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井文人 anusman

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来自 anusman 的个人网站
anusman (王烁)的画有时候能让人看到着迷,你会觉得那个身体没有长完全、咪咪眼睛的小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快乐,谁也无法打败他;而一道眼泪形状的弧线能兜住好多好多的悲伤。你盯着他看,那种快乐和悲伤就传递到了你的身上。画面里的人跟你很近,画的作者感觉似乎也跟你很近。
我怎么才能把关于 anusman 的稿子,写得像他的画一样动人呢?一旦开始这样处心积虑地构思,可能就已经失败了,因为 anusman 的画作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假思索的气质:单线条,白底黑墨,随心所欲,不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样子。

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来自 anusman 的个人网站
在法国安古兰欧洲图像学院学漫画的时候,anusman 做了很多关于叙事和图像的实验,但现在,他画最简单的画,写最直接的文字。“我的画没什么表现形式,” anusman 用很谦虚地语气说,“我特别喜欢看没画过漫画的人画漫画,他想讲的东西特别拙朴地就能讲出来。我不太喜欢端着艺术家的架子,好像别人什么都不懂似的。”
通常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什么技艺,“effortless”(放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状态都意味着一种最高境界,只有疯子和大师才能达到。其实我也是爱画画的人,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种最简单的“画法”(姑且用这个词)不会是一个由理智作出的“决定”,一定是画着画着才画出来的。在这之前,难免会经历一些挣扎:这么画行么?是不是太不像回事儿了?人家会不会以为我不会画画?目前,我还在这个自我怀疑的状态里挣扎,而 anusman 显然已经走出来了。他是这么说的:
“所有画画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拿漫画举例子,我觉得有的时候你的故事要求细致、繁杂、具体的画面,那你就这么做;而有的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如同做一个简单的菜,你非要放很多的佐料,何必如此呢?”
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麻辣香锅虽好吃,但不能把所有的菜(题材)都做成麻辣香锅。
因此可以想像,anusman 画的不会是什么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或者讲大道理的故事。在我问 anusman 怎么选漫画书的时候,他说自己总是先看画面:“一个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画面,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故事。”这句话也很适用于描述他自己的作品。

anusman 画的门先生,图片来自网络
anusman 说自己的创作题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相当于日记”。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应该就是“门先生”了,这一系列诞生于 2012 年,又在 2017 年集结成书的漫画,主角是他与友人道道君共同“捣鼓出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长发圆脸男子,anusman 描绘了门先生的日常,记录他的生活感悟、情绪体会以及听来的故事,其中夹杂着一些很生活化的幽默,如此无聊以至于十分有趣。
在门先生之外,anusman 也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想和一些逗乐的巧思。(“有时候会想到一个题材,自己觉得太可笑了,就记下来。”)其中体现出一种隐逸、自得其乐、不愿与世过多争执的文人情绪;同时,他也诚实地记录了此种情绪为他在现代社会带来的烦恼,使之又更具烟火气。

王烁,《抢菜图》,2019,水墨,69x46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于是,anusman 在我脑中逐渐固定成了一个“市井文人”的形象:他会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照顾爱妻,去单位教书,夜晚或者空闲时间里拿出纸笔来画画。人并不孤僻,也不古怪,但不善言谈,总在自己的头脑中悄悄进行思维活动。

王烁,《海边的公园》,2019,水墨,68x50cm,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在我看来,anusman 的画正好也有一种“文人画”的气质。这些画到底是不是漫画呢?如果要讨论理论的问题可能有些破坏气氛了,而且,anusman 本人就是漫画研究人士,我并不想班门弄斧。但是,如果“漫画”仅仅指日本的 Manga 或者欧美“图像小说”,amusman 的画与之当然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就像所有独立漫画一样,但如果要具体说 anusman 的画跟日本欧美的传统漫画有什么区别,一时间,我感觉就是一种“文”和“武”的区别。“武”指的不是暴力、无脑,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其画面、对话、声音都更接近“现实”展开的方式;而“文”的画则是一种凌驾于时间线之上静态的画,更像是思维的运作。
anusman 画面中的字几乎和图一样重要,它们大多是旁白叙述或者心理活动,让我想起丰子恺的配文画,甚至联想到徐渭、八大山人等明清时代文人从寄情山水事物的传统中另辟出来的蹊径,虽然 anusman 在风格上没有那么狂邪。而遇到叙事的问题时,不管是回忆、想象还是某种说明图解,他只需要把这些单独的画面自然连缀起来即可,这在一般所说的“漫画”的语言中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anusman 的日常画作(节选),图片来自anusman 的微博(@anusman)
anusman 说自己小时候学过一点国画,但是特别不喜欢,因为掌握不好宣纸对墨的吸收,但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发现墨水在扫描打印的过程中不容易失真,于是又用起了墨水。“我妈妈是文联的,小时候经常带给我一些《讽刺与幽默》、《幽默大师》之类的国内的漫画杂志;另外,那时候还有书摊,能在里面找到好多连环画、小人书。”回忆儿童时期的图像影响,anusman 这样说。
anusman 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前两年阴错阳差地学习了造型艺术,老师们都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做影像、装置和表演的。anusman 说自己当时感觉很不适应,私下里就用画画记日记的方式来排解这种郁闷的情绪。“其实我在学漫画之前,也并没觉得自己在画漫画,只认为是在记日记;而别人看到之后认为这就是漫画,等于是被别人归类了。”尽管 anusman 后来去正式学习了漫画专业,还一直读完了漫画博士,但现在,他的创作又回到了一种日记一般的风格。

王烁,《迟顿记》,2017,水墨,34x22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来自 anusman 的个人网站
所以,anusman 画中才有这样一种平易近人的趣味吧!如果再回到刚开始对于“画法”的讨论,anusman 因为保持了一种不打草稿、不上色的简单画法,所以摆脱了绘画过程中“机械”的部分,使那些线条能够成为他的情绪和思考的生动的载体。
“我画画的时候不起稿,因为如果铅笔起稿之后再描一遍,就没有精气神了。另外,如果画之前就知道画出来什么样,跟拍照片差不多,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而简单的东西不一样。比方说,一条线,有时候画出来觉得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还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说不定就碰到一条特好看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很好玩的。”

anusman 为个展“市井”绘制的海报
anusman 的新展“市井”就快要开幕了,他带来了过去一年画的许多新画,还准备在画廊空间里做一个十分“市井”的区域,让跟着爸爸妈妈来看展览的小孩们也可以自得其乐。
anusman.net
anusman 个展“市井”将于3月16日在北京 Tabula Rasa 画廊举办。在下方浏览部分此次展览新作!

王烁,《天上掉馅饼》,2019,水墨,69x46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睡意图》,2019,水墨,100x50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问山》,2019,水墨,68x35.5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山中记》,2019,水墨,70x24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卖单(儿)》,2019,水墨,69x46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沧浪饮酒图》,2018,水墨,67x45两幅,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来自 anusman 的个人网站
anusman (王烁)的画有时候能让人看到着迷,你会觉得那个身体没有长完全、咪咪眼睛的小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快乐,谁也无法打败他;而一道眼泪形状的弧线能兜住好多好多的悲伤。你盯着他看,那种快乐和悲伤就传递到了你的身上。画面里的人跟你很近,画的作者感觉似乎也跟你很近。
我怎么才能把关于 anusman 的稿子,写得像他的画一样动人呢?一旦开始这样处心积虑地构思,可能就已经失败了,因为 anusman 的画作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假思索的气质:单线条,白底黑墨,随心所欲,不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样子。

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来自 anusman 的个人网站
在法国安古兰欧洲图像学院学漫画的时候,anusman 做了很多关于叙事和图像的实验,但现在,他画最简单的画,写最直接的文字。“我的画没什么表现形式,” anusman 用很谦虚地语气说,“我特别喜欢看没画过漫画的人画漫画,他想讲的东西特别拙朴地就能讲出来。我不太喜欢端着艺术家的架子,好像别人什么都不懂似的。”
通常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什么技艺,“effortless”(放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状态都意味着一种最高境界,只有疯子和大师才能达到。其实我也是爱画画的人,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种最简单的“画法”(姑且用这个词)不会是一个由理智作出的“决定”,一定是画着画着才画出来的。在这之前,难免会经历一些挣扎:这么画行么?是不是太不像回事儿了?人家会不会以为我不会画画?目前,我还在这个自我怀疑的状态里挣扎,而 anusman 显然已经走出来了。他是这么说的:
“所有画画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拿漫画举例子,我觉得有的时候你的故事要求细致、繁杂、具体的画面,那你就这么做;而有的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如同做一个简单的菜,你非要放很多的佐料,何必如此呢?”
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麻辣香锅虽好吃,但不能把所有的菜(题材)都做成麻辣香锅。
因此可以想像,anusman 画的不会是什么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或者讲大道理的故事。在我问 anusman 怎么选漫画书的时候,他说自己总是先看画面:“一个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画面,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故事。”这句话也很适用于描述他自己的作品。

anusman 画的门先生,图片来自网络
anusman 说自己的创作题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相当于日记”。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应该就是“门先生”了,这一系列诞生于 2012 年,又在 2017 年集结成书的漫画,主角是他与友人道道君共同“捣鼓出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长发圆脸男子,anusman 描绘了门先生的日常,记录他的生活感悟、情绪体会以及听来的故事,其中夹杂着一些很生活化的幽默,如此无聊以至于十分有趣。
在门先生之外,anusman 也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想和一些逗乐的巧思。(“有时候会想到一个题材,自己觉得太可笑了,就记下来。”)其中体现出一种隐逸、自得其乐、不愿与世过多争执的文人情绪;同时,他也诚实地记录了此种情绪为他在现代社会带来的烦恼,使之又更具烟火气。

王烁,《抢菜图》,2019,水墨,69x46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于是,anusman 在我脑中逐渐固定成了一个“市井文人”的形象:他会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照顾爱妻,去单位教书,夜晚或者空闲时间里拿出纸笔来画画。人并不孤僻,也不古怪,但不善言谈,总在自己的头脑中悄悄进行思维活动。

王烁,《海边的公园》,2019,水墨,68x50cm,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在我看来,anusman 的画正好也有一种“文人画”的气质。这些画到底是不是漫画呢?如果要讨论理论的问题可能有些破坏气氛了,而且,anusman 本人就是漫画研究人士,我并不想班门弄斧。但是,如果“漫画”仅仅指日本的 Manga 或者欧美“图像小说”,amusman 的画与之当然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就像所有独立漫画一样,但如果要具体说 anusman 的画跟日本欧美的传统漫画有什么区别,一时间,我感觉就是一种“文”和“武”的区别。“武”指的不是暴力、无脑,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其画面、对话、声音都更接近“现实”展开的方式;而“文”的画则是一种凌驾于时间线之上静态的画,更像是思维的运作。
anusman 画面中的字几乎和图一样重要,它们大多是旁白叙述或者心理活动,让我想起丰子恺的配文画,甚至联想到徐渭、八大山人等明清时代文人从寄情山水事物的传统中另辟出来的蹊径,虽然 anusman 在风格上没有那么狂邪。而遇到叙事的问题时,不管是回忆、想象还是某种说明图解,他只需要把这些单独的画面自然连缀起来即可,这在一般所说的“漫画”的语言中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anusman 的日常画作(节选),图片来自anusman 的微博(@anusman)
anusman 说自己小时候学过一点国画,但是特别不喜欢,因为掌握不好宣纸对墨的吸收,但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发现墨水在扫描打印的过程中不容易失真,于是又用起了墨水。“我妈妈是文联的,小时候经常带给我一些《讽刺与幽默》、《幽默大师》之类的国内的漫画杂志;另外,那时候还有书摊,能在里面找到好多连环画、小人书。”回忆儿童时期的图像影响,anusman 这样说。
anusman 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前两年阴错阳差地学习了造型艺术,老师们都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做影像、装置和表演的。anusman 说自己当时感觉很不适应,私下里就用画画记日记的方式来排解这种郁闷的情绪。“其实我在学漫画之前,也并没觉得自己在画漫画,只认为是在记日记;而别人看到之后认为这就是漫画,等于是被别人归类了。”尽管 anusman 后来去正式学习了漫画专业,还一直读完了漫画博士,但现在,他的创作又回到了一种日记一般的风格。

王烁,《迟顿记》,2017,水墨,34x22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anusman 的日常画作,图片来自 anusman 的个人网站
所以,anusman 画中才有这样一种平易近人的趣味吧!如果再回到刚开始对于“画法”的讨论,anusman 因为保持了一种不打草稿、不上色的简单画法,所以摆脱了绘画过程中“机械”的部分,使那些线条能够成为他的情绪和思考的生动的载体。
“我画画的时候不起稿,因为如果铅笔起稿之后再描一遍,就没有精气神了。另外,如果画之前就知道画出来什么样,跟拍照片差不多,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而简单的东西不一样。比方说,一条线,有时候画出来觉得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还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说不定就碰到一条特好看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很好玩的。”

anusman 为个展“市井”绘制的海报
anusman 的新展“市井”就快要开幕了,他带来了过去一年画的许多新画,还准备在画廊空间里做一个十分“市井”的区域,让跟着爸爸妈妈来看展览的小孩们也可以自得其乐。
anusman.net
anusman 个展“市井”将于3月16日在北京 Tabula Rasa 画廊举办。在下方浏览部分此次展览新作!

王烁,《天上掉馅饼》,2019,水墨,69x46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睡意图》,2019,水墨,100x50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问山》,2019,水墨,68x35.5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山中记》,2019,水墨,70x24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卖单(儿)》,2019,水墨,69x46cm,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

王烁,《沧浪饮酒图》,2018,水墨,67x45两幅,图片由 Tabula Rasa 画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