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读者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招人
#读我# 正式迎来“年过半百”纪念日,不知不觉竟然已经交换了 50 本书,多数是小说,少量自出版,偶尔有诗集,此外还有各式各样连带的小礼物。
古希腊神话里掌管识文断字的神明俄狄忒修米尔纳普斯(注:并没有这位神。)赐予奖赏的方式,是在本月送来了一些令人不得不服的交换。本期认识的 5 位新朋友里,不仅有寄来亲笔小黄文的写作鬼才,还有把自己的专业招聘教材和课堂笔记倾情相赠的热心读者,手把手教我们招聘心仪的同事。感动。
拉到文末会有参与换书栏目的方法说明以及最新寄送信息。接下来的读书笔记交流环节,你将看到翻开的扉页,以及一些文本选段。
笔记 051, 有多年招聘经验的小姜慷慨解囊,将一本宝贵的《招聘管理实操:资深HR手把手教你做招聘》连带她的手抄笔记一起寄给了我们,希望能对目前 BIE 的岗位招聘贡献一份力量。呜啊,感受到了社群连结!目前我们还有一些岗位在招(点进主页即可找到),有兴趣、有人性的朋友可以看看。
分享给小姜的《多谈谈问题》来自单读编辑部的投喂,算是近期反复阅读的对话录之一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将对谈在浸泡在当下的问题中,又从问题里伸出触须,粘合了过去与未来。也许就像主编吴琦所写:“当历史的玩笑再次出现在人的眼前,困难的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了抗拒、反对和不甘。在动荡的年头,这是一种维持基本尊严的方式,即便它会延宕人的痛苦,但至少我们不再对痛苦的根源视而不见。
20 世纪 70 年代,罗兰·巴特在母亲去世后陷入了长达两年的哀悼,在 330 块纸片上写出一本《哀痛日记》,后来他著名的摄影理论《明室》正来源于此。“一个人刚死,其他人便疯狂地构筑未来。”罗兰·巴特斥之为“未来癖”。他说:“一段时间之前,死亡是一种事件、一种突然出现,而在这种名义之下,它动员人、激励人、使人紧张、使人活跃、使人骤变。而后来,有一天,它不再是一种事件,而是另一种延续——一种呆滞的、无意蕴的、不被叙述的、沉闷的、无援的延续。”
今天的我们,正身处这样一种长久的集体性的哀痛之中。不同于那些即刻变脸的欢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拥有记忆和情感的人,应该在这样的哀痛中停留更长时间。
引自《单读 033:多谈谈问题》
笔记 052 ,收到被困困形容为“好像是日本作家写的小甜品”“软得像跑了牛奶面包一样的科幻”,来自沈大成的《小行星掉在下午》。应困困的要求,努力找到一本满足“读起来觉得很可爱”要求的长篇小说,《第一个坏人》,由美国跨界艺术家米兰达·裘丽所著。
如此铺开收起,铺开收起,渐渐地,一些事情缓缓地完成了,另一些事情我发现可以永远不去做完它。有人做了后一种事,也就是无用功,总喜欢向上级抱怨,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因为就像世界上存在无用的人一样,也是有无用的事情,它在起点处是好的,在发展中变得无关紧要,它本身有什么错呢,做做就做做吧。我就偏爱无用功,事情若有若无,人也可以似做非做。
引自《小行星掉在下午》
轻快阅读有益身心,希望困困喜欢。
笔记 053 ,有记载以来最年轻的交换者出现了!17 岁的黄三炮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漫画《星期一的朋友》,并说这是一个“童心在闪闪发光”的故事。我们选择交换一本法国作家斯泰凡·奥德吉的《云的理论》给黄三炮解闷。这本舒缓的小说里引过一句波德莱尔的诗,我们很是喜欢:
事物如此奇怪,在这些水与空气的魔法前,我不止一次地抱怨人类的失忆。
高考加油,年轻的朋友!
笔记 054 ,已故的写作者袁哲生或将成为本编辑部最先集齐作品的作家。收到 Wing 寄来的《寂寞的游戏》后,我们选择将五条人乐队的天王巨星仁科的处女作短篇集《通俗小说》作为交换寄出。
那次挨打特别令人高兴的原因是:我第一次听到“游手好闲”这四个字,并且立刻就喜欢得不得了。我们导师虽只是脱口说出,对我却是意义非凡。一整天,我像只躲在桑叶间的蚕儿一样偷偷咀嚼着这个词句,一株新生的幼苗在我心底悄悄发芽,迎向阳光,伸出窗外……我想,当时如果我真的可以立下一个志愿的话,那便是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每当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一个皮肤黝黑,终日浸在水里,无所事事,不时划动双手的少年。他每拨动一下流水,成群的金色小鱼便游梭起来,把水面织成一匹泛着银光的白布,四周宁静无比。一会儿,少年又再度潜入水里去了。
引自《寂寞的游戏》
好的短篇总像平地里冒出的咒语,冷不丁就把日常状态下的人震颤一把,祝 Wing 阅读愉快。
笔记 055 ,这是两位簇新的写作者之间的隔空互动。名字很酷炫的电光霹雳舞士寄来自己写作的 5 万字小黄文《淫巧集》,工整印刷得宛如大学毕业论文。文风仿的是明清话本,挺别致的。
交换出的《危险动物》同样来自一位年轻作者程皎旸,故事发生地在香港,她在自序里说,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位总在油麻地喂老鼠的奇怪女人,那些异于常人的女性“忽然出现,突兀在步履匆匆的香港街头,像是一只眼球,出现在路人的膝盖,又像是一对鹿角,生在人类婴儿头顶,是错了位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或许就是她们被标签为‘危险’的源头。”
一些关于错位与异样感的阅读体验,希望电光霹雳舞士会喜欢。
#读我# 还在持续进行,并将(大概率)一直进行。欢迎加入。
用法用量回顾——
👀 你需要做:
① 挑选一本你已读过、并想与 BIE 交换的书。一本就好。
② 在内页上写下一些你对本书的想法或分享一些你本人。记得署名。
③ 随寄出的书籍附上一张写有你的地址与联系方式的便利贴,方便回寄。
④ 将书投递至:上海市复兴中路 1288 弄 2 号楼。收件人:读我。(收件人联系方式填你自己的号码即可)
🎁 你会得到:
① 一本不久后回寄给你的、编辑部读过并喜欢的书。
② 一些同样写在书上的想与你私人分享的话。有时会有特邀分享人,比如作者本人。
③ 偶尔可能还有随书附赠交友小礼物。
别的#ReadMeClub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