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文人 anusman
anusman (王烁)的画有时候能让人看到着迷,你会觉得那个身体没有长完全、咪咪眼睛的小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快乐,谁也无法打败他;而一道眼泪形状的弧线能兜住好多好多的悲伤。你盯着他看,那种快乐和悲伤就传递到了你的身上。画面里的人跟你很近,画的作者感觉似乎也跟你很近。
我怎么才能把关于 anusman 的稿子,写得像他的画一样动人呢?一旦开始这样处心积虑地构思,可能就已经失败了,因为 anusman 的画作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假思索的气质:单线条,白底黑墨,随心所欲,不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样子。
在法国安古兰欧洲图像学院学漫画的时候,anusman 做了很多关于叙事和图像的实验,但现在,他画最简单的画,写最直接的文字。“我的画没什么表现形式,” anusman 用很谦虚地语气说,“我特别喜欢看没画过漫画的人画漫画,他想讲的东西特别拙朴地就能讲出来。我不太喜欢端着艺术家的架子,好像别人什么都不懂似的。”
通常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什么技艺,“effortless”(放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状态都意味着一种最高境界,只有疯子和大师才能达到。其实我也是爱画画的人,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种最简单的“画法”(姑且用这个词)不会是一个由理智作出的“决定”,一定是画着画着才画出来的。在这之前,难免会经历一些挣扎:这么画行么?是不是太不像回事儿了?人家会不会以为我不会画画?目前,我还在这个自我怀疑的状态里挣扎,而 anusman 显然已经走出来了。他是这么说的:
“所有画画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拿漫画举例子,我觉得有的时候你的故事要求细致、繁杂、具体的画面,那你就这么做;而有的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如同做一个简单的菜,你非要放很多的佐料,何必如此呢?”
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麻辣香锅虽好吃,但不能把所有的菜(题材)都做成麻辣香锅。
因此可以想像,anusman 画的不会是什么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或者讲大道理的故事。在我问 anusman 怎么选漫画书的时候,他说自己总是先看画面:“一个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画面,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故事。”这句话也很适用于描述他自己的作品。
anusman 说自己的创作题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相当于日记”。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应该就是“门先生”了,这一系列诞生于 2012 年,又在 2017 年集结成书的漫画,主角是他与友人道道君共同“捣鼓出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长发圆脸男子,anusman 描绘了门先生的日常,记录他的生活感悟、情绪体会以及听来的故事,其中夹杂着一些很生活化的幽默,如此无聊以至于十分有趣。
在门先生之外,anusman 也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想和一些逗乐的巧思。(“有时候会想到一个题材,自己觉得太可笑了,就记下来。”)其中体现出一种隐逸、自得其乐、不愿与世过多争执的文人情绪;同时,他也诚实地记录了此种情绪为他在现代社会带来的烦恼,使之又更具烟火气。
于是,anusman 在我脑中逐渐固定成了一个“市井文人”的形象:他会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照顾爱妻,去单位教书,夜晚或者空闲时间里拿出纸笔来画画。人并不孤僻,也不古怪,但不善言谈,总在自己的头脑中悄悄进行思维活动。
在我看来,anusman 的画正好也有一种“文人画”的气质。这些画到底是不是漫画呢?如果要讨论理论的问题可能有些破坏气氛了,而且,anusman 本人就是漫画研究人士,我并不想班门弄斧。但是,如果“漫画”仅仅指日本的 Manga 或者欧美“图像小说”,amusman 的画与之当然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就像所有独立漫画一样,但如果要具体说 anusman 的画跟日本欧美的传统漫画有什么区别,一时间,我感觉就是一种“文”和“武”的区别。“武”指的不是暴力、无脑,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其画面、对话、声音都更接近“现实”展开的方式;而“文”的画则是一种凌驾于时间线之上静态的画,更像是思维的运作。
anusman 画面中的字几乎和图一样重要,它们大多是旁白叙述或者心理活动,让我想起丰子恺的配文画,甚至联想到徐渭、八大山人等明清时代文人从寄情山水事物的传统中另辟出来的蹊径,虽然 anusman 在风格上没有那么狂邪。而遇到叙事的问题时,不管是回忆、想象还是某种说明图解,他只需要把这些单独的画面自然连缀起来即可,这在一般所说的“漫画”的语言中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anusman 说自己小时候学过一点国画,但是特别不喜欢,因为掌握不好宣纸对墨的吸收,但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发现墨水在扫描打印的过程中不容易失真,于是又用起了墨水。“我妈妈是文联的,小时候经常带给我一些《讽刺与幽默》、《幽默大师》之类的国内的漫画杂志;另外,那时候还有书摊,能在里面找到好多连环画、小人书。”回忆儿童时期的图像影响,anusman 这样说。
anusman 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前两年阴错阳差地学习了造型艺术,老师们都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做影像、装置和表演的。anusman 说自己当时感觉很不适应,私下里就用画画记日记的方式来排解这种郁闷的情绪。“其实我在学漫画之前,也并没觉得自己在画漫画,只认为是在记日记;而别人看到之后认为这就是漫画,等于是被别人归类了。”尽管 anusman 后来去正式学习了漫画专业,还一直读完了漫画博士,但现在,他的创作又回到了一种日记一般的风格。
所以,anusman 画中才有这样一种平易近人的趣味吧!如果再回到刚开始对于“画法”的讨论,anusman 因为保持了一种不打草稿、不上色的简单画法,所以摆脱了绘画过程中“机械”的部分,使那些线条能够成为他的情绪和思考的生动的载体。
“我画画的时候不起稿,因为如果铅笔起稿之后再描一遍,就没有精气神了。另外,如果画之前就知道画出来什么样,跟拍照片差不多,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而简单的东西不一样。比方说,一条线,有时候画出来觉得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还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说不定就碰到一条特好看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很好玩的。”
anusman 的新展“市井”就快要开幕了,他带来了过去一年画的许多新画,还准备在画廊空间里做一个十分“市井”的区域,让跟着爸爸妈妈来看展览的小孩们也可以自得其乐。
anusman.net
anusman 个展“市井”将于3月16日在北京 Tabula Rasa 画廊举办。在下方浏览部分此次展览新作!
anusman (王烁)的画有时候能让人看到着迷,你会觉得那个身体没有长完全、咪咪眼睛的小人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快乐,谁也无法打败他;而一道眼泪形状的弧线能兜住好多好多的悲伤。你盯着他看,那种快乐和悲伤就传递到了你的身上。画面里的人跟你很近,画的作者感觉似乎也跟你很近。
我怎么才能把关于 anusman 的稿子,写得像他的画一样动人呢?一旦开始这样处心积虑地构思,可能就已经失败了,因为 anusman 的画作的动人之处,就在于那种不假思索的气质:单线条,白底黑墨,随心所欲,不太把自己当回事的样子。
在法国安古兰欧洲图像学院学漫画的时候,anusman 做了很多关于叙事和图像的实验,但现在,他画最简单的画,写最直接的文字。“我的画没什么表现形式,” anusman 用很谦虚地语气说,“我特别喜欢看没画过漫画的人画漫画,他想讲的东西特别拙朴地就能讲出来。我不太喜欢端着艺术家的架子,好像别人什么都不懂似的。”
通常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管什么技艺,“effortless”(放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状态都意味着一种最高境界,只有疯子和大师才能达到。其实我也是爱画画的人,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种最简单的“画法”(姑且用这个词)不会是一个由理智作出的“决定”,一定是画着画着才画出来的。在这之前,难免会经历一些挣扎:这么画行么?是不是太不像回事儿了?人家会不会以为我不会画画?目前,我还在这个自我怀疑的状态里挣扎,而 anusman 显然已经走出来了。他是这么说的:
“所有画画的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拿漫画举例子,我觉得有的时候你的故事要求细致、繁杂、具体的画面,那你就这么做;而有的时候我觉得没有必要,如同做一个简单的菜,你非要放很多的佐料,何必如此呢?”
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麻辣香锅虽好吃,但不能把所有的菜(题材)都做成麻辣香锅。
因此可以想像,anusman 画的不会是什么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或者讲大道理的故事。在我问 anusman 怎么选漫画书的时候,他说自己总是先看画面:“一个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画面,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故事。”这句话也很适用于描述他自己的作品。
anusman 说自己的创作题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相当于日记”。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应该就是“门先生”了,这一系列诞生于 2012 年,又在 2017 年集结成书的漫画,主角是他与友人道道君共同“捣鼓出来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长发圆脸男子,anusman 描绘了门先生的日常,记录他的生活感悟、情绪体会以及听来的故事,其中夹杂着一些很生活化的幽默,如此无聊以至于十分有趣。
在门先生之外,anusman 也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想和一些逗乐的巧思。(“有时候会想到一个题材,自己觉得太可笑了,就记下来。”)其中体现出一种隐逸、自得其乐、不愿与世过多争执的文人情绪;同时,他也诚实地记录了此种情绪为他在现代社会带来的烦恼,使之又更具烟火气。
于是,anusman 在我脑中逐渐固定成了一个“市井文人”的形象:他会上街买菜,回家做饭,照顾爱妻,去单位教书,夜晚或者空闲时间里拿出纸笔来画画。人并不孤僻,也不古怪,但不善言谈,总在自己的头脑中悄悄进行思维活动。
在我看来,anusman 的画正好也有一种“文人画”的气质。这些画到底是不是漫画呢?如果要讨论理论的问题可能有些破坏气氛了,而且,anusman 本人就是漫画研究人士,我并不想班门弄斧。但是,如果“漫画”仅仅指日本的 Manga 或者欧美“图像小说”,amusman 的画与之当然有很明显的区别。这一点就像所有独立漫画一样,但如果要具体说 anusman 的画跟日本欧美的传统漫画有什么区别,一时间,我感觉就是一种“文”和“武”的区别。“武”指的不是暴力、无脑,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其画面、对话、声音都更接近“现实”展开的方式;而“文”的画则是一种凌驾于时间线之上静态的画,更像是思维的运作。
anusman 画面中的字几乎和图一样重要,它们大多是旁白叙述或者心理活动,让我想起丰子恺的配文画,甚至联想到徐渭、八大山人等明清时代文人从寄情山水事物的传统中另辟出来的蹊径,虽然 anusman 在风格上没有那么狂邪。而遇到叙事的问题时,不管是回忆、想象还是某种说明图解,他只需要把这些单独的画面自然连缀起来即可,这在一般所说的“漫画”的语言中显得非常不可思议。
anusman 说自己小时候学过一点国画,但是特别不喜欢,因为掌握不好宣纸对墨的吸收,但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发现墨水在扫描打印的过程中不容易失真,于是又用起了墨水。“我妈妈是文联的,小时候经常带给我一些《讽刺与幽默》、《幽默大师》之类的国内的漫画杂志;另外,那时候还有书摊,能在里面找到好多连环画、小人书。”回忆儿童时期的图像影响,anusman 这样说。
anusman 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前两年阴错阳差地学习了造型艺术,老师们都是在当代艺术领域做影像、装置和表演的。anusman 说自己当时感觉很不适应,私下里就用画画记日记的方式来排解这种郁闷的情绪。“其实我在学漫画之前,也并没觉得自己在画漫画,只认为是在记日记;而别人看到之后认为这就是漫画,等于是被别人归类了。”尽管 anusman 后来去正式学习了漫画专业,还一直读完了漫画博士,但现在,他的创作又回到了一种日记一般的风格。
所以,anusman 画中才有这样一种平易近人的趣味吧!如果再回到刚开始对于“画法”的讨论,anusman 因为保持了一种不打草稿、不上色的简单画法,所以摆脱了绘画过程中“机械”的部分,使那些线条能够成为他的情绪和思考的生动的载体。
“我画画的时候不起稿,因为如果铅笔起稿之后再描一遍,就没有精气神了。另外,如果画之前就知道画出来什么样,跟拍照片差不多,好像就没什么意思了。而简单的东西不一样。比方说,一条线,有时候画出来觉得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还不好看,就再画一条,说不定就碰到一条特好看的。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很好玩的。”
anusman 的新展“市井”就快要开幕了,他带来了过去一年画的许多新画,还准备在画廊空间里做一个十分“市井”的区域,让跟着爸爸妈妈来看展览的小孩们也可以自得其乐。
anusman.net
anusman 个展“市井”将于3月16日在北京 Tabula Rasa 画廊举办。在下方浏览部分此次展览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