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进一座牢笼,记忆中的衣服和物品突然出现,组合成某种具有深意的形象。你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的独处时刻:一个人呆着,无处可去,只能默默地面对着这个充满困惑的世界和无法解释的自我。然后你醒来,发现做了一场梦。回忆与想象混为一谈,似乎想跟你开个玩笑,但你叹了一口气,感觉今天将很难完成早上例行的日常。
展览“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就像一个在脆弱的时刻突然入侵的梦,将你在无意间埋藏的无助感翻找出来,同时却又将之抚慰。如果你曾感受过恐惧、不安、愤怒、嫉妒和自我怀疑,经历过不得已的离别,那么你会感受到这场寂静的展览中所蕴含的情绪的力量。你可能会哭泣,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美籍法裔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911-2010)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二十几岁正式学习艺术开始,直到 98 岁逝世前的一周,她一直在进行创作。直到 1960 年代,布尔乔亚的作品才开始得到艺术世界的注意,也正是在那时,艺术世界意识到自己此前忽视的是一位先驱性的艺术家。但对布尔乔亚来说,这使她“很幸运地”避免了额外的干扰。布尔乔亚一生的创作源泉都来自于自己的童年,她的创作也始终忠于内在感受和自我表达,但是她对之挖掘地如此深入,以至于她的作品能够跨越时间与人们的情感相连。
童年在路易丝·布尔乔亚心中既留下了一种深刻的不安全感,又提供了一个让她反复回归的庇护所。布尔乔亚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地毯商人家庭,专横的父亲一方面时常嘲笑她的样貌,一方面又与她的家庭英语教师保持着公开的情人关系,这使布尔乔亚感到背叛和不被接纳,也造就了她敏感与易受伤害的心理特质。
身体虚弱的母亲为童年的布尔乔亚提供了心灵的安慰,她与母亲关系紧密,当母亲在地毯工作室中缝缝补补时,而布尔乔亚就在她身旁帮忙或玩耍。在她眼中,母亲的形象意味着勤勉、理性与秩序。这既是她在艺术生涯前选择学习数学的原因,也使她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不断追求着母亲那样平和的内心。然而在布尔乔亚 21 岁时,母亲病逝,离她而去,童年庇护随之破碎。布尔乔亚从此决定放弃数学,转向艺术学习,并在 27 岁时离开家乡,与丈夫移居纽约。
路易斯·布尔乔亚把自己叫作“出逃的女孩”(run-away girl),逃离一个不接纳她的世界,在未知的别处寻找安全感。
路易丝·布尔乔亚早期曾创作过不少现代主义的绘画,后来以雕塑为世人所知,1970 年代时也曾进行过结合雕塑与装置的现场表演。1990年代以后,布尔乔亚创作了形式更为丰富的装置作品,并开始在作品中运用纺织品,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版画以及诗歌与日记的写作。但布尔乔亚丰富庞杂的创作拥有十分一致的内核,如果要进行概括,可以说她的作品都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描绘。这种描绘常常是深入到潜意识层面的,同时也像潜意识一样变形呈现,而非直白地暴露在外。这使她的作品具有开放解读的可能,人们在这些作品前所获得的梦境般的感受,指的并非是奇幻的想象,而是一种“从未见过,却又如此熟悉”的感觉。
路易丝·布尔乔亚早的一批成熟的雕塑“The Personages”(人们)系列,出现在 1940 年代晚期。那是一些头重脚轻的、瘦削的抽象人形。它们不能自我稳定,需要依赖人的搀扶或者订在地面上才能站立,如同布尔乔亚自己脆弱而失衡的情绪。同时,他们又具有阳具或者武器一般的攻击性的形态——内心的脆弱的一种防御式的表现。这些人形身上有时带有一些水滴状的“包袱”,象征着人们不得不随时携带的焦虑与不安。而在“Woman with Packages”(带包的女人)这件作品中,三个包袱直接指向她自己的三个儿子。
在布尔乔亚的作品中,时常能够发现男女性征的的形象。有时象征着母亲的身体,有时象征着她所要反抗的父亲形象,有时是像性欲般爆发的内心的愤怒情绪。也有时,这两种性征合而为一,同时出现。创作于 1968 年的雕塑“Janus Fleuri”是后者的一个代表,布尔乔亚创造的这个怪异器官悬挂在空中,是多种男性与女性身体特征的结合。它们如此奇特,但又如此完美,好像本来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布尔乔亚反抗自己的父亲,继而也被解读为反抗父权,但作为一个创作者,她具有雌雄同体的心理特质。题目中的“Janus”指的是古罗马的“双面神”,他一张面孔看向过去,一张面孔看向未来,布尔乔亚曾说,这正是她自己的“过去”在反复出现(“fleuri”指的是盛开)。布尔乔亚认为,这是她诸多自我肖像(self-portrait)中的一种。
60 年代,路易丝·布尔乔亚的作品开始为世人所知,当时,西方国家也正经历女性解放的浪潮,布尔乔亚的作品给了当时乃至后来的许多女性主义运动团体(例如 Guerrilla Girls)以启发。但布尔乔亚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前性别”(pre-gender)的,她的作品回应的是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敏感的内心。
更有力的例子是布尔乔亚在八十岁之后所创作的最为著名的“蜘蛛”形象,蜘蛛的腹部带着蛛卵,指的是布尔乔亚缝缝补补的母亲。远处观看时,庞大的蜘蛛令人生畏,但你若走进其中,它变成为了一个保护者,像一个隔绝危险的房屋。但同时,蜘蛛毕竟是一个生命体,她对你的保护意味着勇敢的自我牺牲,站在这件逼真的雕塑之下,内心难免感到悲楚。
童年的创伤和母亲的逝世,使布尔乔亚常年处于自我怀疑和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之中。她在作品中经常使用红色,而红色是她表达恐惧的色彩。由于不安,布尔乔亚十分在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渴望受到别人喜爱”和“做自己”之间艰难地寻找着平衡。而这种与人建立联系的渴望在晚年似乎更为强烈。在许多成对出现的雕塑对象(手、情侣)中,双方常常通过脆弱的丝线相连,意味着她想要尽力获得的意思连接。布尔乔亚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领养的大儿子在1990年逝世)经常以精致而易碎的玻璃球形象出现在装置中,摆放在金属支架之上,细弱的丝线牵挂在象征着自己的物品之上。她总用蓝色的丝线和玻璃球,而蓝色是布尔乔亚表达忧伤的颜色。
当布尔乔亚步入人生最后二十年,她的恐惧之中又增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她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等待着某个终将到来的结果,也总是遗憾自己生活在从未过去的“过去”之中,无法好好地经历当下。她或许在这个时候发现,她一生所寻找的安全感仍然在自己的童年之中。她在创作中越来越多地回到童年,一方面希望能摆脱这段纠缠不休的过去,一方面也希望回到母亲身边,依旧从那短暂拥有的庇护中寻找继续面对生活的力量。
她开始把自己的旧衣物做进装置之中,令自己从中脱身,也令它们能够脱离自己而长存;在 1990 年代早期开始的“Cell”(牢笼、细胞)系列中,她也摆放了许多自己的私人物品,重现了童年的心理状态;她也开始在创作中使用纺织品和布料,似乎重新回到跟母亲一起缝补地毯的日子。
在 2008 年发布的纪录片《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情人和橘子》(Louise Bourgeois: The Spider, the Mistress, and the Tangerine)中,年迈的布尔乔亚回想起父亲拿橘子皮取笑自己的情形时,仍然会失声哭泣。布尔乔亚一生的情感都如此脆弱,而她应对的方法只有去面对,在创作中反复地自我审视,寻找情绪的褶皱,将之抚平。
在一首诗中,她写道:
我是一个失败的
妻子
女人
母亲
女主人
艺术家
女商人
朋友
女儿
姐姐
但我不是一个失败的真理(truth)的追寻者
这首充满自我怀疑的诗歌,归结于一个平静的肯定。正如这首诗歌一样,她在创作中也总是能够删减掉表层的情绪,不管内心有多涌动,最终的作品都能以宁静的状态呈现。
路易丝·布尔乔亚曾说,艺术家具有一种特权,这种特权使之能够访问自己的潜意识。实际上,布尔乔亚在童年和自己的母亲身上,寻找的并非是一种安全感,而是内心的平衡。是这种对自己的潜意识的反复访问和审视,使她创造了这些作品,并帮助她最终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正在北京松美术馆展出,将持续至 6 月 23 日。5 月 12 日母亲节当日,母女/子同行,母亲将可以 6 折购票。
5 月 17 日/ 25 日,19:30,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将放映纪录片《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情妇、橘子》
你走进一座牢笼,记忆中的衣服和物品突然出现,组合成某种具有深意的形象。你好像又回到了童年时的独处时刻:一个人呆着,无处可去,只能默默地面对着这个充满困惑的世界和无法解释的自我。然后你醒来,发现做了一场梦。回忆与想象混为一谈,似乎想跟你开个玩笑,但你叹了一口气,感觉今天将很难完成早上例行的日常。
展览“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就像一个在脆弱的时刻突然入侵的梦,将你在无意间埋藏的无助感翻找出来,同时却又将之抚慰。如果你曾感受过恐惧、不安、愤怒、嫉妒和自我怀疑,经历过不得已的离别,那么你会感受到这场寂静的展览中所蕴含的情绪的力量。你可能会哭泣,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美籍法裔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1911-2010)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二十几岁正式学习艺术开始,直到 98 岁逝世前的一周,她一直在进行创作。直到 1960 年代,布尔乔亚的作品才开始得到艺术世界的注意,也正是在那时,艺术世界意识到自己此前忽视的是一位先驱性的艺术家。但对布尔乔亚来说,这使她“很幸运地”避免了额外的干扰。布尔乔亚一生的创作源泉都来自于自己的童年,她的创作也始终忠于内在感受和自我表达,但是她对之挖掘地如此深入,以至于她的作品能够跨越时间与人们的情感相连。
童年在路易丝·布尔乔亚心中既留下了一种深刻的不安全感,又提供了一个让她反复回归的庇护所。布尔乔亚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地毯商人家庭,专横的父亲一方面时常嘲笑她的样貌,一方面又与她的家庭英语教师保持着公开的情人关系,这使布尔乔亚感到背叛和不被接纳,也造就了她敏感与易受伤害的心理特质。
身体虚弱的母亲为童年的布尔乔亚提供了心灵的安慰,她与母亲关系紧密,当母亲在地毯工作室中缝缝补补时,而布尔乔亚就在她身旁帮忙或玩耍。在她眼中,母亲的形象意味着勤勉、理性与秩序。这既是她在艺术生涯前选择学习数学的原因,也使她在后来的艺术创作中不断追求着母亲那样平和的内心。然而在布尔乔亚 21 岁时,母亲病逝,离她而去,童年庇护随之破碎。布尔乔亚从此决定放弃数学,转向艺术学习,并在 27 岁时离开家乡,与丈夫移居纽约。
路易斯·布尔乔亚把自己叫作“出逃的女孩”(run-away girl),逃离一个不接纳她的世界,在未知的别处寻找安全感。
路易丝·布尔乔亚早期曾创作过不少现代主义的绘画,后来以雕塑为世人所知,1970 年代时也曾进行过结合雕塑与装置的现场表演。1990年代以后,布尔乔亚创作了形式更为丰富的装置作品,并开始在作品中运用纺织品,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版画以及诗歌与日记的写作。但布尔乔亚丰富庞杂的创作拥有十分一致的内核,如果要进行概括,可以说她的作品都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描绘。这种描绘常常是深入到潜意识层面的,同时也像潜意识一样变形呈现,而非直白地暴露在外。这使她的作品具有开放解读的可能,人们在这些作品前所获得的梦境般的感受,指的并非是奇幻的想象,而是一种“从未见过,却又如此熟悉”的感觉。
路易丝·布尔乔亚早的一批成熟的雕塑“The Personages”(人们)系列,出现在 1940 年代晚期。那是一些头重脚轻的、瘦削的抽象人形。它们不能自我稳定,需要依赖人的搀扶或者订在地面上才能站立,如同布尔乔亚自己脆弱而失衡的情绪。同时,他们又具有阳具或者武器一般的攻击性的形态——内心的脆弱的一种防御式的表现。这些人形身上有时带有一些水滴状的“包袱”,象征着人们不得不随时携带的焦虑与不安。而在“Woman with Packages”(带包的女人)这件作品中,三个包袱直接指向她自己的三个儿子。
在布尔乔亚的作品中,时常能够发现男女性征的的形象。有时象征着母亲的身体,有时象征着她所要反抗的父亲形象,有时是像性欲般爆发的内心的愤怒情绪。也有时,这两种性征合而为一,同时出现。创作于 1968 年的雕塑“Janus Fleuri”是后者的一个代表,布尔乔亚创造的这个怪异器官悬挂在空中,是多种男性与女性身体特征的结合。它们如此奇特,但又如此完美,好像本来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布尔乔亚反抗自己的父亲,继而也被解读为反抗父权,但作为一个创作者,她具有雌雄同体的心理特质。题目中的“Janus”指的是古罗马的“双面神”,他一张面孔看向过去,一张面孔看向未来,布尔乔亚曾说,这正是她自己的“过去”在反复出现(“fleuri”指的是盛开)。布尔乔亚认为,这是她诸多自我肖像(self-portrait)中的一种。
60 年代,路易丝·布尔乔亚的作品开始为世人所知,当时,西方国家也正经历女性解放的浪潮,布尔乔亚的作品给了当时乃至后来的许多女性主义运动团体(例如 Guerrilla Girls)以启发。但布尔乔亚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前性别”(pre-gender)的,她的作品回应的是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敏感的内心。
更有力的例子是布尔乔亚在八十岁之后所创作的最为著名的“蜘蛛”形象,蜘蛛的腹部带着蛛卵,指的是布尔乔亚缝缝补补的母亲。远处观看时,庞大的蜘蛛令人生畏,但你若走进其中,它变成为了一个保护者,像一个隔绝危险的房屋。但同时,蜘蛛毕竟是一个生命体,她对你的保护意味着勇敢的自我牺牲,站在这件逼真的雕塑之下,内心难免感到悲楚。
童年的创伤和母亲的逝世,使布尔乔亚常年处于自我怀疑和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之中。她在作品中经常使用红色,而红色是她表达恐惧的色彩。由于不安,布尔乔亚十分在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渴望受到别人喜爱”和“做自己”之间艰难地寻找着平衡。而这种与人建立联系的渴望在晚年似乎更为强烈。在许多成对出现的雕塑对象(手、情侣)中,双方常常通过脆弱的丝线相连,意味着她想要尽力获得的意思连接。布尔乔亚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领养的大儿子在1990年逝世)经常以精致而易碎的玻璃球形象出现在装置中,摆放在金属支架之上,细弱的丝线牵挂在象征着自己的物品之上。她总用蓝色的丝线和玻璃球,而蓝色是布尔乔亚表达忧伤的颜色。
当布尔乔亚步入人生最后二十年,她的恐惧之中又增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她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等待着某个终将到来的结果,也总是遗憾自己生活在从未过去的“过去”之中,无法好好地经历当下。她或许在这个时候发现,她一生所寻找的安全感仍然在自己的童年之中。她在创作中越来越多地回到童年,一方面希望能摆脱这段纠缠不休的过去,一方面也希望回到母亲身边,依旧从那短暂拥有的庇护中寻找继续面对生活的力量。
她开始把自己的旧衣物做进装置之中,令自己从中脱身,也令它们能够脱离自己而长存;在 1990 年代早期开始的“Cell”(牢笼、细胞)系列中,她也摆放了许多自己的私人物品,重现了童年的心理状态;她也开始在创作中使用纺织品和布料,似乎重新回到跟母亲一起缝补地毯的日子。
在 2008 年发布的纪录片《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情人和橘子》(Louise Bourgeois: The Spider, the Mistress, and the Tangerine)中,年迈的布尔乔亚回想起父亲拿橘子皮取笑自己的情形时,仍然会失声哭泣。布尔乔亚一生的情感都如此脆弱,而她应对的方法只有去面对,在创作中反复地自我审视,寻找情绪的褶皱,将之抚平。
在一首诗中,她写道:
我是一个失败的
妻子
女人
母亲
女主人
艺术家
女商人
朋友
女儿
姐姐
但我不是一个失败的真理(truth)的追寻者
这首充满自我怀疑的诗歌,归结于一个平静的肯定。正如这首诗歌一样,她在创作中也总是能够删减掉表层的情绪,不管内心有多涌动,最终的作品都能以宁静的状态呈现。
路易丝·布尔乔亚曾说,艺术家具有一种特权,这种特权使之能够访问自己的潜意识。实际上,布尔乔亚在童年和自己的母亲身上,寻找的并非是一种安全感,而是内心的平衡。是这种对自己的潜意识的反复访问和审视,使她创造了这些作品,并帮助她最终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正在北京松美术馆展出,将持续至 6 月 23 日。5 月 12 日母亲节当日,母女/子同行,母亲将可以 6 折购票。
5 月 17 日/ 25 日,19:30,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将放映纪录片《路易丝·布尔乔亚:蜘蛛、情妇、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