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eplessinsleep 。
Barbarika
Sleeplessinsleep
Barbarika 不以自己的生活背景为歌唱的舞台。他总愿意走得远一些,也深入一些,潜入到梦境的边缘。在 Sleeplessinsleep 的入口遇到自己,一个低像素、半透明、喑哑到难以辨认的人影,Barbarika 确信这是一次真实的相遇。
三十余年,他生活在自己口中 “平平无奇的西北内陆资源城市”。5 岁就喜欢讲故事,不会写字就口述由父亲记录;少年时期便开始尝试写诗歌、小说;在接触到欧美流行音乐、另类摇滚乐的青年时代,他将对文本的探索延续到音乐的主题中,以喜爱的音乐作品为文学创作动机,完成了篇幅不等的小说。他的写作与自身生活环境、经历毫无关联,并不是对青春的简单描摹,而更像是动荡情绪刺激下的思考与随后的出逃 —— 直到今天为止,他总感到潜意识中有个秘密的水牢,想要把他囚禁、溺死。
进入大学学习日语文学专业,离开校园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中学英文教师;窗外的风景从儿时的国企厂房变成了如今的文创园;他始终保持创作,又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扮演着与创作无关的角色。像是猫科动物,潜伏在暗中,他看似不动,却早已在脑海里随故事游历了万水千山。而当他开始把从音乐情绪转换至文本的创作方式调转时,一场 “梦境中的流浪” 豁然敞开门径,让他与许多过去熟悉的情感与身影有了全新的邂逅机会。
对于 Barbarika 来说,开始音乐创作非但不是文本探索的终止,反而是叙事的升级。他一方面关注民谣和摇滚乐中的叙事成分,从歌词入手通过词汇和意象的密钥,为自己无法言说的故事加密;另一方面也试着操纵声音的形状和色彩,为寄放深层情感中敏感、易碎的部分,塑造更适合的容器。
2017、2018 这两年,父亲离世让他更加难以消化本就复杂的亲子情感;个人事业与人生方向没了头绪,Barbarika 在情感上几乎完全封闭自己。夜晚成了一种慈悲。他经常在深夜驻足,望着黑暗中的树发呆。在这种介于昏睡与无眠的失神状态中,声音从梦境的边缘缓缓渗出,包裹住他,成为为他提供安全感的 “伴侣” —— 创作即母性 —— 投入 “她” 的怀抱, Barbarika 能感受到一种香气,带着情人的呵护,又似母亲的包容。有意无意地,他变得敢于触碰之前疲于回避的潜意识中的困难。Sleeplessinsleep 的创作由此开始。
痛苦的情感不及发作就转变成了新的东西。曾经代表 “蒙昧” “令人无助” “有控制欲” 的男性形象,在 Barbarika 的持续书写、创作中被寄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一种令他不断反思自我,忏悔年轻时作为的持续推动力。他在歌曲中加入的跳跃节奏即是对青春动荡状态的调用与篡改。
在声音中流浪,Barbarika 游弋至古城西代和奥提伽岛。驻足地中海岸边,他与最亲密的家人牵手看着潮水漫上脚背。他的歌曲是只有憧憬与追忆,没有情话的情歌,泛化成他非地理意义上的 “乡愁”。从青春时期的急迫出逃,到走入梦境的深处,对抽象的自我情绪与异化的亲情关系进行沉静的梳理,Barbarika 完成了精神旅途上的回归。
Barbarika 借用日本筝、古筝、中国大鼓、太鼓、乌德琴、嘟嘟克和西塔琴等乐器,向自己本该早已熟悉的情节,投下了没有形状、不合常理的涟漪。他的引用并非是旅游赏景式的有意识摘录;让人费解的配器与猝不及防的编曲仅是为了扰乱现实,从而更深入梦境的本能反应。这些梦的片段彼此独立又互有映照,共同拼凑成失去头尾的梦境回环。
制作专辑的三年,意识中的一瞥;Barbarika 以非常规的叙事方式、非习惯性的思维,进行了一次梦的听写。他把这些歌谣献给父亲,也献给教会他做梦的 Barbara、Ewa Demarczyk 和 “她” —— 一个集合了声音工程师 YUAN、音乐制作人 Ocicat 以及至爱 Yolanda Chan 等亲友的复合形象。
又一次回到梦境的入口,Barbarika 仍确定遇到了自己;那个身影虽然模糊又陌生,却携带着他个人更本源性的东西。在自己对自己的指引下,他再一次下潜,经过梦的灵泊、炼狱、空谷和故乡的沙漠边城 —— 那些曾经的精神困境,坠入更深层次的平静。
Yoann Pisterman
Almost Religious
Yoann Pisterman 在法国南部长大,现居柏林。他的父亲年轻时在阿根廷当过 DJ ,母亲则擅长演奏钢琴。如此的成长背景与特殊的音乐熏陶,让 Yoann 自小接触音乐和艺术时就懂得兼容并包的妙趣所在。
16 年前刚搬到柏林求学时,Yoann 为弥漫在空气中的可能性感到雀跃。这座德国首都城市,欧洲的文化重镇,为他打开了多样性的窗口。在学习纯艺术专业的过程中,他开始把自己对印象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偏爱,转化为一种融合浪漫主题与梦境元素的美学体系。而作为一名聆听者,他一方面感受到日本环境音乐和德系迷幻摇滚与自己探索的艺术方向有着可类比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也从中提取出一个时至今日仍息息相关,也持续影响着自己创作的主题 —— 现代主义与科技、人与自然两组概念的相互影响,以及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内部先天存在的矛盾。
于是,Yoann 在城市中寻找被自然植被支配的隐秘角落,感受妖娆的绿色曲线与坚硬的深灰线条交错中诞下的平衡;临着顶楼工作室的窗口聆听城市的声音 —— 机械运转的轰鸣以及来自自然的鸟叫、虫鸣、风雨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融为不间断的持续音。他用建筑构图的方式在画布与录音中展开时、空、音、画并存的跨媒介复合维度;得名于同时期创作的黑白画作 Almost Religious,此次发布的 EP 即是观察这个维度的角度之一。
在 Almost Religious 中,Yoann 使用 Korg Volca FM 和 Korg Minilogue 连接混响、延迟等时间、空间类效果踏板,将合成器推到极限,模拟出一种类似寺庙、教堂、或空旷工厂特有的巨大声音空间,同时制造出大量带有噪音或金属质感的细微响动与震颤。
声音的共振 —— 来源于空间环境的不断反馈 —— 不断层叠累积,直至能量过于强大,竟从自身内部出现裂隙,释放出 Yoann 从儿时积累至今的音乐记忆与嵌在这些记忆中的情绪:那些弦乐线条般的持续音也许就延续自他儿时反复收听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时的兴奋;复调式的合唱乐句或许是艺能山城组为动画电影 Akira 所做配乐,在他青少年记忆中留下的烙印;那份近乎宗教般的热忱多少在暗地里连通着他在柏林看到 Kraftwerk 乐队时深深受到的鼓舞 …… 色彩、形状、画面、旋律与记忆,仅仅通过通过微小旋律元素在声景混响中的激荡,便勾连在一起,构成了风暴般声音能量的核心。
Yoann 没有宗教信仰。但在一定程度上,他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达到的 “入定” 感受与信仰虔诚之心有相通之处;他用声音绘制的世界,是一种审美之上的境界,一种模糊真实与梦境,令人 “脱人入神” 的痴迷。
在电子音乐的领域,榆林当然不能与柏林同日而语,但这并不代表二林不能产生任何共鸣。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你在哪,身处什么环境;无论是面对全球化、去全球化正双向发生的混乱局面,数字化表现出的高度聚合又不断分裂的全新体验,还是城市内部士绅化带来的新旧生活方式交接;只要在嘈杂的环境里保持内在的专注和求新的想象能力,梦会自然而然发生在你那里。
没有规则,也就不会有止境;我们对 Barbarika 和 Yoann Pisterman 的持续梦境探索满怀兴致。作为创意者,他们穷极自己不断挖掘出的不同主题和勇于试验的不同讲述方式,正是弥合我们当下文化、社会生活中巨大断层和频发对峙的关键。和谐的前提,是不同声音的出现。
我们期待你的声音。
如有音乐作品请投递至:bierecords@yishiyise.com
Sleeplessinsleep 与 Almost Religious 数字专辑现已全面登录国内外主要流媒体平台。
两部作品的磁带将于近期上架我们的官方商店,敬请期待。
关于 bié Records:
没有记录时代、概括生活的宏伟宣言——我们也在摸索自己在历史背景下作为聆听者的意义—— bié Records 能做的就是为音乐人提供发声的机会和自由抒发的动力,让音乐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塑造的 “金科玉律” ,回归带有 “趣味” 和 “灵性” 的自然状态,让我们划定的小世界不再拘泥于强权打造的 “真理” 和 “经典” ,重新获得在冲突中不断进化、融合,继而产生多元美感的能力。
(almost religious 封面跳转到Sleeplessinsleep)(。)
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