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0
    Loading 0
    BIE别的

    Matzka再回归,带来了一张听不懂的专辑

    2023.07.19 | BY 阿斐 |
    ablumMatzka

    7 月 1 日,每年都备受关注的华语音乐最具影响力的奖项金曲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Matzka 不负众望地拿下了今年的最佳原住民专辑奖。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获得金曲奖,2011 年初出茅庐的他便凭借同名专辑 Maztka 拿下了当年的最佳乐团奖。距离 Matzka 的首张专辑发布拿下金曲奖已经过去了 12 年,在这期间,他因为音乐快乐过、犹疑过、也曾感到厌倦过,但最终选择“回到原点”,以一颗平常心的方式去面对音乐和自己的人生。 

    他说,现在他只希望,金曲奖能带给这张专辑更多的关注,让人们更加关心他想要表达的内容,正如他在金曲奖颁奖典礼上所说的:“我很高兴现在在做这样的事。每个世代都有自己面对的问题,透过这张专辑,我更认真思考如何真正做好现代的排湾族。”

    如果提起他的乐团 Mr.woohoo,有部分关注独立音乐圈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耳熟:他们曾参加《乐队的夏天》第一季,并因为在节目中,由于不羁的歌词和乐手们娴熟的技艺引起了不少争议,但是在他的新专辑《cinevuan 7邻86号》里,Matzka用真诚打动听众。 
    “cinevuan”是 Matzka 的母语排湾语,意为「原来的地方」、「我来自的地方」,而7邻86号,则是 Matzka 台东老家的门牌。台东的山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天空压得很低,把自己放进广阔的图景中,就成了一个渺小的点。东边刮来太平洋的风,在闷热的水汽中呼啸着带走尘世的喧嚣与烦恼。Matzka 就从小和他的外婆在这里的部落中长大。 
    《cinevuan 7邻86号》的专辑封面是 Matzka 的照片,但蒙上了一层模糊的滤镜,正如他对家乡的记忆一般;而专辑的封底则来自于 Matzka 十分钟的手绘——最中间是太阳,然后是山、河流,最外层才是人。传达了玛斯卡对于族群价值观的理解。排湾族没有具象的神,他们拜的是自然神,比如太阳神、风神。就是他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价值观:大自然养育了人,人才是第二。对自然保持一颗崇敬之心。
    然而,有哪个有野心的年轻人不想离开平静闲适的家乡,去繁忙热闹的大都市追寻梦想?Matzka自然也不例外,15岁他便离开台东,去到了台北念高中。这一住就是二十几年。在台北,Matzka 从都不知道自己创作的音乐是“雷鬼乐”,到留起了雷鬼式的一头脏辫,成为了现在台湾雷鬼的代表人物。 
    在这张专辑中,Matzka 也用了很多他招牌的雷鬼元素,但其中最为夺目的一定是原住民音乐的部分。排湾族没有文字,于是,歌唱、舞蹈和绘画,便成为了记录和传承历史的载体。排湾族是一个出产情歌最为丰富的民族,歌词可以因人情感之抒发而有不同的内容,以即兴、自由、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深沉的爱意。他们一般使用复杂多变的复节奏,节奏感强烈,音乐和舞蹈深度结合,与身体动作密切相关。在听感上会和热情奔放的东南亚音乐、非洲音乐等有相似之处。所以,音乐风格的融合,对 Matzka 而言似乎是一种在血液的天生,不需要多加思考,欢快就自然而然从音乐中流淌出来。

    “我对音乐感到厌倦了。”很少有音乐人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会直白地表露出这种态度,尤其是在自己新专辑发行的时候,但玛斯卡在前几年的采访中却毫不避讳这件事。因为大量的创作,以及帮别人进行音乐制作,玛斯卡对自己的音乐产生了一种流水线般生产的疲惫感,面对自己做的音乐不再有最开始的新鲜感,又在成名后的注视和枷锁中一点点丧失了表达欲。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也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所以他想要往回看,再找一找当初是从哪里开始的,在低谷的状态里寻找一个突破口,于是他写下了《回到原点》这首歌,送给低潮时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音乐的初心。 

    从这首歌出发,他做了《回到原点》,回顾了在成长历程中那些对他影响较大的音乐;又在公司的鼓励下做了另一张中文专辑《事情是这样的》。Blues、福音、funk、hip-hop、摇滚、jazz、R&B……抛弃了雷鬼的他,更像是在重新复现自己的学生时代,交出另一个阶段的答卷。最后则是我们看到的《cinevuan 7邻86号》。三张专辑构成的回到原点三部曲,是玛斯卡对自我的探寻,也是他想要再出发的决心。他重温过去,无论是以前关于家庭、部落的记忆也好,还是青春期的成长阵痛也好,他又拾起了一些已被忘却的纯真和宝贵的情感,和那些一听到就会勾起回忆的音乐。 

    十年前,他就有做一张母语专辑的想法,奈何母语专辑在市场上受众小,多少会入不敷出。在疫情期间,他向政府申请了文化补助,才总算有了启动资金,正式着手这张全长排湾语专辑。十年前的 Matzka 注重趣味,以”好玩”为主导,调皮又玩世不恭,也正是这种玩心招来了许多非议。但事实上,这也是原住民歌曲的流派之一,在他们的音乐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是少有非原住民族人听闻。黄舒骏、赵一豪、猪头皮、浊水溪公社等用幽默或耸动的歌词描绘情感,引人遐想。这些歌曲看似低俗,却隐藏着对劣势个人和弱势族群的关注,以嘲讽甚至批判现实社会。Matzka 在原住民历史中并非孤例,他是原住民音乐的继任者。

    《cinevuan 7邻86号》中,音乐仍然是欢快、能够让人随之起舞的,但如果细细品读歌词,就会知道 Matzka 试图来表达很严肃的内容。“我们每个世代都有自己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得在都市工作,还得面对文化的冲击跟现在的冲击,所以我们要怎么去面对?我发现这些问题,拿出来分享给大家。要怎么做好现代的台湾人呢?这是我真的想强调的事情。” 
    詹姆斯·克里夫曾在《文化困境》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每次对文化的借用,不论是内部人还是外部人,都蕴含着独特的时空位置和历史叙述方式。” 现代原住民青年通过借用熟悉的文化来正视断裂含义的状态,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连,并在空间上回应着对“过去殖民历史环境”的想象。他们以各种流行音乐形式演绎、叙述和阐释当代创作者的身份认同,创作出具有现代特色的融合音乐作品。这张专辑里,Matzka把原住民音乐和现代音乐融合,讨论的话题也是原住民在现代社会所遇到的问题。 
    以族群为根基,去影响其他人。专辑以《欢迎回家》开头,向着从部落离开的年轻人喊话:“孩子们快回家/不要害怕”。像Matzka这样从小成长于部落的人不会有身份认同的问题,但在都市里成长的年轻人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找不到自己的根,不知道该说自己从何处来,在城市里难以寻到自己的位置。“唯一能够解决是时间,你自己要去拥抱它,你自己的文化,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起自己的火》则是讲述一个过去常被避讳的话题在现代的演变:同性恋爱。排湾族的男生会在一所男生学校中一起学习战斗或者是打猎,教你怎么成为一个男人,直到结婚,才会离开那栋建筑物。在同期一起受训的男生,大家天天都待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明白的情愫,但是在以前的传统社会里,这些价值观是不能够被接受的,他们只好默默地喜欢对方,知道对方要结婚,也只能痛心送上祝福。但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包容,对这些暧昧情愫也有了开放的认知,更可以自由的相爱。 
    同样基于排湾族传统的《贤夫良夫》从“报战功”的仪式中发散出来。每年,排湾族的猎人们都会在报战功的仪式上围在一起,用特别的吟唱方式,告诉祖先的在天之灵今年打猎的战绩,或者是战胜了几个敌人。Matzka 化身一个“现代的猎人”,把现代人在各自猎场上的表现唱了出来。随着时代的变化,猎人们的猎场已经从大自然换到了各行各业——有的人做医生,有的人做老师,有的人做军人,并不是一定要擅长打猎,才有机会站上猎台,“要去了解文化的脉络,不要害怕改变,应现代的环境去做一些事实的调整。” 
    身份认同、暧昧的情愫、战场的转移、家庭生活、阶级的改变……Matzka 身居族群中,将看到的问题分享给大家,呼吁族人同去关注、面对现代生活对传统带来的改变。 
    对于Matzka而言,在创作时他更习惯用母语进行创作,南岛语言的的音节结构简单,大多数语言只有辅音和元音的结构。南岛语系内部有许多不同的语支和语群,语言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联系,语音和词汇系统都有一定规律性,在听感上也会有一些相似——例如“短短长”三音终止式在多地出现。而普通话的音节只有四个音,有棱有角,在发音上会有限制性,在重新用普通话进行创作时,Matzka 时常会因为一些发音而改掉自己的旋律。 
    用方言进行创作,必然会有一部分受众听不懂,从而影响流行度和接受度。但Matzka觉得,“当你要想去做这件事情,这些就不在考虑范围里面了,反而我会在音乐性上更讲究。”就像听英文歌、日文歌、韩文歌的时候,即便听众不懂歌手在唱什么,但是听得出旋律上或者节奏上的变化。“如果你喜欢这首歌,之后才会去找这首歌的意思。” 
    音乐是跨越国界和语言的,Matzka正以自己的音乐践行这个理念。跟南岛语系国家一样,南岛语系部落也一直在改变,老人逐渐凋零,年轻人也逐渐向都市移动,台湾的古老文化似乎也在流失中。意识到这点的 Matzka,正通过音乐,使生命回归到能够把握的根源,无论这个根源是什么,都是一种向前迈进的回归。 
    7月21、23两日,Matzka 将在北京 Blue Note 和上海 Blue Note 带来“回到原点”音乐会。他将把这些年的思考,随着欢快的律动,敞开心扉,倾诉出来。 
    2023.07.19 | BY 阿斐 |
      ablumMatzka
      隐藏评论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