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登录

  • 搜索

  • 专题
  • 文章
  • 简报
  • 电台
  • 视频
  • 活动
  • 品牌合作
  • 商店
  • 标签云
  • 关于我们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别的女孩 - 呼朋唤友 - 别的艺术 - 别的音乐 - bié Records -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0
    Loading 0
    BIE别的

    华北儿女 VS 闽南儿女 大对谈 | 厦门是个好地方

    2021.03.05 | BY Rachel Zheng |
    厦门这是一个好地方

    这是一次华北儿女与闽南儿女的对话,也是一次南北文化的撞击。当BIE别的两位编辑在北京的家里被阴郁小雨所笼罩之时,电话那头来自厦门的青年文化纸媒 DEALERS啲叻 的编辑朋友们(阿昂/海螺/阿卡)正在茶馆喝茶吃点心,让两位华北儿女分外羡慕。

    这次对话是厦门专题的正式开篇(专题将由 BIE别的 联名 DEALERS啲叻 共同以纸刊形式 《少年吔,安啦!》 特辑出售,敬请期待!)

    搜 “DEALERS” 小程序即可购买

    《少年吔,安啦!》借用了一部台湾电影的名字,但我们要说的跟电影其实没什么关系。“少年吔”是闽南人对年轻人的称呼,“安啦”是一句口语,用普通话来讲就是年轻人啊,你不要着急,不用担心。英文可以理解为 take it easy —— 这种温和、悠闲甚至有点吊儿郎当的态度似乎刻在每个厦门人的骨子里,成为了厦门城市的气质。在讨论这个主题时,我们也深刻发现了与闽南儿女们的文化代沟,相比之下,北方劝人心平气和的方式 —— 比如你丫别急,也像骂人一样的粗鲁。
    以下是我们的对谈整理,包含你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读完了你就能和厦门青年对上话。
    BIE别的:
    Rice、Rachel(俩女的,都是北京土著)
    DEALERS啲叻:
    阿昂(主编/女/厦门人/理性看本土文化)
    海螺(统筹/男/漳州杜浔人/厦漂10多年)
    阿卡(专属声优/女/厦门人/地方台主持人)

    语言篇-闽南语真好听

    厦门人说脏话不是要致人于死地,脏话都很生活化。
    Rice:我们印象中的厦门人讲话都很温柔,很像台湾电影里的人,你们平时讲脏话吗?
    阿昂:我们讲脏话,但动气的时候比较少。“靠北”、“干林娘”好像都是日常口语,而不是要致某人于死地。我们也会问候家属啊,或者给器官加一些形容词,但花样不多,平时常用的还是轻量级的。比如“靠北”的字面意思其实是“哭爸爸”,我们叫一个人不要“靠北”了,“卖靠北”,就是说你别逼逼了,吵死了。但“靠北”也是一个像“卧槽”的语气词。冰淇淋掉地上,你会说靠北!因为脏话会出现在很多生活场景里,我们讲的就很随意,北方人就可能觉得我们的脏话很软很娘,这还挺让人着急的,我很难想象自己跟一个北方人互骂脏话会怎么样,感觉要多加练习。

    =干你娘!

    听腻了五月天的闽南语,你可以听听御矢乐队的闽南语金属摇滚。
    Rice:我在臭迪看到很多年轻人唱闽南语歌,第一次知道五月天还有闽南语歌。后来发现很多台湾乐队都有。

    用闽南语唱黑嗓的重金属乐队 —— 御矢

    海螺:台湾有“台客摇滚”音乐节,新宝岛伍佰张震岳五月天。厦门也有用闽南语创作的乐队,甚至是金属,有一支叫“御矢”的可以了解一下,闽南语唱黑嗓的反差感还挺不一样的。不过我们张嘴就来的,还是那些很老很土的闽南语歌。小时候受台湾流行文化的影响很深,很多台湾音乐的题材,跟我们也很有共鸣,打拼,出海,喝酒醉,舞女,粉味,跟心爱的人告别,很小的时候都在唱这些了,那时候也不知道这些歌在说什么。

    经典歌词:问我到底 腹内有啥法宝, 其实无撇步,欢喜就好!

    电视上的台湾明星会来你家主持婚礼。
    阿昂:闽南地区流行过请台湾明星来家里,特别是晋江一带,请吴宗宪张菲来做婚礼的主持人,或者像陈雷叶启田这种闽南语歌星来做暖场嘉宾。很多台湾艺人跟闽南做生意的老板都有私交,老板家里都会有明星合影。

    闽南明星一家人

    阿卡:厦门零几年的时候,还有沙滩音乐节或者大型的中秋晚会,做台湾明星的拼盘演出。周杰伦、蔡依林、陈绮贞、罗志祥、潘玮柏、伍佰那种大牌都会来,而且是拼盘来,当时应该是动感地带赞助的,挺多的,每年都会有。现在厦门的音乐节也是像草莓这种,跟其他城市类似的消费了。

    谁还在用动感地带?

    经济篇-厦门是经济特区不是福建省会

    七匹狼、特步、安踏、361度都是泉州的,但是他们的运营总部都在厦门。
    阿昂:厦门是一个挺让人不服气的城市。
    比如福州,福州是福建省会,但它的行政级别比厦门低,福州是正厅级,厦门是副省级。福州人口和GDP 都超过厦门,但名气不如厦门,房价也不如厦门,
    比如泉州,泉州的GDP跟人口应该是福建第一,他们的纺织业很强,国内很多上市品牌,七匹狼、特步、安踏、361度都是泉州的,但最吊诡的地方是,他们的工厂在泉州,运营总部都搬来厦门。
    再比如广州,广州是超级一线城市,但房价还是被厦门压着。我之前看的房价排名是北京、深圳、上海、厦门,接下去才是广州。
    不过这些只是城市发展层面,会被拿来调侃的对比。真正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平时不会去顾虑这些,厦门跟周边城市都有很多往来,大家没有真正在争这些。

    海上花园名不虚传

    厦门的城市竞争力就是高颜值,高素质,包您满意!
    Rice:第一次来厦门,最深的印象是厦门司机居然会给行人让路,而且跟北京比起来,他们的态度都特别好。
    阿昂:厦门是旅游城市,需要有一个类似品牌定位的东西,最近好像一直在说“高颜值,高素质,国际化”什么的。厦门的出租车公交车司机,这些服务在一线的人都需要做服务培训的。因为我们地方小,自然资源有限,除了搞好城市建设跟文化创新之外,人们还能为旅游业做什么。那可能就是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了,厦门人“靠素质取胜”很厉害,每年都是文明城市。

    厦门人“靠素质取胜”

    不过我们不是为了旅游业才开始讲文明素质。厦门很早西化,开埠之后就吸收了世界各地的人。现在鼓浪屿还有很多西式建筑,大使馆,他们很早就给厦门带来了西方的教育跟涵养,我们的“素质”是有来源的,刚好现在派上用场了。其实也挺好的,自己生活在这里挺舒服的。

    高素质,高颜值,白马会所???

    为什么厦门总拍文艺青春电影?
    阿昂:除了旅游业,厦门现在也在试着发展影视产业。不过我觉得我们能承办金鸡百花,不是因为厦门的电影氛围好,出大导演,而是因为这个地方“高颜值,高素质,国际化”,而且自带流量。

    刚好厦门近几年出了几部热播的青春电影,很多取景地。

    以前会有很多电影来厦门取景,基本都是热播的青春电影,票房很好,厦门的流量也一起上去了。其实一部电影不会只在一个城市取景,但厦门媒体就会做这方面的整合——旅游城市媒体的自觉,让人感觉厦门有很多值得打卡的地方。现在甚至会觉得有些电影取景,是在蹭厦门热度,或者说“强强联合”吧。我个人觉得这种打卡也挺傻X的,热度跟流量背后也是一个个人的审美。
    阿卡:之前在电视台做采访,我对一个文化人士问过一摸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厦门总会拍文艺片校园片,他说因为给院线评分的都是年轻人,大众审美好(hao 四声)这一口,而厦门天时地利人和。
    景点篇-这些网红景点本地人不会去
    诗人舒婷还健在鼓浪屿,但不妨碍好多游客去她的故居打卡。
    阿昂:写《致橡树的》那个舒婷是鼓浪屿人,有出现在我们高中课本,她现在还住在鼓浪屿上,很多人以为她不是当代人,她家被当成故居,以前还被标注在商用的鼓浪屿地图上,游客很容易就找到她家,带来很多生活困扰。后来她自己去维权,才把这些地图上的家庭地址去掉。
    这个事件挺有代表性的。厦门确实还是一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所以舒婷一直没走,她甚至还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实现诗意栖居的诗人”。但是,景点千千万,都在我们的生活范围内,总有游客要来打扰本地人的生活。

    转角遇到爱。

    鼓浪屿都是人,曾厝安都是油烟味,沙坡尾都是网红摆拍。
    阿昂:我们说疫情前的情况吧。厦门景点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地方,鼓浪屿都是人,曾厝安都是油烟味,沙坡尾都是网红摆拍。
    厦门是一个初代网红城市,被贴了很多标签,海上花园、东方夏威夷、钢琴之城、万国建筑群什么的,以前也一直被认为是文艺青年的天堂,据说厦门是全国寄出明信片最多的城市,现在不知道还是不是,也有可能寄明信片这件事都没人统计了吧。随着文艺这个词的过气,厦门也有点过气网红的意思。
    再加上疫情一年多了,那些带着获取心态的外地人来厦门开店开民宿的,应该也走了大半部分了。
    鼓浪屿还是美的,只要忽略掉那些无聊的谐音梗网红店。
    阿卡:还是一些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吧,比如八市和百家村。八市现在也很出名了,但是应该不会沦为曾厝安,因为它自己就是一个有在运转的菜市场,本地人也都来这里买海鲜,是有生命力的。

    傍晚的八市,美!

    阿昂:其实鼓浪屿还是美的,只要忽略掉那些无聊的谐音梗网红店,挑人少的时候去。我最近一次因为工作上岛,傍晚在海边等船还有日落,岛上的阿公阿嬷带着孙子出来打太极的那阵子,还让人有点感动。

    青年文化篇-少年吔,安啦!

    厦门的嘻哈四大元素(DJ、说唱、街舞、涂鸦)为啥不兴旺?
    海螺:还好吧。厦门做说唱比较久的有扭蛋音乐,之前满舒克就在扭蛋,还有八口也还在扭蛋。出人头地厂牌也是在厦门成立的,李佳隆他们。之前大家出的东西,可能厦门的影子不是很重,但也有在慢慢做输出了。厦门的街舞也很强,各个学校的街舞团体氛围很好,很多比赛,也出过很多厉害的人。还有像电子音乐,涂鸦啊,刺青啊,美式理发,厦门本土的叛逆基因比较少,做街头文化有自己的方式,不一定要很暴躁,很拽。

    以MusicLoop扭蛋音乐为主导打出“沿海友善”的联盟厂牌

    比较遗憾的是厦门现在没有球队,之前还有蓝狮。你像北京国安,上海、山东,都有自己强输出的东西,有城市的精神图腾,厦门现在没有球队,就少了地方凝结力。
    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没有小镇青年的企图心。
    阿昂:厦门是海洋型城市,地理环境和城市建设也直接影响这里的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没有小镇青年的企图心,给人印象是安逸闲适,甚至不思进取。我一定程度上是同意这种观点的,我觉得这挺好的啊,也因为这样,闽南人有自己的幽默感,大家都挺搞笑的,连长辈都很好笑,闽南的阿伯是好笑的典型。我们有时候真的就是为了好笑而好笑,没有什么目的,所以这种好笑是不熟悉这个语境的外地人很难闯进来的。
    这种闲适的性格也催生我们独有的青年文化氛围。
    比如这次厦门专题采访的休闲公司那几个酿酒的,玩涂鸦的,拍电影的人,他们的口号是“休闲是第一生产力”。
    比如采访厦门年轻的艺术家,组织了蒋晟跟大悲宇宙进行对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佛像创作,关注的是时代和全人类的命题。
    再比如厦门的闲适环境,催生了很多写诗的年轻人,我们采访之后发现这个群体比想象的庞大很多。
    再再比如,我做这个专题听到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推广厦门沙坡尾延绳钓技法的人,他叫徐路,他说他现在虽然不在船上,但一直没有停止造一艘船航向世界的计划….
    以上这一大段话,是有点打广告的意思。欢迎大家关注这次 BIE别的 #厦门是个好地方# 专题,以及搜 “DEALERS小程序” 即可购买我们联名推出的报纸。
    厦门见!

    这是一次华北儿女与闽南儿女的对话,也是一次南北文化的撞击。当BIE别的两位编辑在北京的家里被阴郁小雨所笼罩之时,电话那头来自厦门的青年文化纸媒 DEALERS啲叻 的编辑朋友们(阿昂/海螺/阿卡)正在茶馆喝茶吃点心,让两位华北儿女分外羡慕。

    这次对话是厦门专题的正式开篇(专题将由 BIE别的 联名 DEALERS啲叻 共同以纸刊形式 《少年吔,安啦!》 特辑出售,敬请期待!)

    搜 “DEALERS” 小程序即可购买

    《少年吔,安啦!》借用了一部台湾电影的名字,但我们要说的跟电影其实没什么关系。“少年吔”是闽南人对年轻人的称呼,“安啦”是一句口语,用普通话来讲就是年轻人啊,你不要着急,不用担心。英文可以理解为 take it easy —— 这种温和、悠闲甚至有点吊儿郎当的态度似乎刻在每个厦门人的骨子里,成为了厦门城市的气质。在讨论这个主题时,我们也深刻发现了与闽南儿女们的文化代沟,相比之下,北方劝人心平气和的方式 —— 比如你丫别急,也像骂人一样的粗鲁。
    以下是我们的对谈整理,包含你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读完了你就能和厦门青年对上话。
    BIE别的:
    Rice、Rachel(俩女的,都是北京土著)
    DEALERS啲叻:
    阿昂(主编/女/厦门人/理性看本土文化)
    海螺(统筹/男/漳州杜浔人/厦漂10多年)
    阿卡(专属声优/女/厦门人/地方台主持人)

    语言篇-闽南语真好听

    厦门人说脏话不是要致人于死地,脏话都很生活化。
    Rice:我们印象中的厦门人讲话都很温柔,很像台湾电影里的人,你们平时讲脏话吗?
    阿昂:我们讲脏话,但动气的时候比较少。“靠北”、“干林娘”好像都是日常口语,而不是要致某人于死地。我们也会问候家属啊,或者给器官加一些形容词,但花样不多,平时常用的还是轻量级的。比如“靠北”的字面意思其实是“哭爸爸”,我们叫一个人不要“靠北”了,“卖靠北”,就是说你别逼逼了,吵死了。但“靠北”也是一个像“卧槽”的语气词。冰淇淋掉地上,你会说靠北!因为脏话会出现在很多生活场景里,我们讲的就很随意,北方人就可能觉得我们的脏话很软很娘,这还挺让人着急的,我很难想象自己跟一个北方人互骂脏话会怎么样,感觉要多加练习。

    =干你娘!

    听腻了五月天的闽南语,你可以听听御矢乐队的闽南语金属摇滚。
    Rice:我在臭迪看到很多年轻人唱闽南语歌,第一次知道五月天还有闽南语歌。后来发现很多台湾乐队都有。

    用闽南语唱黑嗓的重金属乐队 —— 御矢

    海螺:台湾有“台客摇滚”音乐节,新宝岛伍佰张震岳五月天。厦门也有用闽南语创作的乐队,甚至是金属,有一支叫“御矢”的可以了解一下,闽南语唱黑嗓的反差感还挺不一样的。不过我们张嘴就来的,还是那些很老很土的闽南语歌。小时候受台湾流行文化的影响很深,很多台湾音乐的题材,跟我们也很有共鸣,打拼,出海,喝酒醉,舞女,粉味,跟心爱的人告别,很小的时候都在唱这些了,那时候也不知道这些歌在说什么。

    经典歌词:问我到底 腹内有啥法宝, 其实无撇步,欢喜就好!

    电视上的台湾明星会来你家主持婚礼。
    阿昂:闽南地区流行过请台湾明星来家里,特别是晋江一带,请吴宗宪张菲来做婚礼的主持人,或者像陈雷叶启田这种闽南语歌星来做暖场嘉宾。很多台湾艺人跟闽南做生意的老板都有私交,老板家里都会有明星合影。

    闽南明星一家人

    阿卡:厦门零几年的时候,还有沙滩音乐节或者大型的中秋晚会,做台湾明星的拼盘演出。周杰伦、蔡依林、陈绮贞、罗志祥、潘玮柏、伍佰那种大牌都会来,而且是拼盘来,当时应该是动感地带赞助的,挺多的,每年都会有。现在厦门的音乐节也是像草莓这种,跟其他城市类似的消费了。

    谁还在用动感地带?

    经济篇-厦门是经济特区不是福建省会

    七匹狼、特步、安踏、361度都是泉州的,但是他们的运营总部都在厦门。
    阿昂:厦门是一个挺让人不服气的城市。
    比如福州,福州是福建省会,但它的行政级别比厦门低,福州是正厅级,厦门是副省级。福州人口和GDP 都超过厦门,但名气不如厦门,房价也不如厦门,
    比如泉州,泉州的GDP跟人口应该是福建第一,他们的纺织业很强,国内很多上市品牌,七匹狼、特步、安踏、361度都是泉州的,但最吊诡的地方是,他们的工厂在泉州,运营总部都搬来厦门。
    再比如广州,广州是超级一线城市,但房价还是被厦门压着。我之前看的房价排名是北京、深圳、上海、厦门,接下去才是广州。
    不过这些只是城市发展层面,会被拿来调侃的对比。真正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平时不会去顾虑这些,厦门跟周边城市都有很多往来,大家没有真正在争这些。

    海上花园名不虚传

    厦门的城市竞争力就是高颜值,高素质,包您满意!
    Rice:第一次来厦门,最深的印象是厦门司机居然会给行人让路,而且跟北京比起来,他们的态度都特别好。
    阿昂:厦门是旅游城市,需要有一个类似品牌定位的东西,最近好像一直在说“高颜值,高素质,国际化”什么的。厦门的出租车公交车司机,这些服务在一线的人都需要做服务培训的。因为我们地方小,自然资源有限,除了搞好城市建设跟文化创新之外,人们还能为旅游业做什么。那可能就是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了,厦门人“靠素质取胜”很厉害,每年都是文明城市。

    厦门人“靠素质取胜”

    不过我们不是为了旅游业才开始讲文明素质。厦门很早西化,开埠之后就吸收了世界各地的人。现在鼓浪屿还有很多西式建筑,大使馆,他们很早就给厦门带来了西方的教育跟涵养,我们的“素质”是有来源的,刚好现在派上用场了。其实也挺好的,自己生活在这里挺舒服的。

    高素质,高颜值,白马会所???

    为什么厦门总拍文艺青春电影?
    阿昂:除了旅游业,厦门现在也在试着发展影视产业。不过我觉得我们能承办金鸡百花,不是因为厦门的电影氛围好,出大导演,而是因为这个地方“高颜值,高素质,国际化”,而且自带流量。

    刚好厦门近几年出了几部热播的青春电影,很多取景地。

    以前会有很多电影来厦门取景,基本都是热播的青春电影,票房很好,厦门的流量也一起上去了。其实一部电影不会只在一个城市取景,但厦门媒体就会做这方面的整合——旅游城市媒体的自觉,让人感觉厦门有很多值得打卡的地方。现在甚至会觉得有些电影取景,是在蹭厦门热度,或者说“强强联合”吧。我个人觉得这种打卡也挺傻X的,热度跟流量背后也是一个个人的审美。
    阿卡:之前在电视台做采访,我对一个文化人士问过一摸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厦门总会拍文艺片校园片,他说因为给院线评分的都是年轻人,大众审美好(hao 四声)这一口,而厦门天时地利人和。
    景点篇-这些网红景点本地人不会去
    诗人舒婷还健在鼓浪屿,但不妨碍好多游客去她的故居打卡。
    阿昂:写《致橡树的》那个舒婷是鼓浪屿人,有出现在我们高中课本,她现在还住在鼓浪屿上,很多人以为她不是当代人,她家被当成故居,以前还被标注在商用的鼓浪屿地图上,游客很容易就找到她家,带来很多生活困扰。后来她自己去维权,才把这些地图上的家庭地址去掉。
    这个事件挺有代表性的。厦门确实还是一个很适合生活的地方,所以舒婷一直没走,她甚至还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实现诗意栖居的诗人”。但是,景点千千万,都在我们的生活范围内,总有游客要来打扰本地人的生活。

    转角遇到爱。

    鼓浪屿都是人,曾厝安都是油烟味,沙坡尾都是网红摆拍。
    阿昂:我们说疫情前的情况吧。厦门景点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地方,鼓浪屿都是人,曾厝安都是油烟味,沙坡尾都是网红摆拍。
    厦门是一个初代网红城市,被贴了很多标签,海上花园、东方夏威夷、钢琴之城、万国建筑群什么的,以前也一直被认为是文艺青年的天堂,据说厦门是全国寄出明信片最多的城市,现在不知道还是不是,也有可能寄明信片这件事都没人统计了吧。随着文艺这个词的过气,厦门也有点过气网红的意思。
    再加上疫情一年多了,那些带着获取心态的外地人来厦门开店开民宿的,应该也走了大半部分了。
    鼓浪屿还是美的,只要忽略掉那些无聊的谐音梗网红店。
    阿卡:还是一些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吧,比如八市和百家村。八市现在也很出名了,但是应该不会沦为曾厝安,因为它自己就是一个有在运转的菜市场,本地人也都来这里买海鲜,是有生命力的。

    傍晚的八市,美!

    阿昂:其实鼓浪屿还是美的,只要忽略掉那些无聊的谐音梗网红店,挑人少的时候去。我最近一次因为工作上岛,傍晚在海边等船还有日落,岛上的阿公阿嬷带着孙子出来打太极的那阵子,还让人有点感动。

    青年文化篇-少年吔,安啦!

    厦门的嘻哈四大元素(DJ、说唱、街舞、涂鸦)为啥不兴旺?
    海螺:还好吧。厦门做说唱比较久的有扭蛋音乐,之前满舒克就在扭蛋,还有八口也还在扭蛋。出人头地厂牌也是在厦门成立的,李佳隆他们。之前大家出的东西,可能厦门的影子不是很重,但也有在慢慢做输出了。厦门的街舞也很强,各个学校的街舞团体氛围很好,很多比赛,也出过很多厉害的人。还有像电子音乐,涂鸦啊,刺青啊,美式理发,厦门本土的叛逆基因比较少,做街头文化有自己的方式,不一定要很暴躁,很拽。

    以MusicLoop扭蛋音乐为主导打出“沿海友善”的联盟厂牌

    比较遗憾的是厦门现在没有球队,之前还有蓝狮。你像北京国安,上海、山东,都有自己强输出的东西,有城市的精神图腾,厦门现在没有球队,就少了地方凝结力。
    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没有小镇青年的企图心。
    阿昂:厦门是海洋型城市,地理环境和城市建设也直接影响这里的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没有小镇青年的企图心,给人印象是安逸闲适,甚至不思进取。我一定程度上是同意这种观点的,我觉得这挺好的啊,也因为这样,闽南人有自己的幽默感,大家都挺搞笑的,连长辈都很好笑,闽南的阿伯是好笑的典型。我们有时候真的就是为了好笑而好笑,没有什么目的,所以这种好笑是不熟悉这个语境的外地人很难闯进来的。
    这种闲适的性格也催生我们独有的青年文化氛围。
    比如这次厦门专题采访的休闲公司那几个酿酒的,玩涂鸦的,拍电影的人,他们的口号是“休闲是第一生产力”。
    比如采访厦门年轻的艺术家,组织了蒋晟跟大悲宇宙进行对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做佛像创作,关注的是时代和全人类的命题。
    再比如厦门的闲适环境,催生了很多写诗的年轻人,我们采访之后发现这个群体比想象的庞大很多。
    再再比如,我做这个专题听到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推广厦门沙坡尾延绳钓技法的人,他叫徐路,他说他现在虽然不在船上,但一直没有停止造一艘船航向世界的计划….
    以上这一大段话,是有点打广告的意思。欢迎大家关注这次 BIE别的 #厦门是个好地方# 专题,以及搜 “DEALERS小程序” 即可购买我们联名推出的报纸。
    厦门见!
    2021.03.05 | BY Rachel Zheng |
      厦门这是一个好地方
      隐藏评论
      请注册登录后加入讨论

      相关

      BIE别的
      0
      Loading 1
      尿酸新浪潮 HiShorts! 分潮:辞职啦!摆烂啦!我要搞艺术!

      尿酸新浪潮 HiShorts! 分潮:辞职啦!摆烂啦!我要搞艺术!

      hishorts!厦门去玩了下电影短片
      BIE别的
      0
      Loading 0
      破庙有事:寻访终南山上被遗忘的野庙

      破庙有事:寻访终南山上被遗忘的野庙

      东探西探寺庙这是一个好地方
      BIE别的
      1+
      Loading 1
      这是一个江苏孝子被迫继承过亿家业的悲惨故事

      这是一个江苏孝子被迫继承过亿家业的悲惨故事

      江苏这是一个好地方
      BIE别的
      0
      Loading 0

      我在清明上河园梦回大宋 | 这是一个好地方

      河南清明上河园这是一个好地方
      BIE别的
      0
      Loading 1
      一个传统的闽南人,一生总是和拜拜脱不了干系

      一个传统的闽南人,一生总是和拜拜脱不了干系

      厦门民间信仰这是一个好地方
      BIE别的
      7+
      Loading 1
      蒋晟×大悲宇宙对谈:现在佛vs未来仏

      蒋晟×大悲宇宙对谈:现在佛vs未来仏

      厦门数字艺术未来这是一个好地方雕塑
      微信公众号:vicechina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2)1296-03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问题反馈请发送邮件到 biede@yishiyise.com

      © 2020 异视异色(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18035号-3

      • BUG反馈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