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段被淡忘的旧金山华埠夜总会历史,到退役舞者柯比与史蒂芬的晚年爱情
上海外滩美术馆进行中的展览《百物曲》(An Opera for Animals)是一个如同“百鬼夜行”一般充满未知和神秘的吸引力的现场,而其中尚有一件作品尤其令我移不开目光。二楼展厅尽头,在闪烁的简易灯光中,一面家庭照片墙在眼前展开。多个镜头中,可以看到一位老年华裔女性和一位老年白人男性的身影,他们身着华服,笑容热烈而亲切。而穿插其中的一些档案照片记录了两条似乎并不相干的生活轨迹。照片墙的背景则是崇山峻岭,两人站在山巅。我满怀好奇,转过身,看到这部尚在进行阶段的纪录片《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Coby and Stephen are in Love)。
跟随着两位主角强烈的自身魅力、天真无邪的互动与不可思议的视觉风格,观众逐渐摸清了故事的线索。柯比·余(Coby Yee)曾经是旧金山中国城夜总会场景中的一名著名的艳舞演员,她看起来至少有八十岁了,不再年轻但仍然充满活力,随时展开舞姿;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是一个未能实现梦想的导演,经历过旧金山 60 年代的反战运动,在舞池中与柯比相爱在各自的晚年。柯比缝制着两人充满风格的华服,而史蒂芬则饱含热情地整理着柯比年轻时的照片档案,用柯比的形象和自己拍摄的群山制作拼贴画。两人之间动人的情感突破年纪、地域和屏幕的阻隔,击打着观众。
这部影片的两位导演——来中国的杨圆圆和来自美国的卡罗·那瑟斯(Carlo Nasisse)——在片中短暂地出现。当时,史蒂芬拿起 DV,将镜头对向这两位年轻的创作者。其他时候,他们如同隐形的观察者,用亲密细腻的镜头为我们讲述着这个迷人的故事。
我不曾知道关于“旧金山华埠夜总会场景”的这段历史,经过杨圆圆的介绍,并简单地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我了解到,上世纪 30 年代到 60 年代的旧金山中国城,如同有着歌舞演艺梦想的华裔移民心中的好莱坞。那里有美国最多的华裔人口,也有密集的中国夜总会。年轻的华裔表演者们展露身姿,表演着源于西方的歌舞和短剧,打破了当时华人移民的刻板印象。中国城的夜总会逐渐成为了旅游景点,从当时从未见过中国人的美国内陆游客,到好莱坞的影星,都愿意在旧金山的中国夜总会里看上一场具有异域风情的精彩表演。柯比是这个场景中的一位舞者(她实际上已经 92 岁了),并在 62 年从第一任老板手中接手了当时最为传奇的“紫禁城夜总会”,将之经营至 60 年代末华埠夜总会场景的消失。
此次展览《百物曲》(An Opera for Animals)以形式各异的“歌剧”为线索,用极其丰富的作品讨论了现代化的“高雅文明”及其所欲殖民的原始“蛮夷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旧金山的中国夜总会历史中,来自中国的二代移民们在接受西方审美趣味、继承传统、寻找生存机会和追逐梦想的多重动力之间,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形式,成为当时的旧金山多样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所谓的高级文明未能征服的,最终被资本的力量逐渐驱逐,“在旧金山高度绅士化的当下,这些社群(包括柯比与史蒂芬)被一步步挤压到城市的郊区,正在逐渐老去,”杨圆圆和卡罗在影片介绍中写道。
回到《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这件作品上,你就会发现,历史的承担者的故事比历史更动人。杨圆圆在对于这段历史的开掘中,找到了柯比和史蒂芬这个个例,和卡罗一起记录了这个关于美国华裔移民、多元文化和爱情的故事。我们同两位创作者杨圆圆和卡罗·那瑟斯聊了聊。
创想计划:你们是怎么认识柯比和史蒂芬,并决定开始拍摄这部作品的?
杨圆圆:2018 年我受到亚洲文化协会的邀请,来美国进行半年的驻地。我开始研究二十世纪的华裔群体的粤剧、电影和夜总会(nightclub)文化,并开始探寻曾活跃于这些场景中的女性与同性恋群体。从纽约到旧金山的中国城,在美国的这半年里发生了许多奇遇。在探寻 40-60 年代华裔夜总会历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旧金山的“紫禁城夜总会”与这里的最后一任老板娘柯比·余(Coby Yee),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她。机缘巧合导致我来到拉斯维加斯的“艳舞大会”,并在那里偶遇了柯比——我当时就被她完全迷住了。6月,我从拉斯维加斯来到旧金山并采访了她;8月,我第一次走进柯比的家门。在她家中,我第一次看到史蒂芬的拼贴画,它们也让我非常震惊。本来我的注意力都放在柯比身上,但从那开始,我开始关注他们之间的感情线索。
我的背景是视觉艺术,在2018年之前,更多是使用摄影、艺术家书、图像装置、表演等多样的媒介在展览中呈现故事。虽然一直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并且一直是影迷,但在此之前之前我从未拍过电影。去年在美国,这个关于华裔女性的项目将我逐渐引向拍电影的旅途。8月,我参加了一个电影相关的工作坊,并在那里认识了我的搭档卡罗·那瑟斯(Carlo Nasisse),他希望作为这部电影的摄像指导。那时他完全没料到,在两周内将与我和16个美国华裔一起踏上前往哈瓦那的旅途。
关于拍摄《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的想法,实际是诞生在哈瓦那的旅途中,诞生于我们四人共渡的几个夜晚。
卡罗·那瑟斯:在哈瓦那的时候,我们四个经常在晚上一起外出喝酒、闲逛。我清晰记得有一天晚上,史蒂芬在我耳边大喊的种种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已经让我看到一部电影的诞生。总之,我们四人之间有很好的化学反应,我当时已经十分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要开始拍这部片子了。
在柯比和史蒂芬相爱的故事中,哪一点最吸引你们?
杨圆圆:这不是一个寻常的爱情故事。柯比今年已经 92 岁了,但她还是每天都在跳舞。柯比和史蒂芬之间有 20 岁的年龄差距,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因跳舞为纽带相遇并相爱。他们之间的差异使他们的结合显得更加迷人。正如史蒂芬本人的拼贴一样,自然风光与华丽的夜总会服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差。
卡罗:我觉得好故事就是好故事。这里面有十分很有趣的视觉元素,独特的美学特征。音乐与舞蹈是构成柯比与史蒂芬的二人世界的核心,二人都有着强烈的视觉敏感度,一瞬间我就被吸引了。
杨圆圆:可以从电影中看到,柯比是史蒂芬的造型师,她制作二人的全套衣服,而史蒂芬则用 DV 记录二人的生活并制作拼贴。而电影的剪辑实际与缝纫与拼贴有很多共同之处。我和卡罗的电影拍摄,与柯比的缝纫与史蒂芬的拼贴,四个人的创作最终在这部电影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百物曲》这个展览展现了丰富的少数族裔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与一般所说的“高雅文化”相对立。在这个语境中,我们会把这部作品理解为对华裔美国人文化的展现,这是否是这部片子的拍摄初衷呢?
卡罗:我不确定能不能称之为“少数族裔文化”。史蒂芬是美国白人,我想他不能被称作少数族裔吧。但同时,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时期如今已经消失了。旧金山是一个正在被资本改变的城市,60年代那些独特的文化场景都在改变。
杨圆圆:我们需要结合旧金山 60 年代曾经有过的多元文化历史来看当下。柯比和史蒂芬在旧金山处于不同的社群,有着各自褪色的荣耀,正如许多在绅士化进程中被挤到城市之外的人一样,他们如今已经不在旧金山生活了。柯比曾经说过“我太讨厌旧金山了”,虽然是气话,但其实也说明现在的旧金山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不同的社区相汇集的景象了。
在片中柯比提到了自己“从没买过披萨”这件事,引出了对一段关于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讨论,很简短,但却是针对自己的身份的一个直接讨论。你们对此有怎样的感触?特别是对于圆圆来说,这对你的身份认同是否产生了影响?
杨圆圆:柯比是华裔美国人,史蒂芬是美国白人;我是中国大陆人,Carlo是美国白人,我们两人的身份跟柯比和史蒂芬形成一种镜像关系。柯比与史蒂芬是爱人,也是搭档,他们的感情是从舞蹈搭档开始的。我和卡罗是关系紧密的好搭档。拍摄整部电影的过程有点像是四人的共舞。
柯比的父母从是从广东台山到美国的一代移民,而柯比则是一代华裔,柯比的话折射出她的身份的复杂性。我现在正在旧金山拍刚才提到的另外一个长片,这个电影的关于一系列经历了 20 世纪文化场景的华裔女性,她们的故事实际也折射了美国华裔的历史与身份认同。所以从去年四月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中国性”究竟是什么?中国大陆人的身份认同和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完全不同的;而追溯着历史线索 ,一路从旧金山、纽约、哈瓦那,香港再到中国广东,如今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区域,其中隐藏着太多形态复杂的连接点。
这些经历,从另一方面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我希望能站在一个更宽广的历史与地理版图上去反问与探寻“我”与“我们”究竟是谁。这也是我在作品里一直试图去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我”出发,但绝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当下被加速割裂的世界版图中,或许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无法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上去看待自身。
卡罗:我要补充的是,柯比和史蒂芬的年纪,完全有可能是我们的父母甚至奶奶辈。我的父亲曾在旧金山生活,经历了嬉皮与垮掉一代的文化场景,而我则在这个文化的影响下长大。我们四人各自不同的身份增加了这部电影的维度。
除了文化的复杂性,作品中的时间感觉也很特别。这部电影令人感受到很长的时间跨度。或许是因为两位被拍摄者虽然是老年人,但仍然活在自己的年轻时代,他们本人身上已经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时间跨度。作为创作者,能否谈一下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体会?
杨圆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电影最终版本的剪辑。这部电影从开始拍摄,到后期,再到最终完成将正好是一年左右的时间(预计9-10月完成)。因为目前在拍的另一部电影,导致我在过去两年里与许多老人的亲密接触,这些经历让我有时忘记自己的年纪。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和柯比与史蒂芬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听柯比谈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看她在不同年龄阶段留下的影像。在了解了柯比的人生经历后,面对92岁的她,有时仿佛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在同一时刻看到了不同的时间的她的重影,仿佛在同时在跟很多人说话:年轻时处于自己最美丽的时代的柯比、晚期的退休的柯比。这些经历,让我觉得他们真的是了不起的老年人。
我一般是不为自己做计划的,大部分时候我不会规划自己的近期未来,只会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要做的作品上,但是在最近,我忽然开始考虑在更远的未来自己究竟会是怎么样。
卡罗:我觉得你体验到的正是我们共同体验到的。这段时间感觉很漫长,我们体验到他们过去,像一段长长的旅程。回望他们的生活,有时我会感觉很难过,并不是说这是个伤心的故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变得非常情绪化,因此会感到时间也变长了。
史蒂芬在片中提到“创作是对抗时间的工具”(大意)。能否谈谈你的体会?
杨圆圆:史蒂芬像是他们二人关系中的档案员。作为一个职业舞者,柯比一生中留下很多照片,但是她并不在乎照片的保存。是史蒂芬整理了柯比的相册。
卡罗:在片中,你能看见史蒂芬总在记录二人的生活,他也提到20年前刚和柯比在一起时看到这些照片的感受,仿佛因为这些照片第二次陷入了爱情,同年轻的柯比相爱。
杨圆圆:在柯比翻看相册那个场景中,柯比说她总是记不住时间,“可能这是我想要忘记的”,她说。
能谈谈你们对史蒂芬的拼贴作品和那一面照片墙的感受吗?
杨圆圆:直接从摄影墙开始说吧。它一下子就击中我了。我问他背景为什么是山,他说因为我喜欢自然,而柯比不能跟我一起去爬山,所以我只能用这种二维的方式让我们一起“爬上山顶”。我觉得这样的拼贴正是二人情感关系的真实体现。
卡罗:很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他谈到拼贴画的过程,在我看来也很像拍电影的过程。史蒂芬说,“把人物从背景中剪下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样在拼贴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新的东西;如果人物剪得不好,它就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叠加。” 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对我来说这就是剪辑的过程。
在讲述这个本身充满魅力的故事时,你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
卡罗:我和圆圆都对现实生活中的非虚构的东西感兴趣。我们也会干预进来。比如开场那一幕是在他们家中拍摄的。柯比与史蒂芬的家本身就是就很独特,而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把自己的幻想也投入其中。这些幻想体现在我们对空间进行的一些改动上,比如对于灯光的布置。很多时候像是一个四人的合作。我们很早就认定,他们二人的故事本身已经非常丰富,且非常视觉化,我们最好不要过多干扰,因此,影片的大部分场景是以观察的视角拍摄。
杨圆圆:什么是纯粹的纪录片呢?导演在影片中总是存在的,有的时候比较隐蔽,有的时候比较突出。我们希望这是一次四个人的共舞,一个很简单甚至有些天真的想法。斯蒂芬拍摄我们的那一段素材,我们也讨论过要不要留下。最终我们决定保留这一段素材,因为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一个关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多样关系的宝贵情景,我们必然是身在其中的。
在拍摄前期,你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在整个项目中,你们两人是如何分工的?
杨圆圆:拍摄时,卡罗负责摄像,我负责收音,但整部片子的构思我们都是一起考虑的,所有的决定都是一起做的。
卡罗:传统电影上的分工,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都被模糊化了。
杨圆圆:在前期准备方面,我们在哈瓦那做了拍摄的决定后,回到纽约就开始着手准备脚本。对于想要拍摄的内容,我们有一个大纲。但是在拍纪录片的时候,必须得对可能性保持开放。
在你们的其他作品中,这件作品占有怎样的地位?
卡罗:这是一次非常疯狂的体验,许多故事发生得都很密集。我们最后都成为了很紧密的朋友。这个项目比其他任何一个项目对我的影响都要大,我们就像是消失在了另一个世界很久。
杨圆圆:我觉得一旦踏上一个旅程,就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从 A 点到 B 点,一切都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了。这是我的第一个电影项目,是一个新的人生篇章。
还有什么其他想要补充的吗?
杨圆圆:我们真的很希望能去外滩美术馆的展览现场看看。我要特别感想给我们后期资金支持的好朋友奂奂,谢谢她协助我让梦成真。要感谢美术馆和我的代理画廊 AIKE,因为布展期间,我们并不在现场,根据我们提供的布展方案,现场的许多琐事都是画廊在帮忙处理。
另外,需要强调,此次展览展出的版本并不是最终的影片。影片完成后,希望可以在中国的电影节上映,只是目前时间还不确定。
卡罗:也要特别谢谢我们的剪辑师,Alex Winker。
谢谢你们!
《百物曲》(An Opera for Animals)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与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合作举办,将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展出至 2019 年 8 月 25 日。
上海外滩美术馆进行中的展览《百物曲》(An Opera for Animals)是一个如同“百鬼夜行”一般充满未知和神秘的吸引力的现场,而其中尚有一件作品尤其令我移不开目光。二楼展厅尽头,在闪烁的简易灯光中,一面家庭照片墙在眼前展开。多个镜头中,可以看到一位老年华裔女性和一位老年白人男性的身影,他们身着华服,笑容热烈而亲切。而穿插其中的一些档案照片记录了两条似乎并不相干的生活轨迹。照片墙的背景则是崇山峻岭,两人站在山巅。我满怀好奇,转过身,看到这部尚在进行阶段的纪录片《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Coby and Stephen are in Love)。
跟随着两位主角强烈的自身魅力、天真无邪的互动与不可思议的视觉风格,观众逐渐摸清了故事的线索。柯比·余(Coby Yee)曾经是旧金山中国城夜总会场景中的一名著名的艳舞演员,她看起来至少有八十岁了,不再年轻但仍然充满活力,随时展开舞姿;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是一个未能实现梦想的导演,经历过旧金山 60 年代的反战运动,在舞池中与柯比相爱在各自的晚年。柯比缝制着两人充满风格的华服,而史蒂芬则饱含热情地整理着柯比年轻时的照片档案,用柯比的形象和自己拍摄的群山制作拼贴画。两人之间动人的情感突破年纪、地域和屏幕的阻隔,击打着观众。
这部影片的两位导演——来中国的杨圆圆和来自美国的卡罗·那瑟斯(Carlo Nasisse)——在片中短暂地出现。当时,史蒂芬拿起 DV,将镜头对向这两位年轻的创作者。其他时候,他们如同隐形的观察者,用亲密细腻的镜头为我们讲述着这个迷人的故事。
我不曾知道关于“旧金山华埠夜总会场景”的这段历史,经过杨圆圆的介绍,并简单地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我了解到,上世纪 30 年代到 60 年代的旧金山中国城,如同有着歌舞演艺梦想的华裔移民心中的好莱坞。那里有美国最多的华裔人口,也有密集的中国夜总会。年轻的华裔表演者们展露身姿,表演着源于西方的歌舞和短剧,打破了当时华人移民的刻板印象。中国城的夜总会逐渐成为了旅游景点,从当时从未见过中国人的美国内陆游客,到好莱坞的影星,都愿意在旧金山的中国夜总会里看上一场具有异域风情的精彩表演。柯比是这个场景中的一位舞者(她实际上已经 92 岁了),并在 62 年从第一任老板手中接手了当时最为传奇的“紫禁城夜总会”,将之经营至 60 年代末华埠夜总会场景的消失。
此次展览《百物曲》(An Opera for Animals)以形式各异的“歌剧”为线索,用极其丰富的作品讨论了现代化的“高雅文明”及其所欲殖民的原始“蛮夷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旧金山的中国夜总会历史中,来自中国的二代移民们在接受西方审美趣味、继承传统、寻找生存机会和追逐梦想的多重动力之间,创造出独特的文化形式,成为当时的旧金山多样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所谓的高级文明未能征服的,最终被资本的力量逐渐驱逐,“在旧金山高度绅士化的当下,这些社群(包括柯比与史蒂芬)被一步步挤压到城市的郊区,正在逐渐老去,”杨圆圆和卡罗在影片介绍中写道。
回到《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这件作品上,你就会发现,历史的承担者的故事比历史更动人。杨圆圆在对于这段历史的开掘中,找到了柯比和史蒂芬这个个例,和卡罗一起记录了这个关于美国华裔移民、多元文化和爱情的故事。我们同两位创作者杨圆圆和卡罗·那瑟斯聊了聊。
创想计划:你们是怎么认识柯比和史蒂芬,并决定开始拍摄这部作品的?
杨圆圆:2018 年我受到亚洲文化协会的邀请,来美国进行半年的驻地。我开始研究二十世纪的华裔群体的粤剧、电影和夜总会(nightclub)文化,并开始探寻曾活跃于这些场景中的女性与同性恋群体。从纽约到旧金山的中国城,在美国的这半年里发生了许多奇遇。在探寻 40-60 年代华裔夜总会历史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旧金山的“紫禁城夜总会”与这里的最后一任老板娘柯比·余(Coby Yee),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她。机缘巧合导致我来到拉斯维加斯的“艳舞大会”,并在那里偶遇了柯比——我当时就被她完全迷住了。6月,我从拉斯维加斯来到旧金山并采访了她;8月,我第一次走进柯比的家门。在她家中,我第一次看到史蒂芬的拼贴画,它们也让我非常震惊。本来我的注意力都放在柯比身上,但从那开始,我开始关注他们之间的感情线索。
我的背景是视觉艺术,在2018年之前,更多是使用摄影、艺术家书、图像装置、表演等多样的媒介在展览中呈现故事。虽然一直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并且一直是影迷,但在此之前之前我从未拍过电影。去年在美国,这个关于华裔女性的项目将我逐渐引向拍电影的旅途。8月,我参加了一个电影相关的工作坊,并在那里认识了我的搭档卡罗·那瑟斯(Carlo Nasisse),他希望作为这部电影的摄像指导。那时他完全没料到,在两周内将与我和16个美国华裔一起踏上前往哈瓦那的旅途。
关于拍摄《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的想法,实际是诞生在哈瓦那的旅途中,诞生于我们四人共渡的几个夜晚。
卡罗·那瑟斯:在哈瓦那的时候,我们四个经常在晚上一起外出喝酒、闲逛。我清晰记得有一天晚上,史蒂芬在我耳边大喊的种种故事。我觉得这些故事已经让我看到一部电影的诞生。总之,我们四人之间有很好的化学反应,我当时已经十分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要开始拍这部片子了。
在柯比和史蒂芬相爱的故事中,哪一点最吸引你们?
杨圆圆:这不是一个寻常的爱情故事。柯比今年已经 92 岁了,但她还是每天都在跳舞。柯比和史蒂芬之间有 20 岁的年龄差距,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性格迥异的两个人因跳舞为纽带相遇并相爱。他们之间的差异使他们的结合显得更加迷人。正如史蒂芬本人的拼贴一样,自然风光与华丽的夜总会服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差。
卡罗:我觉得好故事就是好故事。这里面有十分很有趣的视觉元素,独特的美学特征。音乐与舞蹈是构成柯比与史蒂芬的二人世界的核心,二人都有着强烈的视觉敏感度,一瞬间我就被吸引了。
杨圆圆:可以从电影中看到,柯比是史蒂芬的造型师,她制作二人的全套衣服,而史蒂芬则用 DV 记录二人的生活并制作拼贴。而电影的剪辑实际与缝纫与拼贴有很多共同之处。我和卡罗的电影拍摄,与柯比的缝纫与史蒂芬的拼贴,四个人的创作最终在这部电影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百物曲》这个展览展现了丰富的少数族裔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与一般所说的“高雅文化”相对立。在这个语境中,我们会把这部作品理解为对华裔美国人文化的展现,这是否是这部片子的拍摄初衷呢?
卡罗:我不确定能不能称之为“少数族裔文化”。史蒂芬是美国白人,我想他不能被称作少数族裔吧。但同时,他们所生活过的那个时期如今已经消失了。旧金山是一个正在被资本改变的城市,60年代那些独特的文化场景都在改变。
杨圆圆:我们需要结合旧金山 60 年代曾经有过的多元文化历史来看当下。柯比和史蒂芬在旧金山处于不同的社群,有着各自褪色的荣耀,正如许多在绅士化进程中被挤到城市之外的人一样,他们如今已经不在旧金山生活了。柯比曾经说过“我太讨厌旧金山了”,虽然是气话,但其实也说明现在的旧金山已经没有以前那种不同的社区相汇集的景象了。
在片中柯比提到了自己“从没买过披萨”这件事,引出了对一段关于自己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的讨论,很简短,但却是针对自己的身份的一个直接讨论。你们对此有怎样的感触?特别是对于圆圆来说,这对你的身份认同是否产生了影响?
杨圆圆:柯比是华裔美国人,史蒂芬是美国白人;我是中国大陆人,Carlo是美国白人,我们两人的身份跟柯比和史蒂芬形成一种镜像关系。柯比与史蒂芬是爱人,也是搭档,他们的感情是从舞蹈搭档开始的。我和卡罗是关系紧密的好搭档。拍摄整部电影的过程有点像是四人的共舞。
柯比的父母从是从广东台山到美国的一代移民,而柯比则是一代华裔,柯比的话折射出她的身份的复杂性。我现在正在旧金山拍刚才提到的另外一个长片,这个电影的关于一系列经历了 20 世纪文化场景的华裔女性,她们的故事实际也折射了美国华裔的历史与身份认同。所以从去年四月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中国性”究竟是什么?中国大陆人的身份认同和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是完全不同的;而追溯着历史线索 ,一路从旧金山、纽约、哈瓦那,香港再到中国广东,如今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区域,其中隐藏着太多形态复杂的连接点。
这些经历,从另一方面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我希望能站在一个更宽广的历史与地理版图上去反问与探寻“我”与“我们”究竟是谁。这也是我在作品里一直试图去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我”出发,但绝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当下被加速割裂的世界版图中,或许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无法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上去看待自身。
卡罗:我要补充的是,柯比和史蒂芬的年纪,完全有可能是我们的父母甚至奶奶辈。我的父亲曾在旧金山生活,经历了嬉皮与垮掉一代的文化场景,而我则在这个文化的影响下长大。我们四人各自不同的身份增加了这部电影的维度。
除了文化的复杂性,作品中的时间感觉也很特别。这部电影令人感受到很长的时间跨度。或许是因为两位被拍摄者虽然是老年人,但仍然活在自己的年轻时代,他们本人身上已经呈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时间跨度。作为创作者,能否谈一下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体会?
杨圆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电影最终版本的剪辑。这部电影从开始拍摄,到后期,再到最终完成将正好是一年左右的时间(预计9-10月完成)。因为目前在拍的另一部电影,导致我在过去两年里与许多老人的亲密接触,这些经历让我有时忘记自己的年纪。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和柯比与史蒂芬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听柯比谈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看她在不同年龄阶段留下的影像。在了解了柯比的人生经历后,面对92岁的她,有时仿佛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在同一时刻看到了不同的时间的她的重影,仿佛在同时在跟很多人说话:年轻时处于自己最美丽的时代的柯比、晚期的退休的柯比。这些经历,让我觉得他们真的是了不起的老年人。
我一般是不为自己做计划的,大部分时候我不会规划自己的近期未来,只会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要做的作品上,但是在最近,我忽然开始考虑在更远的未来自己究竟会是怎么样。
卡罗:我觉得你体验到的正是我们共同体验到的。这段时间感觉很漫长,我们体验到他们过去,像一段长长的旅程。回望他们的生活,有时我会感觉很难过,并不是说这是个伤心的故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变得非常情绪化,因此会感到时间也变长了。
史蒂芬在片中提到“创作是对抗时间的工具”(大意)。能否谈谈你的体会?
杨圆圆:史蒂芬像是他们二人关系中的档案员。作为一个职业舞者,柯比一生中留下很多照片,但是她并不在乎照片的保存。是史蒂芬整理了柯比的相册。
卡罗:在片中,你能看见史蒂芬总在记录二人的生活,他也提到20年前刚和柯比在一起时看到这些照片的感受,仿佛因为这些照片第二次陷入了爱情,同年轻的柯比相爱。
杨圆圆:在柯比翻看相册那个场景中,柯比说她总是记不住时间,“可能这是我想要忘记的”,她说。
能谈谈你们对史蒂芬的拼贴作品和那一面照片墙的感受吗?
杨圆圆:直接从摄影墙开始说吧。它一下子就击中我了。我问他背景为什么是山,他说因为我喜欢自然,而柯比不能跟我一起去爬山,所以我只能用这种二维的方式让我们一起“爬上山顶”。我觉得这样的拼贴正是二人情感关系的真实体现。
卡罗:很吸引我的一点在于,他谈到拼贴画的过程,在我看来也很像拍电影的过程。史蒂芬说,“把人物从背景中剪下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样在拼贴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新的东西;如果人物剪得不好,它就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叠加。” 我很喜欢这个说法,对我来说这就是剪辑的过程。
在讲述这个本身充满魅力的故事时,你们是如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
卡罗:我和圆圆都对现实生活中的非虚构的东西感兴趣。我们也会干预进来。比如开场那一幕是在他们家中拍摄的。柯比与史蒂芬的家本身就是就很独特,而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把自己的幻想也投入其中。这些幻想体现在我们对空间进行的一些改动上,比如对于灯光的布置。很多时候像是一个四人的合作。我们很早就认定,他们二人的故事本身已经非常丰富,且非常视觉化,我们最好不要过多干扰,因此,影片的大部分场景是以观察的视角拍摄。
杨圆圆:什么是纯粹的纪录片呢?导演在影片中总是存在的,有的时候比较隐蔽,有的时候比较突出。我们希望这是一次四个人的共舞,一个很简单甚至有些天真的想法。斯蒂芬拍摄我们的那一段素材,我们也讨论过要不要留下。最终我们决定保留这一段素材,因为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一个关于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多样关系的宝贵情景,我们必然是身在其中的。
在拍摄前期,你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在整个项目中,你们两人是如何分工的?
杨圆圆:拍摄时,卡罗负责摄像,我负责收音,但整部片子的构思我们都是一起考虑的,所有的决定都是一起做的。
卡罗:传统电影上的分工,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都被模糊化了。
杨圆圆:在前期准备方面,我们在哈瓦那做了拍摄的决定后,回到纽约就开始着手准备脚本。对于想要拍摄的内容,我们有一个大纲。但是在拍纪录片的时候,必须得对可能性保持开放。
在你们的其他作品中,这件作品占有怎样的地位?
卡罗:这是一次非常疯狂的体验,许多故事发生得都很密集。我们最后都成为了很紧密的朋友。这个项目比其他任何一个项目对我的影响都要大,我们就像是消失在了另一个世界很久。
杨圆圆:我觉得一旦踏上一个旅程,就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从 A 点到 B 点,一切都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了。这是我的第一个电影项目,是一个新的人生篇章。
还有什么其他想要补充的吗?
杨圆圆:我们真的很希望能去外滩美术馆的展览现场看看。我要特别感想给我们后期资金支持的好朋友奂奂,谢谢她协助我让梦成真。要感谢美术馆和我的代理画廊 AIKE,因为布展期间,我们并不在现场,根据我们提供的布展方案,现场的许多琐事都是画廊在帮忙处理。
另外,需要强调,此次展览展出的版本并不是最终的影片。影片完成后,希望可以在中国的电影节上映,只是目前时间还不确定。
卡罗:也要特别谢谢我们的剪辑师,Alex Winker。
谢谢你们!
《百物曲》(An Opera for Animals)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与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合作举办,将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展出至 2019 年 8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