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音乐,就有光明——我和 Clockenflap 创办人聊了聊


近日,香港 Clockenflap 音乐艺术节(乐迷昵称之“鸡飞”)宣布于明年 3 月重启,并公布包括 Arctic Monkeys、FKJ 等在内的首轮阵容。近期国内外不断放宽疫情管控政策,社交媒体上的 Clockenflapper(也称“鸡友”)表示:“哩个阵容游水都要游过去睇(这阵容游泳都要游过去)!”

上一届 Clockenflap 已经要追溯到 2018 年,压轴的 Erykah Badu 是乐迷记忆中的最后画面,距离重启再度现身的 2023 年,足足有五年之久。Clockenflap 自 2008 年创办,至今走过 14 年,期间不断壮大,口碑和规模都一再扩张,是两岸三地乐迷心中不可磨灭的集体回忆。

2018 年 Erykah Badu 压轴表演。图源官网,摄影 Chris Lush

2017 年,星期三的康帕内拉凌空演出

2016 年,街头张贴的音乐节海报,有的艺人已经离世

缘起电台
.png)

2012 年,一些包了浆的早年 Clockenflap 照片


周末三天限定嬉皮花童
.png)
多年前,我在微信上创建了一个“鸡友群”。因为见到不时有孤身鸡友发言求拼房,便突发奇想,“胆粗粗”定了个青旅八人间,然后在群里找室友,有点类似学生宿舍,不为赚钱,大家 AA 互助,一群陌路人,因为相同的兴趣喜好来到异乡,可以共居一室,多少有点摇滚乌托邦的缩影吧,也是个小小的临时社区,想着哪怕住不满,就当请朋友住。于是,这个八人间成了我们的“摇滚宿舍”。白天各有行程安排,下午陆续前往音乐节,晚上结束便回住处,也有人会去吃宵夜,或者去 after party 玩通宵。

“摇滚宿舍”

公费追星
.png)

2018 年,Irvine Welsh 打碟。图源官网,摄影 Kennevia Photograghy


我和 Irvine Welsh
另一位我采访过的民谣女歌手 Lucy Rose 其实一直不怎么红,尽管两度参演 Clockenflap,香港恐怕也没有多少乐迷,我对她熟悉,是因为在 Selector 节目里,经常播放她的歌,几乎是每出新歌必放的程度。采访时对她的印象,如音乐般内敛含蓄,温婉。遗憾的是,那年音乐节上,她在台上宣布将与原来的乐队伙伴分开发展。

我和 Lucy Rose

香港的秋末
.png)
Clockenflap 场地在市中心最昂贵地段,背景是中银和汇丰等高耸入云的标志性金融中心大楼,那恰恰反映了香港的城市面貌,尤其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一面,它有庞大的外籍人口,华洋混杂,展现出香港的历史与未来,也造就了它在中国城市音乐节中独一无二的观众氛围及体验。林立的楼宇之间,场中是巨大的摩天轮,旁边是美丽的海滨,郁郁苍苍的山峦近在咫尺,每年秋末的 Clockenflap,确实是香港的最美周末。


怀念 Clockenflap,怀念现场音乐
.png)

2017 年,小山田圭吾表演时的日落美景

2016 年,我在英国 TGE 音乐节邂逅 Justin
当年怎么想着要做一个音乐节呢?

2015 年,系列宣传品,音乐、艺术、人的共融
除了音乐,Clockenflap 现场有很多非音乐的元素,包括艺术装置和来自本地社群的共创,这些元素似乎更能向亚洲/世界展示香港文化,为什么会想到要这样去策划一个多元的音乐节呢?

你心中的鸡飞 best moments?

2015 年,The Libertines 前排观众的激动
最近几年,音乐节被迫取消,心情是怎么样的?
音乐节宣告重启,心情是怎样的?
取消音乐节的这几年,团队都在干什么(我知道你们有做播客节目)?
这几年,对演出行业人员都很难,你们觉得最艰难的是什么?
你认为拐点到了吗?未来音乐行业会怎么样?

有音乐,就有光明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