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中国9城之旅
05-06年那会儿,大家热衷于搭建自己的 MSN space,偶然的机会在别人的 space 上听到了“上海复兴方案”的音乐,当时觉得这种音乐将东西方元素结合的太有意思了,忍不住循环播放;名字中又带有“上海”字眼,所以自然而然地也就过目没忘了。后来得知他的音乐被 KENZO 等很多商业品牌选为广告曲目,还挺为他高兴的。他的音乐贯穿了我刚离开大学那会儿对五颜六色的社会产生的奇怪的想法和兴趣,到如今我可以沉淀下心情坐在家里真正地听他的音乐,时间跨度还挺大的,也算是一段真实又奇特的体验吧。 就在几年后的今天,他终于来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的巡演,我虽错过了北京场的演出,但还是得一机会接触到了他。他在回到纽约后的24小时之内,就为我们精心编排出了一期极具他个人特色的 MIXED BY...,不管你去没去他的现场演出,在看他细心回答问题的同时播放这部 mixtape 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别的音乐:你为什么会钟情于上海30-40年代的音乐?接触到这种音乐是家庭的影响吗?
Dave Liang:这有两个方面的因缘,一是我高中时期对爵士乐的历史特别着迷,每天都沉迷在美国30-60年代的爵士乐里,以至于我完全错过了90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到现在我的朋友还会笑话我说90年代肯定活在一个黑洞里,与世隔绝了。另外,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都出生在中国,我妈妈会弹古筝,我外公吹笛子,我爸爸有时会在家里听京剧,我和弟弟周末在中文学校也会学一些“明天会更好”之类的中文流行歌曲。 但从音乐欣赏角度而言,97年第一次去上海之前,在我非常有限的对中国音乐的接触里,我从来没有听过一首中国歌曲是让我从作曲到配乐制作都完全喜欢的。可是97年夏天,我在大学的无伴奏合唱团巡演到上海,那也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在和平饭店我听到了一个老年爵士乐队演奏“夜上海”、“得不到的爱”、“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经典的30、40年代的老上海爵士曲目,此前我从来不知道这两个在我成长过程中彼此独立的文化影响曾经在地球的另一边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你可以想象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非常新奇的相遇,也是一次亲切的重逢。回到美国我就开始研究30、40年代的上海老爵士的历史,也是从那时起就萌生了做我自己东西方融合音乐的念头。
为什么想到要做《The Classics》这张专辑?虽然都是中国元素,但和你之前专辑的路数也还是有些不一样的。《Story of A City》是我听到的你第一张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
其实每张专辑我都会尝试不同的东西。从制作风格上来说,第一张《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比较偏Hip-Hop,《Story of A City》比较注重旋律,《Zodiac》比较偏电子,《Afterquake》比较偏民谣,《Little Dragon Tales》是儿歌改编的。想到做《The Classics》完全是因为张乐,我们从2011年开始一起现场演出,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又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爵士和声乐表演,演唱这些老歌特别有味道,我们一首首加到现场演出里,美国观众的反应很好,虽然他们听不懂歌词,但是有地道的爵士和电子味儿,慢慢积累了一些曲目,我们就想做出一张专辑。美国30、40年代的经典曲目都有无数版本,我觉得这些中国经典老歌也值得被传唱,我很希望它们能被更多的美国听众所接受。 《Story of A City》是比较个人化的一张专辑。我从小听我的祖父母讲他们三四十年代在大陆的那些战争和逃难的经历,也从书本上去了解那段历史,但是我毕竟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所以当我有机会在半个世纪之后来到上海,我只有依靠一些线索和个人化的印象来建立和那段历史的联系,这是我去理解我的祖父母年轻时代的一次尝试,谢谢你喜欢。
新专辑反响怎么样?你会去看大家的留言和评论吗?
《The Classics》反响很不错,一发行就得到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专题报道,并打入iTunes在美国、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电子音乐排行榜前十名。iTunes、亚马逊、YouTube上面的评论我经常看,我们很高兴能得到听众的认可。这次巡演也有不少中国观众告诉我很喜欢《The Classics》,希望下次张乐也能跟我们一起巡演。
看到你的音乐被用到很多品牌做商业,你是否从中会得到比较丰厚的收入呢?
在美国这个成熟的音乐市场,每年一两次授权给商业广告的收入算不上丰厚,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我的音乐在美国iTunes等网站的直接电子销售,而这些收入只要能养活自己还足够制作下一个项目,我就很高兴了。但是作为一个华裔独立厂牌的音乐人,我确实觉得能授权我的音乐给Kenzo、佳能这些主流品牌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也许有的华裔父母听到我的音乐在星巴克播放,就不会逼自己有艺术家梦想的孩子去做律师、医生、会计师什么的了。
这是你第几次来中国演出了?这次来到中国有什么有意思的经历吗?有没有遇到想合作的音乐人?
我2012年在香港新视野艺术节有过一次演出,这些年偶尔在大陆有些商业活动。但真正的现场演出这是第一次。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可以认识这么多不同的城市,虽然有点匆忙,还没看清这个城市的长相就换下一站了,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本土文化,歌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景色,吃的也各不一样,大开眼界!另外我们也很惊讶我们在中国有这么多歌迷,全场大合唱的感觉很棒! 在北京我们和动画艺术家雷磊一起表演了一首曲子。雷磊也是一个很棒的说唱歌手,我很早就知道他和朋友们的一个叫做嘿!的乐队。我们去年在纽约见面,之后就开始通过邮件合作了一首曲子。他在视觉和表演方面的天赋也对我很有启发,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合作。在成都我也和宜宾的音乐人白水还有他的乐队共度了一天,去年白水在纽约演出的时候朋友介绍我们认识的。我很喜欢他的音乐,也很佩服他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驾驭能力。关于音乐我们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我也很期待未来能和他合作。
你在中国都去了哪些酒吧和 CLUB 玩?有什么感想么?
这次巡演12天在9个城市演了9场,还真没时间去酒吧玩。平时演出之外我也很少去酒吧,烟酒不沾,是个宅男。不过这次演出的 livehouse 都蛮有意思,碰到很多热爱音乐、好玩的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真的在形成一个独立音乐的表演空间和市场,还有本土公司不断介绍国外的独立音乐人到中国来,我们很受鼓舞。我希望下次能在这些城市多做停留,好好看一些本地乐队的现场演出。
感觉你应该很喜欢 Hip-Hop 音乐,这种类型的音乐风格你受谁的影响最深?说说你最喜欢的制作人吧?
我大概受东岸 Hip-Hop 影响比较深。跟 LA 的 Hip-Hop 的精致慵懒比起来,东海岸的制作风格比较糙,有颗粒感。我最喜欢的两张 Hip-Hop 专辑大概是 Nas 的《Illmatic》和 Lauryn Hill 的《The Miseducation》。我喜欢在有噪点的鼓上加有意思的和弦,有点儿爵士味道更好。 制作人我比较喜欢能驾驭不同风格的。比如 Quincy Jones,由他操刀制作的音乐人可以从 Frank Sinatra 跨越到 Michael Jackson。我很早就读过他的自传,从中学了不少绝招。我也很喜欢 Rick Rubin,他制作的不同风格的音乐人包括 Hip-Hop 乐队 Beastie Boys、摇滚乐队 Red Hot Chili Peppers、还有乡村乐队 Dixie Chicks。
有没有人说过你对中国音乐的选择过于“外国人眼光”?因为比如你采样或者翻唱的作品一听就是外国人才会感兴趣的那种……
首先,我只制作我喜欢的音乐,我是美国人,我的选择肯定是“外国人眼光”。其次,我只是一个对中国音乐感兴趣的“外国人”,我的选择并不能代表某种所谓的“外国人喜欢的中国音乐”类型。中国人喜欢的音乐多种多样,同理,中国之外有60亿外国人,他们不可能也没有理由都喜欢同一种风格的中国音乐。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音乐其实一无所知,也并不好奇,美国人在这方面是相当自负的。别说中国音乐,就是同文同种的英国音乐,比如 Robbie Williams 这样连中国乐迷都很熟悉的英国音乐人在美国也没有什么知名度。 有时候,我这盏小油灯想做的就是激发普通美国人对中国音乐的兴趣。在现实世界大同之前,外面的世界对中国音乐的认知和中国音乐本身之间肯定会有错位和误读,但是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实际上对于艺术而言往往是好事,因为错位的空间里通过误读会产生很多新的东西。我完全没有兴趣去争夺某种对所谓“纯粹的中国音乐”的冠名权或定义权,我喜欢错位、越界、融合、嫁接、杂交,但是不喜欢转基因。这次在中国的巡演让我们见到了很多我们在中国的乐迷,可见我们的音乐并不是只有外国人才会感兴趣的呀。
好吧,那介绍一下你这次 mixtape 的创作思路吧。
这个 mixtape 可以说是受我这次到中国9个城市巡演的启发,是我对一个复杂的国家的一些复杂的感觉,其中有我们在巡演之前的紧张、为热情的歌迷表演时的兴奋、差一点没赶上火车的提心吊胆、享受每个城市美食时的飘飘然(尤其是成都火锅)、在武汉过马路找不到地下通道入口的茫然、在重庆坐出租车像坐过山车一般的惊悚、还有马不停蹄的奔波(前7天跑了6个城市)、各个地方遇到的各种能量(多数是正面的)。我回到纽约24小时之内就开始制作这个 mixtape,很怀念在中国巡演的日子,明年我还会再次来中国演出!
这次采访非常感谢声演坊 @Elly。
05-06年那会儿,大家热衷于搭建自己的 MSN space,偶然的机会在别人的 space 上听到了“上海复兴方案”的音乐,当时觉得这种音乐将东西方元素结合的太有意思了,忍不住循环播放;名字中又带有“上海”字眼,所以自然而然地也就过目没忘了。后来得知他的音乐被 KENZO 等很多商业品牌选为广告曲目,还挺为他高兴的。他的音乐贯穿了我刚离开大学那会儿对五颜六色的社会产生的奇怪的想法和兴趣,到如今我可以沉淀下心情坐在家里真正地听他的音乐,时间跨度还挺大的,也算是一段真实又奇特的体验吧。 就在几年后的今天,他终于来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的巡演,我虽错过了北京场的演出,但还是得一机会接触到了他。他在回到纽约后的24小时之内,就为我们精心编排出了一期极具他个人特色的 MIXED BY...,不管你去没去他的现场演出,在看他细心回答问题的同时播放这部 mixtape 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别的音乐:你为什么会钟情于上海30-40年代的音乐?接触到这种音乐是家庭的影响吗?
Dave Liang:这有两个方面的因缘,一是我高中时期对爵士乐的历史特别着迷,每天都沉迷在美国30-60年代的爵士乐里,以至于我完全错过了90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到现在我的朋友还会笑话我说90年代肯定活在一个黑洞里,与世隔绝了。另外,我的父母和祖父母都出生在中国,我妈妈会弹古筝,我外公吹笛子,我爸爸有时会在家里听京剧,我和弟弟周末在中文学校也会学一些“明天会更好”之类的中文流行歌曲。 但从音乐欣赏角度而言,97年第一次去上海之前,在我非常有限的对中国音乐的接触里,我从来没有听过一首中国歌曲是让我从作曲到配乐制作都完全喜欢的。可是97年夏天,我在大学的无伴奏合唱团巡演到上海,那也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在和平饭店我听到了一个老年爵士乐队演奏“夜上海”、“得不到的爱”、“玫瑰,玫瑰,我爱你”这些经典的30、40年代的老上海爵士曲目,此前我从来不知道这两个在我成长过程中彼此独立的文化影响曾经在地球的另一边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你可以想象这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非常新奇的相遇,也是一次亲切的重逢。回到美国我就开始研究30、40年代的上海老爵士的历史,也是从那时起就萌生了做我自己东西方融合音乐的念头。
为什么想到要做《The Classics》这张专辑?虽然都是中国元素,但和你之前专辑的路数也还是有些不一样的。《Story of A City》是我听到的你第一张作品,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
其实每张专辑我都会尝试不同的东西。从制作风格上来说,第一张《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比较偏Hip-Hop,《Story of A City》比较注重旋律,《Zodiac》比较偏电子,《Afterquake》比较偏民谣,《Little Dragon Tales》是儿歌改编的。想到做《The Classics》完全是因为张乐,我们从2011年开始一起现场演出,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又在波士顿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爵士和声乐表演,演唱这些老歌特别有味道,我们一首首加到现场演出里,美国观众的反应很好,虽然他们听不懂歌词,但是有地道的爵士和电子味儿,慢慢积累了一些曲目,我们就想做出一张专辑。美国30、40年代的经典曲目都有无数版本,我觉得这些中国经典老歌也值得被传唱,我很希望它们能被更多的美国听众所接受。 《Story of A City》是比较个人化的一张专辑。我从小听我的祖父母讲他们三四十年代在大陆的那些战争和逃难的经历,也从书本上去了解那段历史,但是我毕竟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所以当我有机会在半个世纪之后来到上海,我只有依靠一些线索和个人化的印象来建立和那段历史的联系,这是我去理解我的祖父母年轻时代的一次尝试,谢谢你喜欢。
新专辑反响怎么样?你会去看大家的留言和评论吗?
《The Classics》反响很不错,一发行就得到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专题报道,并打入iTunes在美国、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电子音乐排行榜前十名。iTunes、亚马逊、YouTube上面的评论我经常看,我们很高兴能得到听众的认可。这次巡演也有不少中国观众告诉我很喜欢《The Classics》,希望下次张乐也能跟我们一起巡演。
看到你的音乐被用到很多品牌做商业,你是否从中会得到比较丰厚的收入呢?
在美国这个成熟的音乐市场,每年一两次授权给商业广告的收入算不上丰厚,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我的音乐在美国iTunes等网站的直接电子销售,而这些收入只要能养活自己还足够制作下一个项目,我就很高兴了。但是作为一个华裔独立厂牌的音乐人,我确实觉得能授权我的音乐给Kenzo、佳能这些主流品牌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也许有的华裔父母听到我的音乐在星巴克播放,就不会逼自己有艺术家梦想的孩子去做律师、医生、会计师什么的了。
这是你第几次来中国演出了?这次来到中国有什么有意思的经历吗?有没有遇到想合作的音乐人?
我2012年在香港新视野艺术节有过一次演出,这些年偶尔在大陆有些商业活动。但真正的现场演出这是第一次。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可以认识这么多不同的城市,虽然有点匆忙,还没看清这个城市的长相就换下一站了,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本土文化,歌迷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景色,吃的也各不一样,大开眼界!另外我们也很惊讶我们在中国有这么多歌迷,全场大合唱的感觉很棒! 在北京我们和动画艺术家雷磊一起表演了一首曲子。雷磊也是一个很棒的说唱歌手,我很早就知道他和朋友们的一个叫做嘿!的乐队。我们去年在纽约见面,之后就开始通过邮件合作了一首曲子。他在视觉和表演方面的天赋也对我很有启发,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合作。在成都我也和宜宾的音乐人白水还有他的乐队共度了一天,去年白水在纽约演出的时候朋友介绍我们认识的。我很喜欢他的音乐,也很佩服他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驾驭能力。关于音乐我们有很多话题可以聊,我也很期待未来能和他合作。
你在中国都去了哪些酒吧和 CLUB 玩?有什么感想么?
这次巡演12天在9个城市演了9场,还真没时间去酒吧玩。平时演出之外我也很少去酒吧,烟酒不沾,是个宅男。不过这次演出的 livehouse 都蛮有意思,碰到很多热爱音乐、好玩的人。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真的在形成一个独立音乐的表演空间和市场,还有本土公司不断介绍国外的独立音乐人到中国来,我们很受鼓舞。我希望下次能在这些城市多做停留,好好看一些本地乐队的现场演出。
感觉你应该很喜欢 Hip-Hop 音乐,这种类型的音乐风格你受谁的影响最深?说说你最喜欢的制作人吧?
我大概受东岸 Hip-Hop 影响比较深。跟 LA 的 Hip-Hop 的精致慵懒比起来,东海岸的制作风格比较糙,有颗粒感。我最喜欢的两张 Hip-Hop 专辑大概是 Nas 的《Illmatic》和 Lauryn Hill 的《The Miseducation》。我喜欢在有噪点的鼓上加有意思的和弦,有点儿爵士味道更好。 制作人我比较喜欢能驾驭不同风格的。比如 Quincy Jones,由他操刀制作的音乐人可以从 Frank Sinatra 跨越到 Michael Jackson。我很早就读过他的自传,从中学了不少绝招。我也很喜欢 Rick Rubin,他制作的不同风格的音乐人包括 Hip-Hop 乐队 Beastie Boys、摇滚乐队 Red Hot Chili Peppers、还有乡村乐队 Dixie Chicks。
有没有人说过你对中国音乐的选择过于“外国人眼光”?因为比如你采样或者翻唱的作品一听就是外国人才会感兴趣的那种……
首先,我只制作我喜欢的音乐,我是美国人,我的选择肯定是“外国人眼光”。其次,我只是一个对中国音乐感兴趣的“外国人”,我的选择并不能代表某种所谓的“外国人喜欢的中国音乐”类型。中国人喜欢的音乐多种多样,同理,中国之外有60亿外国人,他们不可能也没有理由都喜欢同一种风格的中国音乐。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音乐其实一无所知,也并不好奇,美国人在这方面是相当自负的。别说中国音乐,就是同文同种的英国音乐,比如 Robbie Williams 这样连中国乐迷都很熟悉的英国音乐人在美国也没有什么知名度。 有时候,我这盏小油灯想做的就是激发普通美国人对中国音乐的兴趣。在现实世界大同之前,外面的世界对中国音乐的认知和中国音乐本身之间肯定会有错位和误读,但是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实际上对于艺术而言往往是好事,因为错位的空间里通过误读会产生很多新的东西。我完全没有兴趣去争夺某种对所谓“纯粹的中国音乐”的冠名权或定义权,我喜欢错位、越界、融合、嫁接、杂交,但是不喜欢转基因。这次在中国的巡演让我们见到了很多我们在中国的乐迷,可见我们的音乐并不是只有外国人才会感兴趣的呀。
好吧,那介绍一下你这次 mixtape 的创作思路吧。
这个 mixtape 可以说是受我这次到中国9个城市巡演的启发,是我对一个复杂的国家的一些复杂的感觉,其中有我们在巡演之前的紧张、为热情的歌迷表演时的兴奋、差一点没赶上火车的提心吊胆、享受每个城市美食时的飘飘然(尤其是成都火锅)、在武汉过马路找不到地下通道入口的茫然、在重庆坐出租车像坐过山车一般的惊悚、还有马不停蹄的奔波(前7天跑了6个城市)、各个地方遇到的各种能量(多数是正面的)。我回到纽约24小时之内就开始制作这个 mixtape,很怀念在中国巡演的日子,明年我还会再次来中国演出!
这次采访非常感谢声演坊 @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