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女孩,就没有单板滑雪
不久前,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刘佳宇在备战 2022 北京冬奥会的训练中,完成高难度动作——站立 D-crippler,成为全世界第三个、中国第一个在女子 U 型场地中成功站立两周的女滑手。在等待冬奥会的同时,21-22 雪季也已经吹响了号角。这个雪季,除了无比期待刘佳宇在内的中国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四个月前,我被选为单板滑雪品牌 BURTON 的品牌大使。得知这个消息的瞬间,我几乎是惊恐多过惊喜,从来没想过极限运动爱好者兼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会把我带到这个的位置,百思不得其解品牌方到底看中了我什么。直到后来一位好友对我说了一句话——
她说:你让人看到了勇气和爱。
从喜欢上极限运动,到通过运动找到生命的价值,再到成为女性撰稿人投身文化传播和公益推广。观察极限运动的文化现象,研究其中的社群行为,和挖掘其带给不同个体的可能性,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生命项目。单板滑雪作为我最开始接触的几项极限运动之一,它带给我的,除了快乐,还有我对自己作为女性的认同感。在研究单板滑雪时,从它的起源到发展,我总是能发现它的“魔力”,也同样发生在很多女性身上。
图片来源:BURTON GIRLS
中外单板滑雪起源,要感谢女孩
单板滑雪这项年轻的板类运动,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在 1965 年的圣诞节,密歇根州的工程师 Sherman Poppen 为了让他两个吵闹的女儿可以消停下来,想到一个主意把两块滑雪板粘在一起,并在一端系上一根绳子,拉着他的孩子从坡上滑下。Sherman Poppen 的妻子将其命名为“Snurfer”。就这样,历史上第一块“雪地冲浪板”就诞生了。
Sherman Poppen,Snurfer 的发明者,于上世纪 60 年代后期,与女儿 Wendy 为一场雪地冲浪赛进行开赛仪式。图片来源:The Washington Post
Snurfer 早期的广告片。图片来源:Snurfer
但单板滑雪之后的路似乎并不像它的发明过程一样简单。这项运动可以说是在磕磕绊绊中起步的。1970 年代,单板滑雪者把这新奇玩意儿带到传统滑雪胜地,遭到了双板滑雪者齐声反对,甚至被拒绝进入雪场。在瑞士,滑雪坡道上的单板滑雪者,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他们甚至不被允许乘坐滑雪缆车,也不能把自己的单板滑雪板带上雪道。早期的玩家们不得不通过用杜松子金酒和巧克力贿赂的方式,获得搭乘滑雪缆车上山的资格。后来,出现了 Jake Burton 在内的一群单板滑雪文化推动者,单板滑雪才得到公平对待并且正确推广。
最早一批单板滑雪爱好者。图片来源:网络
早期的中国,尽管近代有以夺奖为目的的竞技性滑雪,但哪怕放眼全国,都没法找到一个向公众开放的,有基本设备的滑雪场。这种与大众割裂,不健康的滑雪文化,使国内滑雪发展走了近 50 年的弯路。
中国单板滑雪的正式起飞,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多位女性开路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硬件上,前速滑世界冠军叶乔波女士冠名并参与经营了“乔波冰雪世界”,在北京和绍兴分别开了室内滑雪场。室内滑雪场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只有冬季才能滑雪的窘境,也使得南方的滑雪爱好者不用再长途跋涉到北方滑雪。
叶乔波女士。图片来源:网络
从软实力上,各种利好的条件,催生了中国第一批优秀的单板滑雪运动员。BURTON 和 ISPO 协会合办一册《中国单板滑雪十年》刊物里面记录到,2007 年,年仅 15 岁的刘佳宇获得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加拿大站亚军和季军、欧洲锦标赛冠军。中国单板滑雪从无到冬奥会,以刘佳宇为首的中国首批运动员功不可没。
2018 年平昌冬奥会颁奖台上的刘佳宇。图片来源:网易体育
单板女孩:有多热爱,就有多勇敢
刚柔并济,女性的坚韧和温柔,在极限运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雪地里开出一朵朵铿锵玫瑰。
有“女子单板滑雪难度王”之称的奥地利名将 Anna Gasser,看着她今天的成绩,很难想象今年已经30岁的她,职业生涯才只有短短的 10 年。前为体操运动员的 Anna Gasser,15 岁的时候半路出家成为单板运动员,18 岁才正式参加比赛。在雪场上的她自此像开了外挂,屡屡突破女子单板难度天花板,一路走向奥运冠军。直到今天,她依然活跃在国际赛场上。
Anna Gasser。图片来源:网络
跟拍 Anna 多年的滑雪摄影师兼好友 Jesse Dawson 在一篇文章中这么形容她:“她是那种‘来!走吧!’型的人,即使已经很累了,但从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走出去,去探索,去滑雪的机会。”
Anna Gasser。图片来源:BURTON
每个热爱极限运动的女孩,似乎都是不理智的。区别于沉浸在爱情时那种盲目的不理智,极限运动中的不理智,是“要看看我还能走多远”,是一股甚至有点蛮的倔劲儿。我在身边很多玩极限运动的女孩身上,都感受到过这股不理智的劲儿,包括我自己。有一次朋友好心对我说了一句:“量力而为,不要勉强。”那瞬间我的胜负欲就被点燃了:“就要勉强给你看!”其实并不是多想去竞争和证明,而是渴望试探心理和生理上的临界点。
这种不理智,我想多少是源于我女性的身份,玩极限运动对于我而言,有种在“父权社会里跟男性玩男性游戏”的意味,在这场游戏里,尽可能地为自己去创造一个公平的条件,比如:不能先喊累、不能嫌装备重、不能先受伤、学习喝同样的酒、讲同样的笑话,都是这场游戏的一部分。今天,雪场已经是一个相对性别平等的运动场所,我不由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些女性先锋们,无论是面对数十米高台,还是无处不在的性别偏见,以及赛场上直接标识的“No Girls”的规定,选择勇敢纵身一跃,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不理智。
我想,刘佳宇也是不理智的。
刘佳宇。图片来源:BURTON
刘佳宇:真实,内心纯粹的人才能跟大自然同频
在深入了解刘佳宇之前,我没有想过,年龄相仿的我们,不约而同地被单板滑雪引到了很多相同的地方,从人生经历,到人生感悟。
刘佳宇出生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她与单板滑雪的缘分,也是从一个半路出家的故事开始。读幼儿园时,因为奶奶喜欢的缘故,刘佳宇开始学习武术。习武之人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多少能窥探出日后她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其实都不是偶然。
2003 年,中国单板滑雪地方队成立,新项目发展快,前景乐观,11 岁的刘佳宇被家人送去训练。那会儿根本没人玩单板,成为中国第一批专业单板运动员,几乎是稀里糊涂地。
少年时期的刘佳宇。图片来源:中国单板滑雪十年
2003 年开始玩,2007 年站上国际领奖台,从一无所知到深深爱上,用了极短的时间。
“刚开始的练习非常苦,作为中国单板的‘拓荒者’,我们一边摸索一边进步,”刘佳宇说,“很累,每天都要摔,那种痛只有自己知道,觉得自己为什么这么笨,无数次怀疑自己,记不清多少次曾动过放弃的念头。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对单板滑雪的热爱。”
对女孩来说,只要足够热爱一样事物,就获得了去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勇气和动力。
刘佳宇。图片来源:Snowboarder Magazine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刘佳宇拿到一枚女子单板滑雪 U 型场地银牌,这是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奥运奖牌。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早已“拿奖拿到手软”,公众用奖牌数量和质量去衡量一个运动员的水平,是正常又令人无奈的现象。对于刘佳宇来说,所有的比赛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中低之分,用同样的专注,对待每一场比赛。“国际大赛对国家和赞助商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作为个人,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赛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不为冠军而战,只为自己而活。”
热爱单板的人肯定是向往自由的人,正在奥地利备战冬奥会的刘佳宇形容,疫情后重回雪场感受到天性的释放。大自然有着取之不尽的养分,简单,无需修饰,强大又教人以谦卑。无论是转弯还是推坡,必须要全神贯注,专注于当下,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想那些烦恼的琐事。“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运动,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它,它很简单,很快乐。”
刘佳宇。图片来源:BURTON
在每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背后,都是不平坦的。伤病,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敌人,但毋需战胜它,而是与其共生。
刘佳宇进行过大大小小三次手术,因为伤病很多,经常会有不能训练和比赛的时候。无论是多优秀的运动员,康复后重回雪道,总是会有强烈的心理恐惧。“我只能不断告诉自己,要更加坚强,要更加勇敢,”伤病同时也让人意识到“变老”这件事,前两次手术过后,刘佳宇一度考虑退役,“有时候可能真的到退役的节点,又拿到一个世界冠军,就继续走下去了。我一直觉得自己幸运的点是在于要放弃的时候,老天总是能给你一些甜头,让你能继续努力。”教练刘长福曾说过,刘佳宇并不是一个天才型运动员,她的成功靠的是勤奋。这也是他眼中刘佳宇身上最大的优点。
2019-2020 赛季,刘佳宇在训练中受伤,只能戴着颈托固定器训练。卡尔加里世界杯分站赛上的第二次滑行中出现失误,腰部因撞到场地边沿严重受伤,甚至无法自己走下赛道。在接受医生的检查后,她选择回到赛场,进行她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滑行,并获得了当晚的季军。国际雪联形容:“这是一个关于力量、勇气,以及超越自己的惊人之举,刘佳宇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无所不能的意志力”。动图来源:GISS 爱上雪
同样因为热爱极限运动接受过大型手术,我并不认为伤病是一种不幸,选择直面伤病,是为了延长运动生涯所做的重要决定。因为热爱,因为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把命运的主动权重新拿回自己手里。
当意识到我又再次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路径时,迷雾被拨开了,我感受到重生,为自己快乐,因为拥有命运的主动权,我便拥有了重新去爱的能力。爱,便是生命的价值。女性在极限运动中展现出的细腻和坚韧,往往是以追随内心和自我探索为目的的。由爱开始,回到爱本身;从爱运动,到爱自己。
在第三次手术后,刘佳宇反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受伤后,我更加热爱和了解这项运动。我开始追求更大的难度,现在我更加享受训练和比赛,追求的就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快乐。做好自己,滑出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要管那么多,自己开开心心就好了。”
刘佳宇。图片来源:Olympics
刘佳宇笑称自己是一名当之无愧的老将了。我很有幸采访过不少国内的极限运动“开拓者”,他们无一不对这种更新迭代充满期待,他们对中国运动的未来接班人抱有接近无私的希望,同时在有限的生理素质面前,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运动水平的临界点。在我看起来,这是极限运动最感性的一面,也是最动人之处。
刘佳宇。图片来源:BURTON
在自己的眼里,刘佳宇是个非典型的处女座女孩,心向阳光,爱笑,有一点腼腆,内心善良。我对佳宇的第一印象——真实。真实、内心纯粹的人很容易能与大自然同频。活在当下很简单,感受当下很难,最接近大自然的人,都有股与生俱来的感知力。
图片来源:刘佳宇 Instagram
滑雪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项运动,如果运动延长了生命的宽度,那一副好的装备可以延长爱好者的运动寿命。就像刘佳宇所说,单板滑雪从来不分年龄、性别,在安全的情况下尽情体验,才能感受到极致的愉快。作为单板滑雪世界领导品牌 BURTON 的签约滑手,刘佳宇携手 BURTON 旗下品牌 ANON,推出 ANON HELO 头盔与 ANON WM3 雪镜。
以自然为灵感,单品采用大象和玫瑰作为设计元素,大象是力量的象征,坚毅而勇敢;玫瑰美丽但带刺。荆棘中的大象,如雪场上的刘佳宇,迎向最深刻的伤病,无所畏惧,引吭高歌。同时,刘佳宇希望以这两个元素代表天地万物,号召对于野生生物的保护,致敬将热爱带回给自己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