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只活了 34 岁,看着他留下来的照片,我不禁注意到,他也像许多法国男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开始脱发了。人们可能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身体是灵魂的庙宇”,伊夫·克莱因所拥有的这座物质的庙宇与众人并没有什么大不同,但他的灵魂一直想要从中挣脱出去,进入到一个非物质的永恒世界中去。这让他进入了 20 世纪最伟大的前卫艺术家行列。
伊夫·克莱因 1962 年死于心脏病发作。他的遗孀 Rotraut Klein Moquay 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在死前三天曾突然对朋友说:“我很快就要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工作室了,我会在那儿进行非物质的创作。”这不免令他的意外死亡显得离奇,让人怀疑,伊夫·克莱因是不是有意放弃了自己的身体。
在同一段视频采访中,Rotraut 回忆了她第一次见到克莱因的作品时的场景。在杜塞尔多夫一家画廊外,19 岁的 Rotraut 透过玻璃看见了一幅蓝色的单色画,立即感受到了其中的精神性,她猜测作者一定是一个老人。等到真正见到伊夫·克莱因,她才发现他是“如此年轻,如此美丽,像太阳一样,十分热烈”。随后,Rotraut 又补充说,“但他的确是非常精神性的”。
伊夫·克莱因很早就开始了对精神性的探索,早于他的艺术生涯。1947 到 48 年间,克莱因发现了神秘学者 Max Heindel 的著作《玫瑰十字的宇宙起源》一书,着迷于其关于灵魂与物质世界的论述。同一时期,克莱因开始学习柔道,并钻研这种注重心灵的身体运动,后来在日本取得了黑道四段的段位(柔道馆授予欧洲人的最高段位)。柔道学习的经历为他留下了不少腾空而起、似乎摆脱了身体重量的照片。
而伊夫·克莱因的艺术创作似乎是他追逐精神性的另一种工具。他从一开始就抛弃了西方艺术史数百年来所建立起来的种种形式语言,开辟出一条“虚空”的道路。克莱因的艺术实践似乎不为创造任何物质的存在,只是为自己和观众打开一个通往精神世界的通道。“我的绘画只不过是我的艺术留下的尘埃,”克莱因生前留下的手稿写到,提示观众去感受由他的绘画所打开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在克莱因丰富的创作中,最著名的就是那种名叫“国际克莱因蓝”(IKB)的蓝色了。这是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蓝色,也是他在作品运用得最多的颜色,象征着海洋、大地(地球)、天空和无限的宇宙,也代表着纯粹的“感性”(sensibility)。
“什么是感性(sensibility)?那是超越我们的存在之上的东西,但又永远是我们的一部分。即便生命本身也不属于我们;只有通过我们的感性,我们才能够获得生命。”克莱因曾在手稿中这样写道。可以看出,他相信精神处于第一位,物质通过精神而存在。他的艺术便是精神世界在物质世界的入口,承载感性的介质。
在作品“蓝色色粉”中,他将国际克莱因蓝色色粉平铺在地板上,占据一大片矩形的地面,没有任何形式,也不肯用固色剂损害色彩本身的鲜亮。以这片无限的纯粹的蓝色为中点,向前可以看到他对线条、笔触等绘画表现形式的拒绝,向后则能够看到他进一步对一切物质形式的拒绝。
克莱因的艺术生涯起步于一系列单色画(Monochromes),在大小不一的方形画布上,他用滚筒均匀地填满单一色彩。在单色画中,他不仅抛弃了线条的表达,也抛弃了画笔的痕迹,避免用这些微不足道的、物质性的形式破坏色彩本身的绝对性。很快,克莱因在单色画中抛弃了蓝色之外的其他颜色,之后又加入金色和粉色——蓝、金和粉是他从燃烧的火焰中分解出来的三种色彩,也成为了贯穿他后期创作的三原色。
为了进一步避免直接接触画布,克莱因开始了他著名的“人体测量学”系列。克莱因请模特在身上涂满蓝色颜料,作为“活画笔”,根据自己的指示,将身体的痕迹印在画布上。“躯干和大腿的一部分最吸引我,胳膊、手和头都无关紧要,”克莱因写道。由此,他得以不再通过自己的手,而仅仅通过语言表述来作画,使这个过程更接近精神性的传递。在留下来的视频中,能看到模特并非机械地运动,而是饱含激情地完成绘画过程,如同被克莱因的精神附体。她们在画布上印下蓝色的痕迹——有时,克莱因也会用蓝色在画布上勾勒模特的身体轮廓——就像定格了在物质世界捕捉到灵魂的一瞬间。
在颜料之外,克莱因也开始尝试用“宇宙构成的基础元素”——气、水和火来创作,捕捉它们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使画面变得更加飘渺神秘;或者是展现火焰燃烧的瞬间。克莱因还与建筑师 Claude Parent 一起设计了一架气动小火箭,并想象自己跟着火箭一起进入到太空,并在那里消失。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1960 年,伊夫·克莱因编辑的一份报纸《1960 年 11 月 27 日/星期天/仅发行一天的报纸》在全巴黎的报刊亭派发。头版头条上有一张克莱因在一座小楼上“起飞”的照片。为了拍摄这张引人瞩目的照片,克莱因找来柔道馆的朋友站在地面上拉扯着垫子接住他,并请摄影师朋友帮他把这一幕从照片上修掉了,还要求所有参与者发誓保密。而且,为了完成这个“飞翔”的姿态,他反复跳了好几次。了解了他为了超越物质世界所做的努力之后,这个行为显得天真而固执——与其说他想要欺骗世人,不如说他为了帮助人们看到一个不容易被看到的事实,干脆运用了作弊手段。既然人们只相信眼睛所能看见的,那不如就让他们看见——精神能够带着肉体跃入虚空。
伊夫·克莱因活着的时候得到了不少展览与表演的机会,但在当时的大部分人眼中,克莱因是个博人眼球的可笑的小丑。显然,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预见到,在 60 年代的随后几年里,前卫艺术的精神即将在整个亚欧大陆萌发和蔓延,同时伴随着欧洲和全世界的思想变革运动。
“艺术蕴含着解读与省思社会变革的时代精神,而前卫艺术无疑又是其中最为可信的引领实践的进路之一,因为前卫精神鼓励对既定价值的质疑,力求突破固有的艺术生产、消费与欣赏方式。”策展人龚彦、李龙雨在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挑战的灵魂”所撰写的文章《以前卫之名》中写道。这场展览通过伊夫·克莱因、李禹焕和丁乙三位前卫艺术家的创作,回顾了 20 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和亚洲的前卫艺术创作。
出生于韩国、曾在日本和法国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李禹焕(Ufan Lee)自 60 年代起,以拒绝西方艺术语言的形式引领了日本的“物派”运动和韩国的“单色画”运动。“物派”运动在创作中不是用造型手段,直接并置自然物质(如石头)和工业产品(如玻璃、钢铁),前者象征着东方哲学传统,后者则象征着西方现代主义。单色画则用渐变的单色色调呈现出充满东方禅意的韵律。
中国艺术家丁乙自 80 年代起开始用“+”字型作画,灵感来源于套色印刷中的校准标记,在画面中拒绝形象与叙事。“我需要消除掉自己背负的传统文化包袱和西方现代主义初期纯绘画性的影响。回到艺术的起点,从零重新开始,”丁乙如此阐述。
“在高歌全球主义、资本主义和技术驱动型信息社会的当今世界,艺术要挑战什么,又该接受哪些挑战?”跟随策展人提出的这个问题,观众们将在这场跨于时空的前卫艺术对话中,感受“挑战的灵魂”。
“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至7月28日。
在下方浏览更多展览现场照片:
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只活了 34 岁,看着他留下来的照片,我不禁注意到,他也像许多法国男人一样,年纪轻轻就开始脱发了。人们可能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身体是灵魂的庙宇”,伊夫·克莱因所拥有的这座物质的庙宇与众人并没有什么大不同,但他的灵魂一直想要从中挣脱出去,进入到一个非物质的永恒世界中去。这让他进入了 20 世纪最伟大的前卫艺术家行列。
伊夫·克莱因 1962 年死于心脏病发作。他的遗孀 Rotraut Klein Moquay 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在死前三天曾突然对朋友说:“我很快就要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工作室了,我会在那儿进行非物质的创作。”这不免令他的意外死亡显得离奇,让人怀疑,伊夫·克莱因是不是有意放弃了自己的身体。
在同一段视频采访中,Rotraut 回忆了她第一次见到克莱因的作品时的场景。在杜塞尔多夫一家画廊外,19 岁的 Rotraut 透过玻璃看见了一幅蓝色的单色画,立即感受到了其中的精神性,她猜测作者一定是一个老人。等到真正见到伊夫·克莱因,她才发现他是“如此年轻,如此美丽,像太阳一样,十分热烈”。随后,Rotraut 又补充说,“但他的确是非常精神性的”。
伊夫·克莱因很早就开始了对精神性的探索,早于他的艺术生涯。1947 到 48 年间,克莱因发现了神秘学者 Max Heindel 的著作《玫瑰十字的宇宙起源》一书,着迷于其关于灵魂与物质世界的论述。同一时期,克莱因开始学习柔道,并钻研这种注重心灵的身体运动,后来在日本取得了黑道四段的段位(柔道馆授予欧洲人的最高段位)。柔道学习的经历为他留下了不少腾空而起、似乎摆脱了身体重量的照片。
而伊夫·克莱因的艺术创作似乎是他追逐精神性的另一种工具。他从一开始就抛弃了西方艺术史数百年来所建立起来的种种形式语言,开辟出一条“虚空”的道路。克莱因的艺术实践似乎不为创造任何物质的存在,只是为自己和观众打开一个通往精神世界的通道。“我的绘画只不过是我的艺术留下的尘埃,”克莱因生前留下的手稿写到,提示观众去感受由他的绘画所打开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在克莱因丰富的创作中,最著名的就是那种名叫“国际克莱因蓝”(IKB)的蓝色了。这是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蓝色,也是他在作品运用得最多的颜色,象征着海洋、大地(地球)、天空和无限的宇宙,也代表着纯粹的“感性”(sensibility)。
“什么是感性(sensibility)?那是超越我们的存在之上的东西,但又永远是我们的一部分。即便生命本身也不属于我们;只有通过我们的感性,我们才能够获得生命。”克莱因曾在手稿中这样写道。可以看出,他相信精神处于第一位,物质通过精神而存在。他的艺术便是精神世界在物质世界的入口,承载感性的介质。
在作品“蓝色色粉”中,他将国际克莱因蓝色色粉平铺在地板上,占据一大片矩形的地面,没有任何形式,也不肯用固色剂损害色彩本身的鲜亮。以这片无限的纯粹的蓝色为中点,向前可以看到他对线条、笔触等绘画表现形式的拒绝,向后则能够看到他进一步对一切物质形式的拒绝。
克莱因的艺术生涯起步于一系列单色画(Monochromes),在大小不一的方形画布上,他用滚筒均匀地填满单一色彩。在单色画中,他不仅抛弃了线条的表达,也抛弃了画笔的痕迹,避免用这些微不足道的、物质性的形式破坏色彩本身的绝对性。很快,克莱因在单色画中抛弃了蓝色之外的其他颜色,之后又加入金色和粉色——蓝、金和粉是他从燃烧的火焰中分解出来的三种色彩,也成为了贯穿他后期创作的三原色。
为了进一步避免直接接触画布,克莱因开始了他著名的“人体测量学”系列。克莱因请模特在身上涂满蓝色颜料,作为“活画笔”,根据自己的指示,将身体的痕迹印在画布上。“躯干和大腿的一部分最吸引我,胳膊、手和头都无关紧要,”克莱因写道。由此,他得以不再通过自己的手,而仅仅通过语言表述来作画,使这个过程更接近精神性的传递。在留下来的视频中,能看到模特并非机械地运动,而是饱含激情地完成绘画过程,如同被克莱因的精神附体。她们在画布上印下蓝色的痕迹——有时,克莱因也会用蓝色在画布上勾勒模特的身体轮廓——就像定格了在物质世界捕捉到灵魂的一瞬间。
在颜料之外,克莱因也开始尝试用“宇宙构成的基础元素”——气、水和火来创作,捕捉它们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使画面变得更加飘渺神秘;或者是展现火焰燃烧的瞬间。克莱因还与建筑师 Claude Parent 一起设计了一架气动小火箭,并想象自己跟着火箭一起进入到太空,并在那里消失。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1960 年,伊夫·克莱因编辑的一份报纸《1960 年 11 月 27 日/星期天/仅发行一天的报纸》在全巴黎的报刊亭派发。头版头条上有一张克莱因在一座小楼上“起飞”的照片。为了拍摄这张引人瞩目的照片,克莱因找来柔道馆的朋友站在地面上拉扯着垫子接住他,并请摄影师朋友帮他把这一幕从照片上修掉了,还要求所有参与者发誓保密。而且,为了完成这个“飞翔”的姿态,他反复跳了好几次。了解了他为了超越物质世界所做的努力之后,这个行为显得天真而固执——与其说他想要欺骗世人,不如说他为了帮助人们看到一个不容易被看到的事实,干脆运用了作弊手段。既然人们只相信眼睛所能看见的,那不如就让他们看见——精神能够带着肉体跃入虚空。
伊夫·克莱因活着的时候得到了不少展览与表演的机会,但在当时的大部分人眼中,克莱因是个博人眼球的可笑的小丑。显然,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预见到,在 60 年代的随后几年里,前卫艺术的精神即将在整个亚欧大陆萌发和蔓延,同时伴随着欧洲和全世界的思想变革运动。
“艺术蕴含着解读与省思社会变革的时代精神,而前卫艺术无疑又是其中最为可信的引领实践的进路之一,因为前卫精神鼓励对既定价值的质疑,力求突破固有的艺术生产、消费与欣赏方式。”策展人龚彦、李龙雨在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挑战的灵魂”所撰写的文章《以前卫之名》中写道。这场展览通过伊夫·克莱因、李禹焕和丁乙三位前卫艺术家的创作,回顾了 20 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和亚洲的前卫艺术创作。
出生于韩国、曾在日本和法国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李禹焕(Ufan Lee)自 60 年代起,以拒绝西方艺术语言的形式引领了日本的“物派”运动和韩国的“单色画”运动。“物派”运动在创作中不是用造型手段,直接并置自然物质(如石头)和工业产品(如玻璃、钢铁),前者象征着东方哲学传统,后者则象征着西方现代主义。单色画则用渐变的单色色调呈现出充满东方禅意的韵律。
中国艺术家丁乙自 80 年代起开始用“+”字型作画,灵感来源于套色印刷中的校准标记,在画面中拒绝形象与叙事。“我需要消除掉自己背负的传统文化包袱和西方现代主义初期纯绘画性的影响。回到艺术的起点,从零重新开始,”丁乙如此阐述。
“在高歌全球主义、资本主义和技术驱动型信息社会的当今世界,艺术要挑战什么,又该接受哪些挑战?”跟随策展人提出的这个问题,观众们将在这场跨于时空的前卫艺术对话中,感受“挑战的灵魂”。
“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至7月28日。
在下方浏览更多展览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