈了几句。
小伙子告诉我,他叫 Francis,25岁,喜欢曼联已经有八九年了,一看到这场球在新加坡踢立即买了票,我问他这些球迷 chant 是从哪里学的,他说父辈就会教他们,在酒吧也会口口相传,本地的球迷会和英国方面联系得也很密切,那边一有什么新歌,很快就传到了这边。像这首嘲讽杰拉德的歌,已经传唱好多年了。
我问他看到我这件衣服出现在这里有什么感觉,他说 “我觉得你穿着利物浦的衣服觉得很好玩啊,很疑惑这个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说在新加坡,利物浦的球迷也不少,如果是利物浦在此作战,球迷比起今天曼联球迷的阵势,也不会落于下风。
“总之我们这边确实都喜欢看英超啦!” 说完我们挥手告别。
跟 Francis 聊完,我也被他 peace 的情绪感染了,这个原英属殖民地、如今文化交融度极高但又由华人支配的国家,他们的球迷既浸淫了全部的英国足球文化,又在地理上与原宗主国相隔万里,他们信奉做生意以和为贵的思想,赏玩娱乐性质的火药味,又不发起真正的冲突。而我则做着一个靠着激怒别人而打破景观社会的美梦,在万豪旅享家招待的包厢看球、与球星合影、与布莱恩·罗布森一起做月饼的独特体验中努力寻找着不适感 —— 失败了,即使你穿着利物浦球衣去看曼联的球,贝尔巴托夫还是会与你合影的,而且并不会让你感到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什么。
阿德巴约那种狂奔90米向旧主球迷挑衅的傻事情越来越少人在做了,前两天我看了个库斯图里卡的《马拉多纳》纪录片,里面1984年马拉多纳在巴塞罗那与毕尔巴鄂竞技的 大规模斗殴 可以让现在的球迷惊掉下巴,如同奇闻轶事,但在那时多多少少也算是足球世界的日常。可今天的世界难道不是比那个时候更加四分五裂吗?人们在充满了日常暴力的世界向往全球化,却在今天人人讲文明懂礼貌的世界中各自向离心方向撕扯?
这些问题对于一个足球迷来说也有点太难了,我是个普通人,我买了一个赛季的视频网站会员,我只想看一场火药味十足的球,看见那些从工人阶级而来,永远不改的 “fook you” 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