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e-Side:听歌就得听 B 面,因为 “别” 有洞天
高中时代听歌,我最迷的 Suede 专辑是《Sci-Fi Lullabies》。这部双 CD 合集里的曲子虽然没《So Young》那么风骚,也不及《Beautiful Ones》华美,但总有一种百听不厌的魔力;一首短小的《The Living Dead》,没有打击乐,人声和原声吉他的声音那么轻,一放起来就不知道要循环多少次;又或者说到《The Big Time》,我一定忍不住 “吹嘘” Bernard Butler 无敌的吉他编排和合成器、小号共同交织出的暮霭般的情绪……
直到前些年有了点唱片常识后,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些歌不一样的地方,甚至还发现了自己听歌的某种规律 —— 有一些歌在应市之日起就会被归为 “B-side” ,而我对它们往往情有独钟。
B-side,B 面,指的是黑胶单曲相对于 A-side 存在的一面。在音乐传播靠电台播放,7 英寸 45 转黑胶单曲大行其道的上个世纪 60、70 年代,掌握唱片灌制技术因而也掌握大众收听习惯的主流唱片公司对双面播放的内容做了刻意的 A、B 面区分——大多数情况,A 面意在赢得电台 DJ 的青睐,会安排一首“主打金曲”;而 B 面考虑到消费者图实惠的心态,会额外收录一首在唱片公司看来不够突显艺人风格、不具备大红大紫要素的 “添头” 。简单讲,A 面请你细品、点赞、大方安利;B 面无所谓,听个响儿就好!
视线回到当下,光是 CD 和磁带这些录音时间更长的 “古早” 介质就已经让单曲和 A、B 面的概念不再重要,而数字发行更是根本性地改变了唱片销售的模式。独立发行和在线播放的普及让听众的选择与唱片公司的销售策略松绑,这自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资本和流媒体的介入又我们身边越来越多音乐场景内外的人正齐刷刷望向综艺闪亮的舞台,想搭上这个时代的 A-side 主旋律。娱乐、传媒和流量一同打造的金曲唱得响亮,我们的个体抒发沦为了反应,和对更多反应的反应。怎么办,要反对所有的 A 面么?没那么简单—— A 面和商业化可能有一叶障目的效果,让人忽视旁枝末节;但当它构成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你又怎么把自己从生活中连根拔起。
我想,不妨站定脚步目送永远不停的潮流超过自己;然后向下,背离山呼海啸的媒体回授,拾起落伍的 B-side 情结,进入更广阔的 “未发表” “未播出” “未收录” 的世界里。兴许你会发现:A、B 两面因对方而存在,却不仅仅是对立的;它们互为映衬、延展,也是理解对方的线索 —— 没有《Hello, Goodbye》这样的打榜 A 面, The Beatles 不足以引发热潮,名流千古;被作为陪衬的 B 面《I Am The Walrus》则作曲质量更高,在音乐风格上实打实地影响了几代摇滚音乐人;二者在当年的商业考量中被分了高下,却在今天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Lennon、McCartney 两位主创对于创作和选曲的不同方向以及两人的动态关系,在小小一张 7 寸盘的 A、B 两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史上最伟大乐队的形象也才能显得如此丰满。
就像年轻时候喜欢一个乐队,就会把他们看做整个世界,我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盛景,更不愿意错过它鲜为人知的角落。一个人的形象不只照镜子时的顺眼模样,更多自己看不到的、别人眼中的滑稽丑态或是不经意的表情反而是重点;音乐世界有众人唱和的风景,也离不开没浮上台前的轶闻。故事之所以能成为故事,有时在于它耳熟能详的部分有个容得下更多诠释与想象的背面。
这种 “粉丝心态” 驱使人探索 “正传” 的 “背面”,去寻求建立与这个世界更私密也更稳固的联系。BIE别的 想和大家一起,轻轻翻转靓丽的 A 面:“年轻校园乐队现状”、“乐评人的粉丝身份”、“女性音乐人有话说”、“唱片收藏市场的沉浮”。从各种外延角度出发,我们来看看音乐更有故事的 Bie-side。
《别的月刊》第五期,“Bie-side” 专题,今日开启。
先别急着走开。说了半天 B-side,我们也来实打实听几首。
10首来自 B 面的歌配上小故事,给大家在专题开启之际找找感觉。你熟悉的乐队,你不一定熟悉的歌曲和故事;这些是我们 “听歌就得听 B 面” 的理由。
The Cure - The Exploding Boy
单曲《In Between Days》的 B-side,1985
《The Exploding Boy》歌词虽然一如既往地忧郁,但欢快的吉他扫弦夹杂着随性的萨克斯吹奏、Robert Smith “站在肺叶尖儿上” 高唱的 “not this way, not today” ,给人一种 The Cure 罕见的阳光感觉。这首歌原本是打算作为《The Head on the Door》的专辑主打歌推出,
被安排在后者作为主打的单曲 B-side。哥特妆里带着彩妆的美感——稀少的情绪如此美妙。
Bauhaus - Boys
单曲《Bela Lugosi's Dead》,1979
谁都听过哥特摇滚圣歌《Bela Lugosi's Dead》,但圣歌的背面还藏着一首洗练的《Boys》。两首歌都是乐队早期创作成果,也都曾在乐队第一次进棚时就有过录制版本;超过 9 分钟的黑暗鸿篇《Bela Lugosi's Dead》一槌定音被确认使用在专辑中;而这首 3 分钟的小品却并没在当时完全成型,经过后来的重录后才最终成为前者的 B 面。有着更多经典摇滚元素的《Boys》与同期录制的雷鬼曲风的《Harry》一起见证了 Bauhaus 早期的风格尝试。包括《Boys》原版在内的乐队首次录音在 2018 年的《The Bela Session》得以重见天日。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 Cocks 'N' Asses ('The B-side Song')
单曲《Weeping Song》的 B-side,1990
伴随着浅浅的吟唱和推动力十足的钢琴回复段,鸡鸣声与驴叫声在《Cocks 'N' Asses》里此起彼伏。Nick Cave 极其恶趣味地开了一个双关的玩笑,让所有被恶俗名字吸引进来的粉丝悻悻而归,也让认真听歌的乐迷收获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作为 1990 年超热门单曲《The Weeping Song》的 B 面,它同 A 面一起完整记录了吉他手 Blixa 在任时期的坏种子风格。在美国,这首歌为发行改名为《The B-Side Song》。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 Tattoo
单曲《Dear Prudence》的 B-side,1983
A 面放艺人的原创主打,B 面塞一首翻唱歌曲是较为常见的做法。但偶尔出于不同原因,这样的安排也会对调。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风格化的 The Beatles 翻唱是这张单曲的主打,背面则是实验性很强的《Tattoo》。除了羸弱的人声、嗡鸣的低音和稀松的鼓点,乐队把调音台也作为一件乐器,成功制造出一种独特的阴冷氛围。这里对风格的描述让你想起 trip-hop?13 年后,布里斯托音乐人 Tricky 在个人第二张专辑的开篇翻唱的正是这首《Tattoo》。
Massive Attack - Euro Zero Zero
单曲《Tear Drop》的 B-side,1998
《Euro Zero Zero》是 Massive Attack 《Eurochild》的重制版本,最早以《Eurochild Ninety 6》的名字收录在 1996 英国欧洲杯合集《The Beautiful Game》中。同原曲相比,新版本加入了 Horace Andy 的人声和 Angelo Bruschini 的吉他,并对编曲进行了调整。更简洁的配器尤为突显 dub 的律动冲击,配合 Horace 深沉的人声让歌曲有了不一样的纵深感。一首已经发表过的旧作,因为乐队演出风格的变化在 B 面这片自由的土壤中完成了一次新生。
Talk Talk - John Cope
单曲《I Believe In You》的 B-side,1988
John Cope 是谁?—— Mark Hollis 创作时会用到的假名,具体出处不明;这首歌的起源?—— demo 录音初见于 1985 年,是 Hollis 为全长专辑《Colour Of Spring》准备的作品;之后发生了什么?——没能被收录在《Colour of Spring》中,推后至专辑《Spirit Of Eden》使用又遭弃用,最后作为《Spirit Of Eden》中的名曲《I Believe In You》的 B-side 单曲发布;这是又一个伤心的 B 面故事么?——完全不是。这首混杂蓝调和爵士元素的歌有着不输任何 Talk Talk 出品的质量和自身崇高的意义;它用飘渺的人声旋律,洒脱的吉他回复段完美填补了《Colour Of Spring》转型到《Spirit Of Eden》的真空带。
Sonic Youth - The Destroyed Room
单曲《Youth Against Fascism》的 B-side,1992
《The Destroyed Room》的 demo 录制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一开始名为《Can Song》,后来由 Kim 加了人声,更名为《The Destroyed Room》。它最初作为《Youth Against Fascism》的 B-side 发布,在1990年《Goo》的巡演中多次出现在表演曲目中。在这间 “一团糟的房间” 里,Kim Gordon 扮演的女性角色时而是母亲,时而是女友,对屋子的乱况表现得歇斯底里。这首歌受到 Sonic Youth 偏爱,后来成为乐队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 B-side 合辑的标题(尽管合辑中并未收录这首歌)。
The Smashing Pumpkins - Starla
单曲《I Am One》的 B-side,1992
《Starla》也属于让人惊讶“这竟然不是 A-side 的歌曲”,它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 The Smashing Pumpkins 每次演出的必备曲目。在一段轻慢情歌告一段落后,Billy Corgan 用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过载吉他声将乐迷们带离温暖、沉静的氛围,以狂气的独奏旋律为主导,在丰富的器乐配奏中奏响轰鸣的情感。或许是高流行度的旋律与前卫实验的完美融合,才让这首歌成为了乐迷心中超越 A 面的至爱。
The Smiths - How Soon Is Now
单曲《William It Was Really Nothing》的 B-side,1984
颤音吉他声效一响起,《How Soon Is Now》的名字便呼之欲出。大概鲜有人知道,这首 The Smiths 最知名的歌、曾被无数人翻唱过的大金曲,最初是作为 B-side 单曲问世的。彼时 Rough Trade 的老板 Geoff Travis(没错,就是《Frankly, Mr Shankly》里遭到 Morrissey 口诛笔伐大肆挖苦的那位)认为《How Soon Is Now》“不是典型的 The Smiths 风格”,随即将其作为《William It Was Really Nothing》的陪衬发布。事实证明了 “香克利先生” 的目光短浅 —— 此曲广受好评,随后 Rough Trade 又把它作为1985年的 A-side 单曲发售。唱片公司终究是商人。
The Beatles - I Am The Walrus
单曲《Hello, Goodbye》的 B-side,1967
你喜欢哪些 B-side 歌曲,又了解什么现在大热音乐话题的 “Bie” 面?留言告诉我们。
高中时代听歌,我最迷的 Suede 专辑是《Sci-Fi Lullabies》。这部双 CD 合集里的曲子虽然没《So Young》那么风骚,也不及《Beautiful Ones》华美,但总有一种百听不厌的魔力;一首短小的《The Living Dead》,没有打击乐,人声和原声吉他的声音那么轻,一放起来就不知道要循环多少次;又或者说到《The Big Time》,我一定忍不住 “吹嘘” Bernard Butler 无敌的吉他编排和合成器、小号共同交织出的暮霭般的情绪……
直到前些年有了点唱片常识后,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些歌不一样的地方,甚至还发现了自己听歌的某种规律 —— 有一些歌在应市之日起就会被归为 “B-side” ,而我对它们往往情有独钟。
B-side,B 面,指的是黑胶单曲相对于 A-side 存在的一面。在音乐传播靠电台播放,7 英寸 45 转黑胶单曲大行其道的上个世纪 60、70 年代,掌握唱片灌制技术因而也掌握大众收听习惯的主流唱片公司对双面播放的内容做了刻意的 A、B 面区分——大多数情况,A 面意在赢得电台 DJ 的青睐,会安排一首“主打金曲”;而 B 面考虑到消费者图实惠的心态,会额外收录一首在唱片公司看来不够突显艺人风格、不具备大红大紫要素的 “添头” 。简单讲,A 面请你细品、点赞、大方安利;B 面无所谓,听个响儿就好!
视线回到当下,光是 CD 和磁带这些录音时间更长的 “古早” 介质就已经让单曲和 A、B 面的概念不再重要,而数字发行更是根本性地改变了唱片销售的模式。独立发行和在线播放的普及让听众的选择与唱片公司的销售策略松绑,这自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资本和流媒体的介入又我们身边越来越多音乐场景内外的人正齐刷刷望向综艺闪亮的舞台,想搭上这个时代的 A-side 主旋律。娱乐、传媒和流量一同打造的金曲唱得响亮,我们的个体抒发沦为了反应,和对更多反应的反应。怎么办,要反对所有的 A 面么?没那么简单—— A 面和商业化可能有一叶障目的效果,让人忽视旁枝末节;但当它构成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你又怎么把自己从生活中连根拔起。
我想,不妨站定脚步目送永远不停的潮流超过自己;然后向下,背离山呼海啸的媒体回授,拾起落伍的 B-side 情结,进入更广阔的 “未发表” “未播出” “未收录” 的世界里。兴许你会发现:A、B 两面因对方而存在,却不仅仅是对立的;它们互为映衬、延展,也是理解对方的线索 —— 没有《Hello, Goodbye》这样的打榜 A 面, The Beatles 不足以引发热潮,名流千古;被作为陪衬的 B 面《I Am The Walrus》则作曲质量更高,在音乐风格上实打实地影响了几代摇滚音乐人;二者在当年的商业考量中被分了高下,却在今天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Lennon、McCartney 两位主创对于创作和选曲的不同方向以及两人的动态关系,在小小一张 7 寸盘的 A、B 两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史上最伟大乐队的形象也才能显得如此丰满。
就像年轻时候喜欢一个乐队,就会把他们看做整个世界,我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盛景,更不愿意错过它鲜为人知的角落。一个人的形象不只照镜子时的顺眼模样,更多自己看不到的、别人眼中的滑稽丑态或是不经意的表情反而是重点;音乐世界有众人唱和的风景,也离不开没浮上台前的轶闻。故事之所以能成为故事,有时在于它耳熟能详的部分有个容得下更多诠释与想象的背面。
这种 “粉丝心态” 驱使人探索 “正传” 的 “背面”,去寻求建立与这个世界更私密也更稳固的联系。BIE别的 想和大家一起,轻轻翻转靓丽的 A 面:“年轻校园乐队现状”、“乐评人的粉丝身份”、“女性音乐人有话说”、“唱片收藏市场的沉浮”。从各种外延角度出发,我们来看看音乐更有故事的 Bie-side。
《别的月刊》第五期,“Bie-side” 专题,今日开启。
先别急着走开。说了半天 B-side,我们也来实打实听几首。
10首来自 B 面的歌配上小故事,给大家在专题开启之际找找感觉。你熟悉的乐队,你不一定熟悉的歌曲和故事;这些是我们 “听歌就得听 B 面” 的理由。
The Cure - The Exploding Boy
单曲《In Between Days》的 B-side,1985
《The Exploding Boy》歌词虽然一如既往地忧郁,但欢快的吉他扫弦夹杂着随性的萨克斯吹奏、Robert Smith “站在肺叶尖儿上” 高唱的 “not this way, not today” ,给人一种 The Cure 罕见的阳光感觉。这首歌原本是打算作为《The Head on the Door》的专辑主打歌推出,
被安排在后者作为主打的单曲 B-side。哥特妆里带着彩妆的美感——稀少的情绪如此美妙。
Bauhaus - Boys
单曲《Bela Lugosi's Dead》,1979
谁都听过哥特摇滚圣歌《Bela Lugosi's Dead》,但圣歌的背面还藏着一首洗练的《Boys》。两首歌都是乐队早期创作成果,也都曾在乐队第一次进棚时就有过录制版本;超过 9 分钟的黑暗鸿篇《Bela Lugosi's Dead》一槌定音被确认使用在专辑中;而这首 3 分钟的小品却并没在当时完全成型,经过后来的重录后才最终成为前者的 B 面。有着更多经典摇滚元素的《Boys》与同期录制的雷鬼曲风的《Harry》一起见证了 Bauhaus 早期的风格尝试。包括《Boys》原版在内的乐队首次录音在 2018 年的《The Bela Session》得以重见天日。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 Cocks 'N' Asses ('The B-side Song')
单曲《Weeping Song》的 B-side,1990
伴随着浅浅的吟唱和推动力十足的钢琴回复段,鸡鸣声与驴叫声在《Cocks 'N' Asses》里此起彼伏。Nick Cave 极其恶趣味地开了一个双关的玩笑,让所有被恶俗名字吸引进来的粉丝悻悻而归,也让认真听歌的乐迷收获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作为 1990 年超热门单曲《The Weeping Song》的 B 面,它同 A 面一起完整记录了吉他手 Blixa 在任时期的坏种子风格。在美国,这首歌为发行改名为《The B-Side Song》。
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 Tattoo
单曲《Dear Prudence》的 B-side,1983
A 面放艺人的原创主打,B 面塞一首翻唱歌曲是较为常见的做法。但偶尔出于不同原因,这样的安排也会对调。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 风格化的 The Beatles 翻唱是这张单曲的主打,背面则是实验性很强的《Tattoo》。除了羸弱的人声、嗡鸣的低音和稀松的鼓点,乐队把调音台也作为一件乐器,成功制造出一种独特的阴冷氛围。这里对风格的描述让你想起 trip-hop?13 年后,布里斯托音乐人 Tricky 在个人第二张专辑的开篇翻唱的正是这首《Tattoo》。
Massive Attack - Euro Zero Zero
单曲《Tear Drop》的 B-side,1998
《Euro Zero Zero》是 Massive Attack 《Eurochild》的重制版本,最早以《Eurochild Ninety 6》的名字收录在 1996 英国欧洲杯合集《The Beautiful Game》中。同原曲相比,新版本加入了 Horace Andy 的人声和 Angelo Bruschini 的吉他,并对编曲进行了调整。更简洁的配器尤为突显 dub 的律动冲击,配合 Horace 深沉的人声让歌曲有了不一样的纵深感。一首已经发表过的旧作,因为乐队演出风格的变化在 B 面这片自由的土壤中完成了一次新生。
Talk Talk - John Cope
单曲《I Believe In You》的 B-side,1988
John Cope 是谁?—— Mark Hollis 创作时会用到的假名,具体出处不明;这首歌的起源?—— demo 录音初见于 1985 年,是 Hollis 为全长专辑《Colour Of Spring》准备的作品;之后发生了什么?——没能被收录在《Colour of Spring》中,推后至专辑《Spirit Of Eden》使用又遭弃用,最后作为《Spirit Of Eden》中的名曲《I Believe In You》的 B-side 单曲发布;这是又一个伤心的 B 面故事么?——完全不是。这首混杂蓝调和爵士元素的歌有着不输任何 Talk Talk 出品的质量和自身崇高的意义;它用飘渺的人声旋律,洒脱的吉他回复段完美填补了《Colour Of Spring》转型到《Spirit Of Eden》的真空带。
Sonic Youth - The Destroyed Room
单曲《Youth Against Fascism》的 B-side,1992
《The Destroyed Room》的 demo 录制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一开始名为《Can Song》,后来由 Kim 加了人声,更名为《The Destroyed Room》。它最初作为《Youth Against Fascism》的 B-side 发布,在1990年《Goo》的巡演中多次出现在表演曲目中。在这间 “一团糟的房间” 里,Kim Gordon 扮演的女性角色时而是母亲,时而是女友,对屋子的乱况表现得歇斯底里。这首歌受到 Sonic Youth 偏爱,后来成为乐队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 B-side 合辑的标题(尽管合辑中并未收录这首歌)。
The Smashing Pumpkins - Starla
单曲《I Am One》的 B-side,1992
《Starla》也属于让人惊讶“这竟然不是 A-side 的歌曲”,它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了 The Smashing Pumpkins 每次演出的必备曲目。在一段轻慢情歌告一段落后,Billy Corgan 用与之前截然不同的过载吉他声将乐迷们带离温暖、沉静的氛围,以狂气的独奏旋律为主导,在丰富的器乐配奏中奏响轰鸣的情感。或许是高流行度的旋律与前卫实验的完美融合,才让这首歌成为了乐迷心中超越 A 面的至爱。
The Smiths - How Soon Is Now
单曲《William It Was Really Nothing》的 B-side,1984
颤音吉他声效一响起,《How Soon Is Now》的名字便呼之欲出。大概鲜有人知道,这首 The Smiths 最知名的歌、曾被无数人翻唱过的大金曲,最初是作为 B-side 单曲问世的。彼时 Rough Trade 的老板 Geoff Travis(没错,就是《Frankly, Mr Shankly》里遭到 Morrissey 口诛笔伐大肆挖苦的那位)认为《How Soon Is Now》“不是典型的 The Smiths 风格”,随即将其作为《William It Was Really Nothing》的陪衬发布。事实证明了 “香克利先生” 的目光短浅 —— 此曲广受好评,随后 Rough Trade 又把它作为1985年的 A-side 单曲发售。唱片公司终究是商人。
The Beatles - I Am The Walrus
单曲《Hello, Goodbye》的 B-side,1967
你喜欢哪些 B-side 歌曲,又了解什么现在大热音乐话题的 “Bie” 面?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