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E别的 2020 年终音乐总结
转眼已经 2021 了,回想起上一次跨年,仿佛就在昨天一样。别的有个传统,每年都会请同事分享喜欢的音乐,今年当然也不能落下。
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今年最喜欢的音乐,你的音乐故事和感想。
下面就先听听我们的分享吧,2021 年新年快乐!
dubing
Slauson Malone -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Crater Speak)
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是一个德语单词,意思是克服过去。整张专辑像一部好电影,制作十分精良。不用费心去归类什么音乐风格,整张营造的氛围和感染力会让你觉得读了一个故事、看了一部剧,不断感受到抽象的表达和极其个人的浓烈情绪。Slauson Malone 的低语、戛然而止的音符也许会让你感到不明所以,但这就好比是你潜入了他不停变换的意识中,跟随他的思绪起伏。
Beverly Glenn-Copeland - Transmissions: The Music Of Beverly Glenn-Copeland
1986年,Glenn-Copeland 仅用 Yamaha 合成器和 Roland TR-707 鼓机录制并自发行了《Keyboard Fantasies》专辑,沉寂了 30 年都没几个人听到。近几年由一位日本唱片收藏家发现并再版发行,之后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熟悉。今年发布的这一张集合了 Glenn-Copeland 以往的现场演出、精选作品以及全新创作,我一直觉得这种简单轻松的氛围电子、new age 融合 folk 和他治愈的嗓音特别适合在这混乱的一年中听,瞬间让人心跳放慢一半。Glenn-Copeland 的黑人跨性别身份也无疑让他受到更多的关注。
Autechre - PLUS
不需要多说,带着耳机置身黑暗里,就能完全沉浸到 Autechre 建造的音乐世界里,抽象解离的氛围混杂着断裂的节拍,上升过程也许有些磕磕绊绊,但绝对值得。
Simon
A.G.COOK - 7G
A.G.Cook 或者说他所代表的 PC Music 最吸引我的是他们的 “极客” 和开放精神。本着普通人也能成为流行音乐人和绝不做毫无特色的电子音乐的理念,PC Music 就像是个 “电子乐邪教” ,吸纳了一堆对他们产出的扭曲和神经质电子乐趋之若鹜的铁粉。旗下音乐人众多,还三天两头换着名字出歌,不知道这是否是属于 Z 世代的乐子。
而 A.G.Cook 今年 8 月份以自己名字出版的 “宏篇巨制” ——《7G》更像是一次将自己的音乐美学 “教义” 的 “极客” 式输出。没有实体唱片、A.G.Cook 分别以 A.G. Drum / A.G.Guitar / A.G Supersaw / A.G.Piano / A.G.Nord/A.G.Spokenword 以及 A.G.Extreme Vocals 作为标记,分成7张虚拟光盘进行发布。这些标签就像是“教义”的不同章节,想要变成虔诚的 “PC Musican” ,那你可不能跳歌。
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 “布教” ,包括了实验电子 / 工业舞曲 / IDM / 电子核 以及融合了多样不同的舞曲和电子元素的音乐。它们有一些成熟,有一些应该算是 A.G. 的半成品。此外,也包括一些对知名歌曲的怪诞 cover ,比如 Blur 的《Beetlebum》和碎瓜的《Today》 整体来说是一张很 PC Music 风格的作品合集,频现的尖锐高频、扭曲变形的节奏以及接踵而至的碎拍或突然温暖的合成器音色亦或是突然蹦出的来自旗下艺人的采样,让你感到在技术的控制下,这些元素经过拼凑和重新切碎,被推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极端,充满趣味。
A.G.Cook用这套 “宏篇巨制” 告诉你,技术宅一样可以成为流行音乐人。
年度循环播放次数最多单曲 —— Jamie XX 《Gosh》
“Gosh” 是 Jamie XX 在2015年发行的专辑《In Color》中的第一首单曲。它也是我 Spotify 播放列表里今年播放次数最多的一首。这首歌的展开方式以及它所呈现的色彩精准地体现了我对 2020 年的感受 —— 从压抑到自由。
先来说几句这首单曲,“Gosh” 是一首 uk garage 舞曲,采样了包括 Lyn Collins 72 年的单曲《Think》的 funk beat 以及 DJ Ron & MC Strings 的 unbrocast “One in the jungle” pilot 中的人声和节奏。整体的音乐氛围带着 The Orbital 过往的影子。这些音乐元素被 Jamie XX 杂糅在一起,由黑暗到明亮循序渐进直至顶点,带来一种经过压抑、混乱、碰撞后的畅快和自由。
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听跳舞音乐的人。但它能成为我年度播放次数之最,正是它所传递的那种自由和希望的感觉,我太需要了。去年年底开始的一些变故,让我的生活处于 “黑暗” 的情绪中,内心开始变得封闭、压抑和挣扎在我每天醒来便悄然而至,内心开始慢慢隔离一些人和事,结果疫情的到来更是让我处于身心皆 “隔离” 的状态中。而每次听 “Gosh” 这首单曲,尤其是后面的部分,那种由内而外的自由和希望就像是 “止痛片” ,让我能够获得短暂的自在。
关于这首单曲的 MV 一共有两个版本,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浙江天都城的版本,简直就是一次对 pandemic 的另类演绎。而我自己在听这首歌的时候也经常会幻想到一些场景,我最喜欢的就是将这首歌套进《人在酒途-西盟》的那一集里,挂满牛头骨的舞台上,佤族姑娘跟着 “Gosh” 音乐的节奏敲着鼓、人们在篝火旁穿梭、跳舞。那个开头出现的喝酒老哥,目睹着这一切,也跳了起来,彻底像风一样自由了。
SAULT - Untitled (Black Is)
今年夏天,英国音乐团体 SAULT 发行了名为《Untitled》的双张唱片。唱片融合了 70 年代 funk、soul、blues 和 disco 元素,外加非洲独特节奏和旋律。这样的结合,却并没有带来我们聆听经验里的期待,反而呈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感和有点暗黑的复古氛围。整张专辑听下来像是一次来自稀薄空气上空的冷静俯视。
今年夏天 “Black Lives Matter” 正闹得沸沸扬扬。SAULT 用这张唱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即是思考也是抗争。而这张专辑在这样的时候出现,再次证明了黑人对音乐的巨大贡献以及黑人音乐的魅力所在。
朋友,你可以试着从第一首开始播放,你就知道为什么它是 2020 年最不能忽视的一张唱片了。
猛进会
2020 是又一个十年的开始,是特别的一年。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些美好的音乐中获得力量,并持续向前。Keep dancing, keep your brain dancing!
Nicolas Jaar - Telas
Nicolas Jaar 在 2020 出品了三张唱片,三月份的《Cenizas》, 七月的这张 《Telas》,还有在 Against All Logic 名下发布的《2017-2019》。《Telas》 是在 《Cenizas》 之后的又一次自我精神探索,一个 Jaar 的精神解码过程。走出自我负面情绪的方式就是面对它,其中有山穷水尽,也有柳暗花明。
Thornato - Escape Plan
从纽约出来的 Thornato 是 Tropical Bass 场景里的新角色,但他应该很快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虽然 2020 年无法去到更多地方,但音乐可以带你去旅行。从加勒比海到太平洋沿岸,在北京的冬天随着音乐逃到热带场景里待一会儿,也是不错的。
Perfume Genius - Set My Heart on Fire Immediately
很久没有听到这样一张有着敏感脆弱的性别气质、又异常动人的流行唱片了。上一张是 Antony and the Johnsons 的那张 《I am a Bird Now》。
Oyiwane - Music from Saharan WhatsApp 11
Sahel Sounds 是美国波特兰的一个唱片厂牌。Music from Saharan WhatsApp 是 Sahel Sounds 2020 年的一个特别项目 —— 每个月,他们会直接用手机录制一个来自非洲萨赫勒一带的音乐团体,通过 WhatsApp 传输过来然后发布。每张唱片只是数字发售一个月,付多少钱看你的意愿,所有的收入会全部给到这些非洲的音乐人。最新一期是来自尼日尔的 Oyiwane,快去 Bandcamp 支持她们吧。
Kelly Lee Owens - Inner Song
如果选一张今年的 Electronic Pop 唱片,那就是这张《Inner Song》 吧。其中Corner Of My Sky 是一首跟威尔士老乡John Cale 的合作作品。
Rachel
Mavi - Let the Sun Talk
MAVI 这个歌手是一位朋友推给我的,我一下子就入坑了。
MAVI 是一位在读大学的年轻黑人 rapper ,这张专辑 Let the Sun Talk 是他 2019 年底在学校寝室里倒腾出来的。他擅长用故事性的语言描述黑人的挣扎,Pitchfork 用 “解放黑人的内向型说唱歌手” 来形容这位说唱诗人。后来他受到这个流派的大佬们比如 Earl Sweatshirt,MIKE 的青睐,通过相互合作,MAVI 渐渐在圈子里为人所知。
他的出身和戴传统金链子、吸毒滥交的匪帮说唱 rapper 完全是天壤之别:MAVI 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属于学霸,目前在攻读神经学。他的母亲是护士,父亲白天做电脑编程,晚上是个业余 hip hop 制作人,所以 MAVI 可谓美国地地道道的中产家庭孩子。但是他歌词中的深度丝毫不亚于抽叶子蹲监狱的同行,句句打在心上:
比如,一开始讲的是自己与心理疾病做斗争,说:“妈,你擦擦自己的眼泪,我没法邀你来,我在跟巨人打架。”
Peelin my second whip/
Stealing, putting second hand kills in my residence/
Healed all my brethrenwithaseal, wecan’t let you in
Medicine/
Iput theeffortin to still burn at effigy/
Odorous, I’m sober, just as lil as they letting me/
Mama,wipe your tears, I’m fighting titans, can’t invite you here/
随着歌渐进,一点点向高潮升华,讲着整个黑人民族怎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第二句:“她不自由,那我们也不自由” ,上升到女性高度,解构平权运动中的痛点:
Offer free smoke to all the niggas behind a me too/
Tomy niggas: we ain’t free until she free too/
Tomy sisters: we ain’t free until they free too.
这首歌应该是关于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里面最不直白,也最 peace & love 的表达了,我想说 2020 年需要点儿这样的说唱。
Rice
今年音乐偏好的一大改变是我终于开始听小提琴了。
我曾经很排斥小提琴的音色,大概是以前听邻居家小孩锯木头听出阴影了,再加上我本身对尖细的声音忍耐度极低,所以一直对小提琴作品嗤之以鼻。
年初受 twosetviolin 影响,从戏谑视频开始逐渐熟悉小提琴在锯木头之外的多种声音的可能性,并在认真看了几个非常出色的小提琴演奏的现场视频后,我也终于领会到这种高音域、高难度弦乐器的精妙。
Yehudi Menuhin - Jean 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47 - 1. Allegro moderato
这首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可能是我在疫情刚开始那个的冬天听的最多的一首作品。尤其作品第一乐章开头,先由一阵似乎从远处传来的救护车鸣笛声开始,在接下来的 1 分 15 秒里,救护车的声音隐隐约约却密不透风的包裹着激昂又悲怆的小提琴独奏,这恰好和和疫情初始那个冬天独自走在无人街道时我的心情无缝对接,让我对弦乐本就极具张力的情绪又多了一层共鸣。
这首小协我最常听的还是海菲茨和梅纽因的版本。另外希拉里·哈恩 (Hilary Hahn) 有一场和米科·弗兰克(Mikko Franck)及法国爱乐乐团合作的版本也极美,她一袭红裙带着尖锐的小提琴独奏从中令人窒息的基调中突围的样子就像一个具象化的悲剧,她手中的琴化作王尔德笔下的夜莺,夜莺之血染红的玫瑰就披在哈恩的身上。
David Lang - Cheating, Lying, Stealing
今年第二个音乐大发现是现代古典音乐家 David Lang 和他的实验专辑《穿刺》(Pierced)。
这是一张为像我一样的穿刺爱好者量身定制的专辑。只要你有过穿刺体验,一定能从这张专辑音乐里每一个鼓声中感受到一种顿顿的穿透感。而专辑第三首 “欺骗、谎言、盗窃”(Cheating,Lying, Stealing)则用声音为你打造了一副 “千疮百孔” 的邪恶身体,还不用忍受漫长而痛苦的恢复期,穿刺的痛和爽同时通过耳机直达全身。
顺便说一句,专辑的第二首歌 Heroin 是对 Lou Reed 那首同名歌的古典演绎,歌名就不翻译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这首歌和 David Lang 为保罗·索伦蒂诺的电影《绝美之城》和《年轻气盛》所创作的阿卡贝拉人声吟唱一脉相承,你能想象 Lou Reed 索伦蒂诺化的是什么样吗?虽然我还是更喜欢原版,但依旧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张非常适合现代舞的专辑,于是就不得不提另一个我今年非常喜欢的、同样为舞蹈音乐而生的日本音乐人,三宅純。今年无意间发现了他为电影《皮娜》舞蹈配乐 Lilies of the valley 的人声版本,Alviverde,这首歌的洗脑程度堪称魔性。他的另一张《Lost Memory Theatre - act - 1 -》也是我今年最爱的专辑(可能没有之一)。
三宅純 - Alviverde
三宅純 - Lost Memory Theatre - act-1
至于今年听得最多的两首歌,大概是萨蒂的裸体歌舞 (Gymnopedie) 第一首和玄秘曲 (Gnossienne) 第一首,因为它们实在太适合思考和码字了,极其实用。下半年看《后翼弃兵》时发现片中的妈妈也很爱弹萨蒂,这让今年一直听着萨蒂度过稿件难产的痛苦时光的我更能共情那种深陷空虚无能为力的感觉。
最后想说的是一首今年没好演出看时自己用来瞎过瘾的现场录音。
Avatar- Let It Burn (Live in Paris 2018)
2020 是我难得没在 Live 上花钱的一年。其实年初疫情之前都买了几场演出了,结果疫情之后就一场接一场取消了,以至于今年再没花钱买过一张演出票。现在想到一年前那些觉得 “还有机会” 就没看的演出,心痛得无以复加。
Avatar这首歌是典型的 Live 版本比录音室版本好的歌,也是我对国内外音乐节和演出重新恢复的指望。想想我都憋了一年了,而且还不知道要再憋多久,等到时候起码得看场旋死才能缓过来。
歪歪
我对自己的音乐喜好,在这一年又有了新的发现:抗拒太过入耳和 smooth 的音乐,而对 “难听” 音乐的迷恋也早已过去。
看似与上面那段不相关,但实则有暗在的因果联系:今年第一张也推荐 spiritual jazz,既有自由的想象力,又没有完全脱离框架。不过这个在 bandcamp jazz 分类赫然垫底的类型,着实显得岌岌可危。
Irreversible Entanglements - Who Sent You?
来自 International Anthem 厂牌今年的发行,Irreversible Entanglements 成立于 2015 年,由萨克斯手 Keir Neuringer,诗人 Camae Ayewa (a.k.a. MoorMother) 和贝斯手 Luke Stewart 创建。2014 年,黑人阿凯·格里枪杀案发生后,他们三位曾在一个抗议警察暴行的演出中同台。
人声念白为他们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歌词中明确的诉求很快会让你知道这支乐队的政治底色。很难不让人想起 Gil Scott Heron 那张著名的《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这张专辑名字也是 60 年代美国黑人运动的流行口号。
黑鳥全集 Body Of Work 1984 - 2004
黑鳥成立于 1979 年的香港,新世纪到来前解散。1984年,主唱郭达年自费出版第一张专辑《东方红/给 90 年代》,用的录音设备都是朋友淘汰的。
这张里面,《民众拥有力量》翻唱自 Patti Smith 的《People Have The Power》,整张专辑十分粗砺。虽然是一张旧专辑,但是现在听也并不晚。
豆豆
总结一下今年看过的所有演出(共4场 😂):
2月 - 在香港看了某钉鞋乐队演出,玩的过于正宗所以三首歌之后已经听不出分别来了,所以周野敬二说的不是完全没道理的(但我也有喜欢的梦摇)。欣赏的是乐队状态很好,那在台上的自信和驾轻就熟都是从累积演出经验而得来的(他们是刚刚从英国巡演回来的),所以说乐队真的不应该闭门造车,多演出才能成长。
9月 - 在上海看了一个大拼盘,但因为迟到而错过了前面的乐队,先看了一个来自武汉的乐队,名字发音有点不雅,成员不少,但弥补不了乐队编曲的单薄。然后是一个爵士实验乐队,不知道他们怎样跟视频配合的,很齐整很有娱乐性,但是没旋律没节奏感、光有技巧没有音乐感。我还是撑不过15分钟,个人比较没有耐性。然后是两个老乐手的噪音表演,挺不错的,只是看着两人在台上玩弄效果器和点着电脑觉得跟观众没有交流,所以看完也就完了。后面的乐队因为对他们的名字无感就没有留下来看了。另外一个体会是:乐队们应该多考虑自己的音乐适合在什么场合演吧,实验项目在常规中型场地演出实在会出现反效果的。
10月 - 在北京看的乐夏火起来的年轻乐队,音乐不评论了,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但女主唱独当一面,又喊又跳又唱又发出恐龙般的怪叫,那种演绎和控场能力真的很出众。近年有好些女生主导的电子音乐项目,能看到她们都在肢体表演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但碍于没有受过表演训练或者心态放不开的原因,动作都小小的施展不开来。建议她们都去观摩一下这位主唱的表现。站在我身旁的一位一米九的眼镜哥一直在用手做出各种心形手势献给女主唱,表达的爱意是真的,但搞笑程度也是满分的。
11月 - 也是在北京看的著名朋克乐队,感觉他们是真的成熟起来了,以前松散随性的年轻乐队现在在更大的场地演出还是游刃有余,成员各自拥有自己的气场,主唱是少数真的有舞台魅力的人,能唱又有个性、幽默又极端真实,幸亏我国还有这么一支乐队。听说之前一天乐队成员还集体食物中毒过,所以看来巡演能治百病这个说法是真的。
推荐的唱片(猜到就是安利):
台北神秘风二人组的专辑
香港神经流市井乐队的专辑
北京外地二人乐队的即兴专辑
阿斐
The Caretaker - Everywhere at the end of time
不知道算不算听得最多的,但确实是今年时不时会拿出来听听的一张专辑。这是一张六部曲合集专辑,历时三年分六次发布,专辑全长大概六个小时,几乎不可能一次性听完。
听起来是不是就像那些你买回家就不会翻开的厚重大部头书?不用望而却步,毕竟音乐可以随时被打开。我一般就是工作时候听,然后让自己投身于无边无际的意识海洋之中。—— 前提是仅仅把它当作 “背景音乐” ,不是仔细聆听,不然海洋随时准备掀起漩涡。当我意识到它比我想象得要复杂得多的时候,才仔细看了看这张专辑的资料。
专辑作者 “The Caretaker” 实为美国知名作曲家 Leyland Kirby 为阿兹海默症所做的特别项目。“The Caretaker” 已被确诊为阿兹海默症,这 6 部曲记录了他的衰弱过程,分别代表了阿兹海默患者病情的六个阶段,前三个阶段 “患有该病的人能感觉到一些微妙但关键的差异”,在这一部分你可以听到恢弘的管弦乐,悠扬的旋律,美丽的黄金岁月散发着光辉;而越往后播放,混乱的噪音出现的频率增加,声音变得遥远,连贯的记忆破碎消散。
后三个阶段则更 “后意识” ,因为这时病人已经意识不到自己的病情了。这在第六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个部分的每首歌时长几乎都在 20 分钟以上,对音乐的模糊化处理让声音变得几乎无法辨认。时而狂躁,时而低落,最后一首歌的最后一分钟则回落至寂静,陷入彻底的遗忘和无意识,也正是对逝者的默哀。正如同歌名所暗示的那样,这张专辑终结于 “Place In The World Fades Away” 。
真正和阿兹海默症患者感同身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但 Kirby 通过音乐这个媒介让听者更易抵达共情。这可比什么 “音乐能抚慰你的情绪” 或是 “用音乐向 xx 致敬” 之类的空话要实在得多。
冬甩
The Knife - Shaking the Habitual
The Knife 是瑞典的前卫电子团体,14 年就解散了,今年是成立 20 周年。他们最后一场巡演即是带着这张专辑和一众舞蹈演员在纽约 Terminal 5 。这场巡演还于 17 年发布了现场记录片。
女主唱的声线混杂着金属和胶质意味,我私下为这张专辑构建的场景是不可接近的后未来无人部落,但最后的巡演和我的想象截然不同:十来人在舞台上各自演奏或舞蹈,吵闹的很,我却饶有兴致的看了下来。女主唱现在以 Fever Ray 的身份还在活跃,不过比起 The Knife 时期少了些中二气息,视像上也没有了以前奇怪的粗糙感。
Leifur James - Angel in Disguise
Leifur James 是一位来自伦敦的实验音乐制作人,18 年发布首专《A Louder Silence》,其中的 Mumma Don’t Tell 被用作 HERMÈS MEN'S AW19 的秀场音乐。19年,他开始在伦敦的 Barbican 和 Southbank Centre 演出 —— 着实没有比剧场更适合爵士+电子乐风格的场景了,还会让人想起冬天南岸湿漉漉的水泥地面。推荐的这张是今年四月发的新专辑,延续前一张的风格,适配多种状态,没事我就两张连着循环播放。
Ivan
今年在别的音乐零零总总推荐过不少音乐。录 “波歌” 的时候,老杨时常会说上一句,“这是来自 Ivan 的个人推荐,通过这些歌大家也可以了解他的一些审美倾向。” 我想这句话是不失实的。毕竟,推荐哪些专辑,又选哪首歌代表专辑放给听众全都是我直接决定;而且审美上有倾向在推荐这件事上也并不坏 —— 推荐本该来自倾向和观点,而观点就是向某个特定方向踏出一步的落脚处,没什么中立可言。对于老杨的话,我反思的地方是:我到底袒露了什么倾向,多少倾向,袒露的方式是怎样的。
粗略回想,在有意识听音乐以后,我没少干过给身边人推荐音乐的事情。小学阶段,刚觉得听周华健和范晓萱土的时候,我没少向同学显摆自己知道的几个日本流行音乐人的名字;到了初中,我还在音乐课上当着全班的面放过视觉系乐队的 MV ;有了高中的一圈死党,我开始 “因材施教” ,把在打口店发掘的 alternative rock 和重型音乐分配给不同性格的伙伴,又或者把 brit-pop 和 new-school 串在一张磁带上塞给女同学……当年不了解音乐内外的所以然,这些让人脸红的事我做起来没太觉得害臊;我想要通过音乐结识其他人,更希望通过特定的音乐在他人世界中标定自己的位置。
从青春期后青春期,我遭遇了越来越多脸红的时刻,也开始质疑曾经的 “音乐外交” 是否掺杂了过多对于自我的持续关注。一味标榜品味只能展现匮乏,跟有人向你吹嘘酒的醇香并大谈酒桌文化一样腻歪。人不是自己阅读、聆听、学习、经历过的事物的总和;也不该依靠这些方面猜测另一个个体灵魂的形状。也许只有在表达和输出的间隙,在我们出言不慎的谬误之间,自我的真相才像海市蜃楼般短暂定格过。现在的我无意用音乐做名片。
当然,我仍然重视别的音乐和波歌这样的渠道,也珍惜现在这样通过音乐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只不过,侃侃而谈向你介绍任何唱片的背景信息时,我觊觎着 DJ 退隐到音乐背后的能力,尽量克制来自 “自我” 的干扰,让你能聚焦于讲述者之外、那些真正创作了音乐的有趣人物。
年底了,大家说都要总结下,可我实在不想再费口舌把听音乐的感受转译成粗糙的语言。这是一篇个人笔记似的内容,禁不起推敲,我也拿不准发出来有什么意义。最后,干脆送上一张最近反复在听,但之前做荐歌栏目时担心暴露 “倾向” 没好意思拿出来的专辑 —— 反正倾向什么的早就在;而且写到这里,顾及篇幅,也不用再解释为什么了。
Boris & Merzbow - 2R0I2P0
如果你想收藏 BIE别的 2020 年音乐总结歌单,点 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