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之星003 | 郭城试图将人类痕迹从土地中去除
艺术家郭城最早学习工业设计出身,“技术”没有成为他的创作工具,反而成为了他的反思对象。郭城经常以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角度,观察技术的对当下社会与个体生活的影响。12月,郭城刚刚获得了 2018 年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在“Creator of the Week 每周之星”第三期,我们来了解一下郭城的创作。
别的艺术:请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郭城:我叫郭城,是一位艺术家。我在上海同济完成的产品设计本科,后来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行了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当时的方向是批判性设计(Critical Design)和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在英国的两年学习应该是确立我后面从事艺术实践的转折点。批判性设计和思辨设计简单说是通过构建虚构语境的方式,利用设计思维来推导产出并没有实际功能属性的作品,从而对主题进行批评或讨论,这样的作品从思维到呈现上都和艺术蛮接近的。 毕业后由于签证问题直接回了国,前后在学校和艺术中心工作过几年的时间,同时逐渐开始做“兼职”艺术家进行创作,2017年初辞职后开始以“全职”艺术家的身份进行创作。
你如何描述你的创作?它们受到哪些文化的影响?
我的创作几乎都是与技术及技术物紧密相关的。这种相关性的体现,通常不是直接与被“打包”好的技术应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文化现象相关,而是常着眼于技术的“后端”,即技术功能是如何被实现的。通过对技术的拆解,分析其实现的逻辑与功能结构,再将解构后的技术与当下的现象相联结,而不单是将一个既有现象与另一个现象的联结。可能对于我来说,这种联结是更原始的,更真实的,我期望可以通过这种联结创造/再现另一个层面的现实。 这种创作逻辑可以见诸于我先前的创作,比如“呼吸抑制”(将网络数据在各个基站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丢失与呼吸体验相连),或“静物”系列(将摄影测绘法建模技术中输入的原始图片数据改为算法再生后的图像,从而造成观察者主体从人到算法的转移)(见上图、下图)等等。
目前来说我的作品呈现基本是以装置为主,附加一些偏记录性的影像和图像。关注的主题暂时还比较散一些,比如与网络相关的技术、人类纪等等。平时也会看一些科幻小说电影、还有翻一些乱七八糟的新闻吧。
向我们详细介绍几件作品吧!
“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A Felicitous Neo-past)是我2017年下半年在荷兰 ADM 驻留时完成的一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我对人类纪(Anthropocene)这个概念下的地质地层进行了一次“干涉(Intervention)”。我在一平米的区域内,挖穿了一块人类纪地层,其深度等于填海厚度。然后我清理移除了这一平米土地的土壤中所含的“人类痕迹”,再将土壤回填。由此在人类纪的地层中留下了一平米“没有人类痕迹”的土地。
同时这又是一个悖论,即这个在满是人类痕迹地层中被我人工制造的“无人类痕迹”的一平米土地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痕迹。同时也质疑了文明与自然概念隔离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在这个项目中,我同样关注对于技术物的解构与当下的关联。在我的挖掘开始工作之前,我通过调研预先设想了可能在项目中可能遇到的“人类痕迹”,比如微塑料(Micro Plastic)、油污、金属和其他化合物。在多次勘测中,这片人造土地的构造逐渐清晰,由上至下分别为:草皮层、含有晚近居民活动痕迹的腐土层、由“石块”构成的表面硬化层、增高海拔的填埋沙土层。
将表面硬化层的“石块”清洗后,发现它不是自然的石头,而是建筑的残渣废料:有的像一个混凝土块,里面包了一块小鹅卵石,有的像红砖,有的会有一点金属的东西残留在上面,还有一些瓷片,甚至一些酒瓶盖、铁钉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将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与元素(二战后的荷兰城市废墟、马歇尔计划、ADM 填海造地历史)联系起来之后,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指向。这些建筑残渣也就成为了项目中“人类痕迹”的第一部分。
在作品中,我还将《马歇尔计划》系列海报中的一句宣传标语“Whatever the weather, we only reach welfare together”(无论气候如何,我们的福利都将共同获得)制作成霓虹灯,与挖出的建筑残渣并置。这里的“weather”原指欧洲当时的经济、文化和政局环境,而我的引用则添加了用于指代全球真实环境的一层意思。即当我们以非人类中心的眼光看待世界,把盖亚(大地女神)、整个生态环境作为讨论主体时,对以人类为主体而谈的、利己的“welfare”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下面我又对沙土层中的微塑料(Micro Plastic)、油污、金属和其他化合物通过进行清洗,并将挖自坑内壁与外壁的八块土壤截面制作成了标本。通过一套连接网络的摄像装置,不断地在土壤标本上进行移动,然后扫描、拍摄照片,上传到线上的一个计算机视觉算法。算法会判断这张抽象图片的局部像什么,然后返回一张类似的图片。我想通过这样一个非常模糊、不精确的方式,让抽象土壤花纹与网络上存有的人类历史做一个关联。
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工作方式?
我这的创作之间还是有一些线性联系的。比如我前些年的项目大多和身体相关,做了两三个互相有些联系的项目。
目前的创作是和网络数据传输相关的,是2016年作品“呼吸抑制”的延续,也是当时在做项目时想到的一个感兴趣的点,但无法包含在当时的项目中,所以就记了下来。正好去年底有一个项目申请的机会,于是我就正好把当时的想法拿出来做进一步的发展。 平时在做调研的时候有也算记录灵感的习惯吧,有的想法过一阵看看觉得挺蠢的,有的还是觉得有意思,可能就会找机会进一步发展。
你的日常爱好是什么?
吃零食……?好像没什么可以称得上爱好的事,有点平淡……
目前在关注和思考哪些问题?
目前所做的项目是和国内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网关的真实地理位置相关,这些“隐形”的基建和可见的社会之间的关联。
谢谢你,郭城!
艺术家郭城最早学习工业设计出身,“技术”没有成为他的创作工具,反而成为了他的反思对象。郭城经常以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角度,观察技术的对当下社会与个体生活的影响。12月,郭城刚刚获得了 2018 年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在“Creator of the Week 每周之星”第三期,我们来了解一下郭城的创作。
别的艺术:请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郭城:我叫郭城,是一位艺术家。我在上海同济完成的产品设计本科,后来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行了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当时的方向是批判性设计(Critical Design)和思辨设计(Speculative Design)。在英国的两年学习应该是确立我后面从事艺术实践的转折点。批判性设计和思辨设计简单说是通过构建虚构语境的方式,利用设计思维来推导产出并没有实际功能属性的作品,从而对主题进行批评或讨论,这样的作品从思维到呈现上都和艺术蛮接近的。 毕业后由于签证问题直接回了国,前后在学校和艺术中心工作过几年的时间,同时逐渐开始做“兼职”艺术家进行创作,2017年初辞职后开始以“全职”艺术家的身份进行创作。
你如何描述你的创作?它们受到哪些文化的影响?
我的创作几乎都是与技术及技术物紧密相关的。这种相关性的体现,通常不是直接与被“打包”好的技术应用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文化现象相关,而是常着眼于技术的“后端”,即技术功能是如何被实现的。通过对技术的拆解,分析其实现的逻辑与功能结构,再将解构后的技术与当下的现象相联结,而不单是将一个既有现象与另一个现象的联结。可能对于我来说,这种联结是更原始的,更真实的,我期望可以通过这种联结创造/再现另一个层面的现实。 这种创作逻辑可以见诸于我先前的创作,比如“呼吸抑制”(将网络数据在各个基站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丢失与呼吸体验相连),或“静物”系列(将摄影测绘法建模技术中输入的原始图片数据改为算法再生后的图像,从而造成观察者主体从人到算法的转移)(见上图、下图)等等。
目前来说我的作品呈现基本是以装置为主,附加一些偏记录性的影像和图像。关注的主题暂时还比较散一些,比如与网络相关的技术、人类纪等等。平时也会看一些科幻小说电影、还有翻一些乱七八糟的新闻吧。
向我们详细介绍几件作品吧!
“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A Felicitous Neo-past)是我2017年下半年在荷兰 ADM 驻留时完成的一项目。在这个项目里我对人类纪(Anthropocene)这个概念下的地质地层进行了一次“干涉(Intervention)”。我在一平米的区域内,挖穿了一块人类纪地层,其深度等于填海厚度。然后我清理移除了这一平米土地的土壤中所含的“人类痕迹”,再将土壤回填。由此在人类纪的地层中留下了一平米“没有人类痕迹”的土地。
同时这又是一个悖论,即这个在满是人类痕迹地层中被我人工制造的“无人类痕迹”的一平米土地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痕迹。同时也质疑了文明与自然概念隔离的有效性。
具体来说,在这个项目中,我同样关注对于技术物的解构与当下的关联。在我的挖掘开始工作之前,我通过调研预先设想了可能在项目中可能遇到的“人类痕迹”,比如微塑料(Micro Plastic)、油污、金属和其他化合物。在多次勘测中,这片人造土地的构造逐渐清晰,由上至下分别为:草皮层、含有晚近居民活动痕迹的腐土层、由“石块”构成的表面硬化层、增高海拔的填埋沙土层。
将表面硬化层的“石块”清洗后,发现它不是自然的石头,而是建筑的残渣废料:有的像一个混凝土块,里面包了一块小鹅卵石,有的像红砖,有的会有一点金属的东西残留在上面,还有一些瓷片,甚至一些酒瓶盖、铁钉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将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与元素(二战后的荷兰城市废墟、马歇尔计划、ADM 填海造地历史)联系起来之后,产生了一个模糊的指向。这些建筑残渣也就成为了项目中“人类痕迹”的第一部分。
在作品中,我还将《马歇尔计划》系列海报中的一句宣传标语“Whatever the weather, we only reach welfare together”(无论气候如何,我们的福利都将共同获得)制作成霓虹灯,与挖出的建筑残渣并置。这里的“weather”原指欧洲当时的经济、文化和政局环境,而我的引用则添加了用于指代全球真实环境的一层意思。即当我们以非人类中心的眼光看待世界,把盖亚(大地女神)、整个生态环境作为讨论主体时,对以人类为主体而谈的、利己的“welfare”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下面我又对沙土层中的微塑料(Micro Plastic)、油污、金属和其他化合物通过进行清洗,并将挖自坑内壁与外壁的八块土壤截面制作成了标本。通过一套连接网络的摄像装置,不断地在土壤标本上进行移动,然后扫描、拍摄照片,上传到线上的一个计算机视觉算法。算法会判断这张抽象图片的局部像什么,然后返回一张类似的图片。我想通过这样一个非常模糊、不精确的方式,让抽象土壤花纹与网络上存有的人类历史做一个关联。
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工作方式?
我这的创作之间还是有一些线性联系的。比如我前些年的项目大多和身体相关,做了两三个互相有些联系的项目。
目前的创作是和网络数据传输相关的,是2016年作品“呼吸抑制”的延续,也是当时在做项目时想到的一个感兴趣的点,但无法包含在当时的项目中,所以就记了下来。正好去年底有一个项目申请的机会,于是我就正好把当时的想法拿出来做进一步的发展。 平时在做调研的时候有也算记录灵感的习惯吧,有的想法过一阵看看觉得挺蠢的,有的还是觉得有意思,可能就会找机会进一步发展。
你的日常爱好是什么?
吃零食……?好像没什么可以称得上爱好的事,有点平淡……
目前在关注和思考哪些问题?
目前所做的项目是和国内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网关的真实地理位置相关,这些“隐形”的基建和可见的社会之间的关联。
谢谢你,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