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0
    Loading 0
    BIE别的

    我在沈阳的地下club里学到了社会摇的真正精髓

    2023.09.21 | BY biede |
    club,shehuiyao,dance

    社会摇小史

    记着在上高中那会儿的胡逼日子里,我每天中午排解无聊的方式主要就是跟舍友一块看快手。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快手狠活儿王们的黄金时代,你可以在这个神奇的橘黄色软件里看到给自己立坟头玩假死的、一口气喝好几瓶劣质勾兑假酒的、当然还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熟记于心的 —— 吃粑粑的那位。 

    大型悬疑连续剧,蛇哥假死事件 

    著名厕所美食家:老八 

    不过这些狠活看久了难免也会疲劳,无非就是谁比谁更狠、更不惜命、更能制造节目效果,所以有时候我也会看点别的缓解缓解,比如极具艺术性且能提升个人修养的舞蹈类节目 —— 社会摇。  

    一提到东北社会摇,我相信很多朋友肯定会先在心里浮现出几个关键的内容点: 
    整齐的排列队形,精致的紧腿裤豆豆鞋、再搭配上统一剪(jiao)的盖儿头,以及一位在互联网上真正靠社会摇挣到大钱的名摇,牌牌琦——

    牌门永存! 

    不过对于我而言,牌牌琦的作品并不能戳到我心里的那个点上,因为他跟他媳妇小伊伊在社会摇这项业务上实在过于精细,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从不拖泥带水,而且从形式与除社会摇本体之外的其他附加内容上来看,牌牌琦团队有些过于专业,接地气的同时好像又离地了二十六厘米。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另一位舞蹈家巴扎黑的作品。他主要是将两种“东北社会网络文化”的元素拼接到一起,大概就是先说一段“社会语录”,停嘴后瞬间改变自己的身体形态,从人化为某类无脊椎昆虫左右摇摆。看似随意但也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他那样松弛。 
    在那些狠活达人们陆续被封禁之后,我开始更进一步地研究社会摇,关注点也不单只停留在舞姿与妆造,更吸引我的是哺育社会摇文化滋养的种种场景。 
    我曾在快手上多次看到那些年轻的男男女女们在昏暗但热闹的夜场里好像直升机即将升天一般地飞速摇动花手,这些地点包括著名个人竞技场东方斯卡拉,以及沈阳经典老派社会摇舞池红番区与夜未央 —— 这三座社会摇圣地实在是承载了太多互联网记忆。 

    现在,社会摇这一文化好像仍未衰退,始终活跃于互联网且蓬勃发展。你可以在沈阳劳动公园看批哥在老年舞蹈队中间表演“火影科目三”,也可以在抖音上看到被配以各种音乐的青海摇视频,甚至社会摇这一文化一炮轰开了西方列强的大门,出现了国际人传人现象。有人觉着土,有人图一乐呵,要我说没必要那么较真,高兴就行。 

    英区著名摇子爱美丽 

    当我们对社会摇这一亚文化内容进行考古,试图回答为什么社会摇会迎来“文艺复兴”、甚至从土味发展为艺术时,就会发现,当荒诞超出一定程度后,其实整件事情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甚至带着点哲学的意味。 
    你可以尽情嘲笑社会摇太土,但别忘了同样在舞池里激情舞动的这帮哥们姐们,或许有时候比你快乐。 
    当出生在东北的你正值青春期渴望展现自己比较特儿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一头扎进东方斯卡拉的大门尽情社会摇,也可以选择在脸上打满钉子后找间昏暗的 club,跟随着不同风格的电子音乐跳进啤酒瓶里游泳。 
    但无论选择哪个,你都是扎进了亚文化中。不同人的做出了不同选择,但相同的是,当渴望尽情释放自己但却无法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时,两种人群给出了同样的解决方式:还是跳舞吧。

    社会摇圣地:东方斯卡拉

    八月末,之前在澡堂办了锐舞派对的小海告诉我他又有了新的派对想法, 
    小海在今年六月办完澡堂子派对之后,对于 rave 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件事的视角似乎变得更加清晰。这一次,他将目光瞄准到了东北土生土长的跳舞文化:社会摇。 
     “虽然斯卡拉是摇子们最舒适的舞池,但互联网正在成为他们新的展现途径,摇子们创造的独特符号怪诞到极致,并经过一代代改造已经褪去‘粗鄙’的外壳。2022 年留学圈摇子届中也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在网络空间内找到拥有共同趣味的同类,抱团取暖,并造就了一种共享的体验 —— 通过另类的摇摆来表达某种叛逆与反抗,也伴随着对当代互联网文化语境的严肃性的拒绝,只管享受最原始、最纯粹的快乐。”
    带着这样的想法,小海准备将社会摇的场景植入于地下锐舞 club,希望通过这样的交融与摩擦产生出一些好玩的事儿。
    他所主理的派对组织“皴 PLURIFY”把 rave 看作是不同社会结构主体的集会:植根于边缘化社区,围绕流行音乐 edits 以及与短视频相关联的场面,链接彼此。用花手摇至光速,超越所有维度,共同造就一种真实的身份,让来自东方斯卡拉的网络迷因骇入平行锐舞空间。 
    所以这回,我还是带着难以按耐的好奇心欣然邀约,准备见证一下现场即将发生的狠活儿。 

    比如说我所期待的社会摇大比武 

    在活动日的前一周,小海问我要不要一起去东方斯卡拉转一转,提前感受一下真实的社会摇场景。 
    尽管我常来沈阳,但我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些地界儿,可能还是因为太害怕了。毕竟常常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东方斯卡拉的都市传闻和搏击场面。虽然我身为边疆蛮夷,秦始皇修长城的主要防御对象,但我也恐惧四五个酒瓶子同时飞我脸上。 
    但是这次,我觉得我有必要实地勘探一下,毕竟在互联网上观察了这么多年,也该进入一下子实体场景好好感受感受。

    东方斯卡拉

    到达东方斯卡拉门口时,我看到了沈阳著名餐饮大咖的摊位:卡拉大盒饭,在斯卡拉里边蹦饿了可以出来狠狠炫一份。

    卡拉大盒饭 

    很可惜并没有看到那全球唯一一家允许吸烟的肯德基,说是前两年就黄了(我估计被烟熏黄了)。 
    应该是我和小海去得比较早的原因,所以舞台上并没有 DJ,而是在进行一些歌舞演绎,里面包含了很经典的东北节目场景:歌手在主持人的怂恿之下连续吹瓶儿。
    正当我犹豫要不要出去透口气时,狠活儿来了。 
    只见舞台上缓缓走来一位浑身腱子肉的壮汉,这大哥今天要表演的项目有两样,一个是用手摸几下被烈火烧得通红的铁链,另一个是用钢筋勒自己脖子。(可惜视频放不上来,你只能自己去东方斯卡拉看了。)
    等了许久之后,我们俩终于等到了今晚的重头戏:社会摇登场。 
    本来是出去抽了根烟陪小海吃了根烤鱿鱼,重新进场之后发现突然间就座无虚席了,原本在舞台前光膀子喝酒的中年大哥们纷纷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哥们姐们,在劲爆的音乐里时不时有人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始激情摇摆,这样的场面一下子从我手机屏幕里蹦到眼前还真有些奇妙。 
    不过令我惊讶的是,我并没有在东方斯卡拉的现场看到那些互联网都市传说,所有人看起来都很 peace,好像没人想与我对视或是把啤酒瓶子扔我脸上(其实略微有些失望)。 

    斯卡拉的几大互联网都市传说 

    出来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之前似乎总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看待这些人群,但其实我们所有人在释放自己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无非只是音乐与场景不同。

    社会摇工作坊

    九月九号,活动举办那天,我早早就来到了场地 —— SUBSTATION 变电所。这是一座具有 102 年历史的蓝绿色居民楼,它坐落于中山路。此地作为直通沈阳火车站的辐射型斜街,是集结交通、金融、艺术、建筑的城市缩影,保留了欧美二三十年代建筑风貌,同时也是千禧年代沈阳酒吧文化巅峰时期落址处。 

    我单位,沈阳锐舞人士必玩景点,奉天城最凶的地下电子乐俱乐部,开业一个半月被无数人误以为是鬼屋主题游乐园 

    小海跟我说他邀请批哥来进行社会摇教学工作坊环节时我还是比较期待的。批哥作为沈阳知名的社交恐怖分子,常常在大街小巷与公园深处向人民群众展示自己劲道的舞步。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到过这种过于奔放的人,毕竟批哥敢在劳动公园的大爷大妈面前频繁整活儿。

    批哥 

    说实话最开始浏览到批哥那些视频时我根本不敢看完,他查克拉(即火影忍者的能量值)太满了我经受不住。 
    可那天晚上见到批哥时,我发现这个人其实也没有视频里那么疯癫,接触之后,感觉相比于社会摇,我更佩服批哥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是让他一直坐那光聊天估计能聊到第二天晚上,这人儿嘴比四肢更狠。 
    此次社会摇舞蹈工作坊开始于一段十五分钟的纪录片,片中详细地描述了社会摇是如何起源于 disco 文化,又是如何兴起于网络,再到后来是如何被大规模封禁的。

    片子结束之后批哥上场,他手拿小黑笔在白板上圈圈点点,灵活地运用语言与肢体动作为大家开讲座。他那会儿更像是个合格的脱口秀演员(不比卡姆差的那种),过程中批哥为众人解惑为什么社会摇的动作基本都十分紧凑,主要是因为早期夜场人多,桌与桌之间距离过近,倘若动作幅度太大必定会误碰其他人,为避免挨揍只好收缩动作。 

    整场讲座气氛十分融洽,批哥本人毫无架子,能与在场的人民群众迅速打成一片。除了社会摇发展史外,批哥还讲述了自己的社会摇发展之路。 
    自从退伍回乡之后,批哥发现曾经的夜场舞步发展过于迅速,于是乎他开始精心学习研究,并且发现了“广西科目三”*这一风格,紧接着迅速地学习、掌握其精髓。 (*注:在广西的婚礼上,新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会在婚礼现场拉上亲朋好友一起愉快地跳起舞来,氛围欢快幸福。因此也被戏称为广西科目三。网络流传的广西科目一:猜码;科目二:水鱼;科目三:跳舞;科目四:舞狮。) 
    在后来的日子里,批哥开始钻研短视频平台,发现想要将社会摇玩好必定需要以下元素:1.律动简单塑造出的魔性效果  2.必须走向街头告别社恐  3.营造抽象场景。很显然,批哥靠着这几大元素成功走红。 

    摄影:好骨商店 

    在工作坊的下一环节,社会摇教学过程中,批哥与在场的观众也是进行了深入的互动,真正做到了与民同乐,贯彻落实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的发展方针,在动作指导时反复强调什么是律动:“要记住,我动了,那就是律动”。 

    大家在音乐中也跟随着批哥一起舞动,场地内每个人犹如被海浪拨动的水草一般左摇右晃,现场甚是和谐。

    摄影:hypersomnia

    社会摇大赛

    工作坊结束后就到了我一直所期待的环节:社会摇大赛!

    摄影:hypersomnia

    在场的十余位选手各有绝活,有人胜在完美的妆造,有人胜在飞快的花手转动速度,也有人胜在卖力的那股子冲劲,大家都没有拿出调侃的姿态来对待社会摇,而是彻底融入竞技之中,真正的达到了百花齐放的效果。
    摄影:hypersomnia  

    摄影:好骨商店 

    选手合影留念 | 摄影:hypersomnia

    本次比赛的评选方式是每一轮晋级比拼后让选手们挨个儿走到观众面前发表演讲,随后根据观众们的呼声大小来决定选手是否晋级,最终冠军可以拿到焦黄焦黄的大奖杯和 666 元社会摇奖学金。 
    最后,冠军二宝发表了以下获奖感言: 
    “我感受到大家都在很认真很卖力的参与比赛,起初我进入选手群的时候,结合群内选手的聊天内容,给我的感觉是大家还是带着一种嘲讽的姿态看待这场比赛,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 cosplay。
    “但是回看比赛的视频时,我觉得大家虽然可能动作上是单一的、愚笨的、没那么娴熟,但是从大家的状态来看完全打破了我之前的印象。是一种完全投入的卖力的感觉。” 
    这次社会摇大比武也让二宝重回了曾经的年少时光。后来二宝跟我说过,他之所以动作如此行云流水且感觉到位,就是因为十四五岁的时候常去斯卡拉和红番区摇头,算是一个正经玩了两三年的“职业选手”。 
    比赛过程中当选手休息时,本次活动的 DJ 们也在轮番整活儿。 

    来自广州的 DJ 一个O六个U 在自己的 play set 里交融掺杂了罗百吉等人的复古电子金曲,也播放了云南山歌之王毛家超的系列代表作,演出过程中狠活儿百出,完美的融入进了东北整活锐舞的场景之中。

    DJ 一个O六个U的播放列表

    舞步离不开音乐,音乐也离不开舞步,在场的每一位朋友无论是 DJ,是观众,还是来到这里的整活达人,大家在一起就达到了本次活动所需要的碰撞与融合,而这样的效果,便使场景在某种意义上真正搭建完成了。 

    摄影:好骨商店

    社会摇精髓

    活动结束之后,我找到批哥简单聊了聊,他说之前从没想到现在真的会有人愿意去研究这样一种“低俗”文化的内涵与根源(他总说自己是低俗的),批哥小时候去迪吧摇头只是单纯为了开心和释放自己。对于年轻一代在网络上造梗的新鲜想法,批哥表示非常喜爱,建议各位加大力度。

    第二天,主办人小海准备登上南下的列车,离开他待了七年的沈阳,去探索自己的新世界。离开前,他和我聊了聊沈阳这座城市: 
    “生活在沈阳 7 年,我一直都很想从摇子身上们学习内种信手拈来的松弛感 —— 耍范起势间所显露的灵巧,也是我在面对荒诞现实中很愿意使出的寸劲儿。 
    “在派对前期和多方人员打交道时,我了解到在电子音乐刚进入沈阳时,人们其实没有除了像斯卡拉更多的环境去体验。而随着时代发展,电子音乐走向盛大,年轻人的不断地流出,这个场景也在逐渐走向没落,他们也在渴望一种新的碰撞和链接。 
    “我觉得当代电子舞曲音乐应该是不分阶级的。它应该特别美好,没有人类的形态但是总能塑造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场域。每每去斯卡拉,在深夜锐舞场开始前的内些‘整活儿式的演绎节目‘的尾声,都会来上一段星光大道式的温情环节,而我其实挺感动于那种黏腻的刻奇的。他们愿意费力搭建一种人工的温存,是一种姿态,而不是一种谈资。
    “看到批姐在她的抖音主页上发布关于东北岸批哥科目三工作坊的视频获得 2 万左右的点赞量,以及评论区引发的各种讨论 —— 这次来自锐舞空间的网络迷因又反向骇入了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真的具有可以跨越阶级的属性。 
    “土味短视频对于我来说是我常常可以回归的起点,也是在倍感分裂的互联网语境中我能寻求到的一种‘真实’。时时拂拭,便会借由这面镜子,在看似黏腻的荒诞中获得内心的平静,我不排斥它,我会需要它。” 
    尽管中学时代土味视频与东北短视频文化是我常备的电子榨菜,可是在东北上学、真正在东北地区常驻之后,我似乎一直没有好好深入观察这些曾经陪伴过我的东西。 
    这次活动好像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将这样的景观搬到了我的眼前。我一直认为音乐、影视、文化艺术这些玩意没有什么土不土的高低划分,只有喜不喜欢,所以你的播放如果也常常被土味视频塞满,不要害羞,他们确实很有意思。 

    //作者:吃不动饺子了
    //编辑:sojulee
    //排版:板砖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社会摇小史

    记着在上高中那会儿的胡逼日子里,我每天中午排解无聊的方式主要就是跟舍友一块看快手。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快手狠活儿王们的黄金时代,你可以在这个神奇的橘黄色软件里看到给自己立坟头玩假死的、一口气喝好几瓶劣质勾兑假酒的、当然还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熟记于心的 —— 吃粑粑的那位。 

    大型悬疑连续剧,蛇哥假死事件 

    著名厕所美食家:老八 

    不过这些狠活看久了难免也会疲劳,无非就是谁比谁更狠、更不惜命、更能制造节目效果,所以有时候我也会看点别的缓解缓解,比如极具艺术性且能提升个人修养的舞蹈类节目 —— 社会摇。  

    一提到东北社会摇,我相信很多朋友肯定会先在心里浮现出几个关键的内容点: 
    整齐的排列队形,精致的紧腿裤豆豆鞋、再搭配上统一剪(jiao)的盖儿头,以及一位在互联网上真正靠社会摇挣到大钱的名摇,牌牌琦——

    牌门永存! 

    不过对于我而言,牌牌琦的作品并不能戳到我心里的那个点上,因为他跟他媳妇小伊伊在社会摇这项业务上实在过于精细,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从不拖泥带水,而且从形式与除社会摇本体之外的其他附加内容上来看,牌牌琦团队有些过于专业,接地气的同时好像又离地了二十六厘米。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另一位舞蹈家巴扎黑的作品。他主要是将两种“东北社会网络文化”的元素拼接到一起,大概就是先说一段“社会语录”,停嘴后瞬间改变自己的身体形态,从人化为某类无脊椎昆虫左右摇摆。看似随意但也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他那样松弛。 
    在那些狠活达人们陆续被封禁之后,我开始更进一步地研究社会摇,关注点也不单只停留在舞姿与妆造,更吸引我的是哺育社会摇文化滋养的种种场景。 
    我曾在快手上多次看到那些年轻的男男女女们在昏暗但热闹的夜场里好像直升机即将升天一般地飞速摇动花手,这些地点包括著名个人竞技场东方斯卡拉,以及沈阳经典老派社会摇舞池红番区与夜未央 —— 这三座社会摇圣地实在是承载了太多互联网记忆。 

    现在,社会摇这一文化好像仍未衰退,始终活跃于互联网且蓬勃发展。你可以在沈阳劳动公园看批哥在老年舞蹈队中间表演“火影科目三”,也可以在抖音上看到被配以各种音乐的青海摇视频,甚至社会摇这一文化一炮轰开了西方列强的大门,出现了国际人传人现象。有人觉着土,有人图一乐呵,要我说没必要那么较真,高兴就行。 

    英区著名摇子爱美丽 

    当我们对社会摇这一亚文化内容进行考古,试图回答为什么社会摇会迎来“文艺复兴”、甚至从土味发展为艺术时,就会发现,当荒诞超出一定程度后,其实整件事情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甚至带着点哲学的意味。 
    你可以尽情嘲笑社会摇太土,但别忘了同样在舞池里激情舞动的这帮哥们姐们,或许有时候比你快乐。 
    当出生在东北的你正值青春期渴望展现自己比较特儿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一头扎进东方斯卡拉的大门尽情社会摇,也可以选择在脸上打满钉子后找间昏暗的 club,跟随着不同风格的电子音乐跳进啤酒瓶里游泳。 
    但无论选择哪个,你都是扎进了亚文化中。不同人的做出了不同选择,但相同的是,当渴望尽情释放自己但却无法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束缚时,两种人群给出了同样的解决方式:还是跳舞吧。

    社会摇圣地:东方斯卡拉

    八月末,之前在澡堂办了锐舞派对的小海告诉我他又有了新的派对想法, 
    小海在今年六月办完澡堂子派对之后,对于 rave 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件事的视角似乎变得更加清晰。这一次,他将目光瞄准到了东北土生土长的跳舞文化:社会摇。 
     “虽然斯卡拉是摇子们最舒适的舞池,但互联网正在成为他们新的展现途径,摇子们创造的独特符号怪诞到极致,并经过一代代改造已经褪去‘粗鄙’的外壳。2022 年留学圈摇子届中也爆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在网络空间内找到拥有共同趣味的同类,抱团取暖,并造就了一种共享的体验 —— 通过另类的摇摆来表达某种叛逆与反抗,也伴随着对当代互联网文化语境的严肃性的拒绝,只管享受最原始、最纯粹的快乐。”
    带着这样的想法,小海准备将社会摇的场景植入于地下锐舞 club,希望通过这样的交融与摩擦产生出一些好玩的事儿。
    他所主理的派对组织“皴 PLURIFY”把 rave 看作是不同社会结构主体的集会:植根于边缘化社区,围绕流行音乐 edits 以及与短视频相关联的场面,链接彼此。用花手摇至光速,超越所有维度,共同造就一种真实的身份,让来自东方斯卡拉的网络迷因骇入平行锐舞空间。 
    所以这回,我还是带着难以按耐的好奇心欣然邀约,准备见证一下现场即将发生的狠活儿。 

    比如说我所期待的社会摇大比武 

    在活动日的前一周,小海问我要不要一起去东方斯卡拉转一转,提前感受一下真实的社会摇场景。 
    尽管我常来沈阳,但我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些地界儿,可能还是因为太害怕了。毕竟常常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东方斯卡拉的都市传闻和搏击场面。虽然我身为边疆蛮夷,秦始皇修长城的主要防御对象,但我也恐惧四五个酒瓶子同时飞我脸上。 
    但是这次,我觉得我有必要实地勘探一下,毕竟在互联网上观察了这么多年,也该进入一下子实体场景好好感受感受。

    东方斯卡拉

    到达东方斯卡拉门口时,我看到了沈阳著名餐饮大咖的摊位:卡拉大盒饭,在斯卡拉里边蹦饿了可以出来狠狠炫一份。

    卡拉大盒饭 

    很可惜并没有看到那全球唯一一家允许吸烟的肯德基,说是前两年就黄了(我估计被烟熏黄了)。 
    应该是我和小海去得比较早的原因,所以舞台上并没有 DJ,而是在进行一些歌舞演绎,里面包含了很经典的东北节目场景:歌手在主持人的怂恿之下连续吹瓶儿。
    正当我犹豫要不要出去透口气时,狠活儿来了。 
    只见舞台上缓缓走来一位浑身腱子肉的壮汉,这大哥今天要表演的项目有两样,一个是用手摸几下被烈火烧得通红的铁链,另一个是用钢筋勒自己脖子。(可惜视频放不上来,你只能自己去东方斯卡拉看了。)
    等了许久之后,我们俩终于等到了今晚的重头戏:社会摇登场。 
    本来是出去抽了根烟陪小海吃了根烤鱿鱼,重新进场之后发现突然间就座无虚席了,原本在舞台前光膀子喝酒的中年大哥们纷纷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哥们姐们,在劲爆的音乐里时不时有人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开始激情摇摆,这样的场面一下子从我手机屏幕里蹦到眼前还真有些奇妙。 
    不过令我惊讶的是,我并没有在东方斯卡拉的现场看到那些互联网都市传说,所有人看起来都很 peace,好像没人想与我对视或是把啤酒瓶子扔我脸上(其实略微有些失望)。 

    斯卡拉的几大互联网都市传说 

    出来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之前似乎总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看待这些人群,但其实我们所有人在释放自己这件事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无非只是音乐与场景不同。

    社会摇工作坊

    九月九号,活动举办那天,我早早就来到了场地 —— SUBSTATION 变电所。这是一座具有 102 年历史的蓝绿色居民楼,它坐落于中山路。此地作为直通沈阳火车站的辐射型斜街,是集结交通、金融、艺术、建筑的城市缩影,保留了欧美二三十年代建筑风貌,同时也是千禧年代沈阳酒吧文化巅峰时期落址处。 

    我单位,沈阳锐舞人士必玩景点,奉天城最凶的地下电子乐俱乐部,开业一个半月被无数人误以为是鬼屋主题游乐园 

    小海跟我说他邀请批哥来进行社会摇教学工作坊环节时我还是比较期待的。批哥作为沈阳知名的社交恐怖分子,常常在大街小巷与公园深处向人民群众展示自己劲道的舞步。可能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到过这种过于奔放的人,毕竟批哥敢在劳动公园的大爷大妈面前频繁整活儿。

    批哥 

    说实话最开始浏览到批哥那些视频时我根本不敢看完,他查克拉(即火影忍者的能量值)太满了我经受不住。 
    可那天晚上见到批哥时,我发现这个人其实也没有视频里那么疯癫,接触之后,感觉相比于社会摇,我更佩服批哥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是让他一直坐那光聊天估计能聊到第二天晚上,这人儿嘴比四肢更狠。 
    此次社会摇舞蹈工作坊开始于一段十五分钟的纪录片,片中详细地描述了社会摇是如何起源于 disco 文化,又是如何兴起于网络,再到后来是如何被大规模封禁的。

    片子结束之后批哥上场,他手拿小黑笔在白板上圈圈点点,灵活地运用语言与肢体动作为大家开讲座。他那会儿更像是个合格的脱口秀演员(不比卡姆差的那种),过程中批哥为众人解惑为什么社会摇的动作基本都十分紧凑,主要是因为早期夜场人多,桌与桌之间距离过近,倘若动作幅度太大必定会误碰其他人,为避免挨揍只好收缩动作。 

    整场讲座气氛十分融洽,批哥本人毫无架子,能与在场的人民群众迅速打成一片。除了社会摇发展史外,批哥还讲述了自己的社会摇发展之路。 
    自从退伍回乡之后,批哥发现曾经的夜场舞步发展过于迅速,于是乎他开始精心学习研究,并且发现了“广西科目三”*这一风格,紧接着迅速地学习、掌握其精髓。 (*注:在广西的婚礼上,新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会在婚礼现场拉上亲朋好友一起愉快地跳起舞来,氛围欢快幸福。因此也被戏称为广西科目三。网络流传的广西科目一:猜码;科目二:水鱼;科目三:跳舞;科目四:舞狮。) 
    在后来的日子里,批哥开始钻研短视频平台,发现想要将社会摇玩好必定需要以下元素:1.律动简单塑造出的魔性效果  2.必须走向街头告别社恐  3.营造抽象场景。很显然,批哥靠着这几大元素成功走红。 

    摄影:好骨商店 

    在工作坊的下一环节,社会摇教学过程中,批哥与在场的观众也是进行了深入的互动,真正做到了与民同乐,贯彻落实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的发展方针,在动作指导时反复强调什么是律动:“要记住,我动了,那就是律动”。 

    大家在音乐中也跟随着批哥一起舞动,场地内每个人犹如被海浪拨动的水草一般左摇右晃,现场甚是和谐。

    摄影:hypersomnia

    社会摇大赛

    工作坊结束后就到了我一直所期待的环节:社会摇大赛!

    摄影:hypersomnia

    在场的十余位选手各有绝活,有人胜在完美的妆造,有人胜在飞快的花手转动速度,也有人胜在卖力的那股子冲劲,大家都没有拿出调侃的姿态来对待社会摇,而是彻底融入竞技之中,真正的达到了百花齐放的效果。
    摄影:hypersomnia  

    摄影:好骨商店 

    选手合影留念 | 摄影:hypersomnia

    本次比赛的评选方式是每一轮晋级比拼后让选手们挨个儿走到观众面前发表演讲,随后根据观众们的呼声大小来决定选手是否晋级,最终冠军可以拿到焦黄焦黄的大奖杯和 666 元社会摇奖学金。 
    最后,冠军二宝发表了以下获奖感言: 
    “我感受到大家都在很认真很卖力的参与比赛,起初我进入选手群的时候,结合群内选手的聊天内容,给我的感觉是大家还是带着一种嘲讽的姿态看待这场比赛,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 cosplay。
    “但是回看比赛的视频时,我觉得大家虽然可能动作上是单一的、愚笨的、没那么娴熟,但是从大家的状态来看完全打破了我之前的印象。是一种完全投入的卖力的感觉。” 
    这次社会摇大比武也让二宝重回了曾经的年少时光。后来二宝跟我说过,他之所以动作如此行云流水且感觉到位,就是因为十四五岁的时候常去斯卡拉和红番区摇头,算是一个正经玩了两三年的“职业选手”。 
    比赛过程中当选手休息时,本次活动的 DJ 们也在轮番整活儿。 

    来自广州的 DJ 一个O六个U 在自己的 play set 里交融掺杂了罗百吉等人的复古电子金曲,也播放了云南山歌之王毛家超的系列代表作,演出过程中狠活儿百出,完美的融入进了东北整活锐舞的场景之中。

    DJ 一个O六个U的播放列表

    舞步离不开音乐,音乐也离不开舞步,在场的每一位朋友无论是 DJ,是观众,还是来到这里的整活达人,大家在一起就达到了本次活动所需要的碰撞与融合,而这样的效果,便使场景在某种意义上真正搭建完成了。 

    摄影:好骨商店

    社会摇精髓

    活动结束之后,我找到批哥简单聊了聊,他说之前从没想到现在真的会有人愿意去研究这样一种“低俗”文化的内涵与根源(他总说自己是低俗的),批哥小时候去迪吧摇头只是单纯为了开心和释放自己。对于年轻一代在网络上造梗的新鲜想法,批哥表示非常喜爱,建议各位加大力度。

    第二天,主办人小海准备登上南下的列车,离开他待了七年的沈阳,去探索自己的新世界。离开前,他和我聊了聊沈阳这座城市: 
    “生活在沈阳 7 年,我一直都很想从摇子身上们学习内种信手拈来的松弛感 —— 耍范起势间所显露的灵巧,也是我在面对荒诞现实中很愿意使出的寸劲儿。 
    “在派对前期和多方人员打交道时,我了解到在电子音乐刚进入沈阳时,人们其实没有除了像斯卡拉更多的环境去体验。而随着时代发展,电子音乐走向盛大,年轻人的不断地流出,这个场景也在逐渐走向没落,他们也在渴望一种新的碰撞和链接。 
    “我觉得当代电子舞曲音乐应该是不分阶级的。它应该特别美好,没有人类的形态但是总能塑造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场域。每每去斯卡拉,在深夜锐舞场开始前的内些‘整活儿式的演绎节目‘的尾声,都会来上一段星光大道式的温情环节,而我其实挺感动于那种黏腻的刻奇的。他们愿意费力搭建一种人工的温存,是一种姿态,而不是一种谈资。
    “看到批姐在她的抖音主页上发布关于东北岸批哥科目三工作坊的视频获得 2 万左右的点赞量,以及评论区引发的各种讨论 —— 这次来自锐舞空间的网络迷因又反向骇入了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真的具有可以跨越阶级的属性。 
    “土味短视频对于我来说是我常常可以回归的起点,也是在倍感分裂的互联网语境中我能寻求到的一种‘真实’。时时拂拭,便会借由这面镜子,在看似黏腻的荒诞中获得内心的平静,我不排斥它,我会需要它。” 
    尽管中学时代土味视频与东北短视频文化是我常备的电子榨菜,可是在东北上学、真正在东北地区常驻之后,我似乎一直没有好好深入观察这些曾经陪伴过我的东西。 
    这次活动好像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将这样的景观搬到了我的眼前。我一直认为音乐、影视、文化艺术这些玩意没有什么土不土的高低划分,只有喜不喜欢,所以你的播放如果也常常被土味视频塞满,不要害羞,他们确实很有意思。 

    //作者:吃不动饺子了
    //编辑:sojulee
    //排版:板砖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2023.09.21 | BY biede |
      club,shehuiyao,dance
      隐藏评论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