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兄弟会姐妹会实录:那些年我们干过的蠢事儿
编者按:我们之前发了一篇关于校园霸凌的文章(看这里),牵起很多人的共鸣和追忆。这样一种普遍而高发的暴力,同时又如此被人 “宽容” 与 “习惯” ,这令人惊叹。事实上,我们与暴力之间,有着很多“方便”的快速通道,这有时是人性的弱点,也有时候是外在条件的 “助力” 。
美国大学的兄弟会/姐妹会,就是一种给人性弱点提供了充分发挥空间的存在,名校传统的光环,以及 “归属感” 的保证,让很多组织性的校园暴力行为获得充分的正当性。我们采访了两位兄弟会/姐妹会的亲历者,作为华人的他们,在这样一个白人主导的社交环境中,体验尤为特别。有趣的是,看完你会发现, “友情” 才是这种体验的高频词。
兄弟会的吸引力或许来自很实际的利益:进入兄弟会就可以靠根深蒂固的校友力量获取职业捷径。比如,常春藤耶鲁大学的 “骷髅会” ( Skull and Bones ) 被称为最神秘的兄弟会,成立于 1832 年,每年根据学生表现和家族背景只收录 15 名最优秀的学生,往届孕育了许多站在美国经济与政治权利金字塔顶端的人,比如老布什、小布什、 “美式橄榄球之父” Walter Camp、太空望远镜概念的提出者 Lyman Spitzer、联邦快递的创始人 Frederick Wallace Smith 等等。入会之时他们需要详细讲述所有的性史,甚至捐赠自己家的地产,一旦入会,终生保有会员身份,并且要严守一切秘密。
至于姐妹会,影视剧里的形象也代表了最 popular 的典型美国女大学生形象:白人、金发大胸、头发用夹板打造出完美卷或直发,性格爽朗、能和兄弟会的人玩得开且酒量可人。
虽然姐妹会成员不尽相同,这种荧幕上塑造的审美或多或少地映射到了现实生活里。如果说兄弟会的入会仪式是练习胆量,姐妹会的入会仪式则可以和选美相当,当然,成绩和优越家境也是加分项。结果就是一群复制粘贴的姐妹们,与复制粘贴的兄弟们,占据着大学以及之后社会的顶层资源。
讽刺的是,最早的姐妹会的成立( 1870 年)其实是为了为女性赋权,创造一个团结的组织,证明女性可以与男性平起平坐。现代姐妹会则成了一个修罗场,妒忌,抱团,排挤,是常见的 “霸凌游戏” 。
“来这儿花钱买朋友,买的朋友都不是真心的。”
我在的学校算是美国东海岸富二代聚集地,有十几个兄弟会和姐妹会,姐妹会居多。之前看过了不少美国青春电影,对这个文化有一定了解,后来同楼一个长得好看的美国女孩入了 Tri Delta (一个姐妹会的分支),我就在大一的时候带着一颗好奇的心也加入了。
我们学校的姐妹会 “口碑” 并不好,这个 “口碑” 指的是女孩儿的长相和性格行不行,说白了金发大胸女越多,“口碑” 越好。我们的姐妹会里有比较书呆子的类型,长得也不是出众,亚洲人很少,有的也都是美国土生土长的亚裔,就我和另外一个女孩是中国人。
和 Rate Your Professor (一个学生可以给老师公开透明打分的网站)类似,也有 Greek Life Ranking ,能直观看到大家不是很愿意来我们的姐妹会,就是因为 “口碑” 不是很好。这种 “歧视” 在姐妹会内部更明显,漂亮的女生彼此扎推,安静的书呆子又是另一波人,层与层之间的鄙视链还是挺严重的。姐妹会的女生会被打标签,比如臭美、拜金、肤浅、私生活混乱,后来我发现大部分还是挺对的。
每年会有春招和秋招,学名叫 rush ,我那会儿春招不是特别严,就是在房子里和会里的成员挨着个儿的聊天,跟面试似的。等我加入以后,也会一手参与找人的过程。秋招是一个盛大的活动,虽然残酷程度不如兄弟会(我们的兄弟会 hazing 死过人),也是高度强调形式和传统,特别费力不讨好。比如大家都住在一个高级酒店里,我们六点多就需要起床,每天都会有一个主题,新生和老生都得遵守 dresscode,比如第一天都得穿高跟鞋,第二天穿全黑的,或者全白的,还得为了这个去买全套白色装备,折腾到很晚才会结束。但是有些女生一旦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姐妹会,特别有归属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且平时也爱穿自己姐妹会的衣服。
入会以后每学期都需要交会费,还挺贵的,每周都有固定必需参加的集会。如果不参加还会罚款,我记得是几十美金,这一点让我挺无语的。毕竟学校的学业繁重,有的时候参加一个活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没有了,效率也很低。在固定的集会上,主席会总结一周大大小小的事物,1-3 小时不等,还有义卖这样的志愿活动,大概能耽误周末一天的时间。
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姐妹会在社会上的呼吁能力,每个姐妹会都有各自固定合作的慈善机构,女生通过选美、表演、运动、义卖(如烘焙蛋糕等)方式进行筹款。我当时在的姐妹会与圣犹大儿童医院合作,帮助他们筹款。有一年我们遍布整个美国的 138 个分会一共为儿童医院筹集到了 560 万美元。这个数字我当时看到还是挺震惊的。
除了按时参加集体活动以外,大家要保持高度一致,照相姿势,比什么手势都得统一,说好听了是有集体意识,比如加入以后你会看到不少女生在群里会问: “我要去买东西,有人愿意陪我么?” 或者 “中午谁要和我一起吃饭?我不想一个人” ,讲究做什么事情都有个伴儿。每一两周我们会有和兄弟会联谊,主要就是去他们的 house 里跳舞蹦迪喝酒聊天儿,倒是有规定不能干出格的事情,也有人看着,要是看你喝多了不行的话就会及时提醒。
加入姐妹会一年以后,我觉得太耽误时间了,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状态,就退会了。我不是很快能和人打成一片,我自己更喜欢一对一的相处方式。 入会以后,最大收获的友谊是我的 big (年长的姐姐,负责照看新入会的妹妹),这个人挺好的,我们能聊更深的东西。
但是和姐妹会里绝大多数人的关系并不是这样,特别是当你决定退出这个团体的时候。我记得当时立刻有姐妹会里的人在 facebook 上 unfriend 我,见到我也会装作不认识,即使我们之前也曾热情地打招呼。
你说美国姐妹会这个模式可不可以复制,其实在哪儿都可以,比如我们学校里面还有中国人自己办的一个小组织,都是富二代。看上去和姐妹会不同风格,会有比较奢华的下午茶,名媛范儿,但是实质都是一样,花钱买朋友。
而买的朋友,往往都不怎么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