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破五就得破点什么,不如今天出柜吧!
春节 + 亲戚 + 出柜 = 送命题,你应该试试。
春节七天你像珠子被包上了浆,空有一身武艺却被装进了航空箱,跑来跑去逃不脱七姑八姨的目光,让我们教你在这假期里怎么打响自己的枪。这七天压抑的生活,我们教你如何一步步在家里发起一场小型革命,然后脚底抹油,利利索索地溜走。
春节不是朋友圈,春节是亲戚圈,此插件虽然一年只上线一次,但强制安装,不能卸载,更没法选择可见人(少数硬核派为了不装这个插件连手机都扔了,不算此列)。对于平时不三不四、不男不女的一些人,春节就成了年度考核般的存在。
就在节前,我的一个跨性别朋友跟我说,她最近有一次发朋友圈屏蔽失误,让一个表亲看到了。她当时化了妆,表亲把图传到了亲戚的群里并评论,“男孩子化妆怎么能行呢?性取向肯定不正常啊!” 我听得目瞪口呆,不是因为亲戚不厚道,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朋友圈没有彻底屏蔽所有亲戚属性的人。我是多亲多远的亲戚都算一类,发个朋友圈如果需要屏蔽的话,一网打尽。就算和表/堂兄妹们在春节重聚期间会谈笑风生,甚至还会在牌桌上必要的时候默契配合坑一下爹,也不足以让我向 TA 们展开朋友圈之门,即使我朋友圈并没有任何劲爆的东西。Nothing personal,只是 “亲戚” 的家族连带属性,我实在爱不动。
我问我的那位跨性别朋友,你春节回家的时候怎么办?
“绝对不化妆,穿上最沙雕的男装,做整条街最直的仔!” 我又在别的女孩的粉丝群里问了问,“有春节回家出柜的吗?有没有建议?” 这个问题也很快变成了一个 “如何不出柜并成功伪装自己” 的讨论。 于是我知道我的任务完不成了:这篇文章本来是直男主编怀着对性多元的美好畅想和春节的深恶痛绝派给我的选题。 “你写一份破五出柜指南!革命一下。” 他说。
一. 春节咱家不革命
很显然,春节期间回家出柜,基本是一道送命题。
春节+亲戚+出柜,这几个元素搅合在一起,等于是把家族年夜饭桌上的压轴水饺都煮成了片汤,还让亲戚们一人打包一盒带回家继续琢磨品味,化作谈资,激情传播。
你爸妈送走了客人,很可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脸按锅里。
出柜的 “正确性” 先不说(之前我们写过一篇 文章 讨论过),不讲求时机和策略的出柜只能说是张嘴一时爽,说完火葬场。
如果你出于任何原因非要春节出柜,也请先别搞你的老父亲 / 母亲,从更闭合一点的同龄人圈子下手,或者老朋友、老同学 —— 对于很多放飞自己多年的性少数,回到自己的家乡往往是有点割裂的体验,对,就像重新成为翠花和铁蛋的 Sophie 和 Simon,所以对家乡的故人出柜,或许是有些 “疗愈” 效果的。心理学上说的 “整合” 就有这个意思,把自己曾经关闭的部分打开,让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影子发生连接,得到和解。
至于父母对于你出柜的接受度,私认为真不能期待太多,甚至要比对普通人的期待还要低。很遗憾,你最在乎,或者认为应该最在乎你的人,你可能会发现是最不接受你性取向的人。这样说并不是责怪,也不是出于消极的失望情绪 —— 父母的抵触情绪并非仅仅因为保守,而是多了一层:关心则乱。
酷儿导演范坡坡拍过一部性少数父母如何看待儿女出柜的纪录片,叫《彩虹伴我心》。里面最让我动容的片段是一个妈妈知道孩子是同性恋后哭了一晚上。这和我们之前的文章里,一位受访者的妈妈发现儿子的秘密后反应很像。
为什么哭呢?
是因为觉得羞耻吗?是因为不爱你吗?
可能恰恰相反,因为爱所以难受,就是因为 TA 们懂,你选了一条没那么好走的路,还得走一辈子,没得选择,没得回头。TA 们无法接受你是同性恋,因为无法接受你过得不幸福。
当然,这个浪漫的滤镜不能强加在所有现实的家庭上,“耻辱” 这层因素也不能完全从家长的反应回路中排除。而且,就算你的父母自己不介意,但中国式的家族关系也让这个小秘密不是你和父母之间的事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给父母消化的时间,甚至反对的自由 —— 如果终究得不到 TA 们的认同固然令人痛心,但 “出柜” 是一个选择,不是一种正义,说楞点,别人没义务给你鼓掌叫好。
而如果出于任何原因你需要春节期间出柜,你就得想想,你最在意是那个革命式的仪式感,还是和父母真诚的沟通。如果是后者,那么时机和环境就很重要了,如果只有自己和父母吃饭,把饺子煮成片汤就还没有那么灾难。而且,春节期间亲戚朋友的战斗力必须考虑进去 —— 如果只需要对付爹妈,干嘛要给自己被亲戚 “围攻” 的机会呢?
总之,安全第一啊朋友们。被送去矫正可不是都市传说,一堆混账医院等着你爸妈签字呢。
二. 出柜等于诚实,但伪装也不等于虚伪
人有无数个面向,LGBTQ 的身份只是其中之一,并不能定义你的全部。为了家庭关系考虑,回家的时候扮成一个人畜无害的乖仔/乖女,很多人都会做这样的事,跟你是不是基/姬佬无关。
于是不少人分享了如何暂时手动删除自己的 gay 补丁包。
除了装直之外,还有一个伪装手段:让自己看起来比平时更挫。
让亲戚们对你放弃希望,这很高明。从小就和 “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无形的强大生物比拼,我们这些中国孩子其实唯一的出路就是放弃竞争,并主动争取被放弃。
小时候坐过教室最后排的小孩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一旦被放弃,海阔天空任你行。课上看漫画、玩手机、听歌、甚至牵个小手,一旦被主流规训的目光(i.e. ,老师)流放,你的精神空间从教室被放逐到大草原,你不优秀,但你可以暗搓搓地撒欢了。
同理,婚姻本质上是异性恋的发明,而春节期间的亲友来往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相亲展销会。你不想成为参与这个交易市场,又不想解释费力 why the fuck not,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不合格的商品。
需要注意的要点在于:你需要刻意地降低自己的魅力值,但要在一个符合主流性别审美的框架下完成,因为我们的究极目的是:在不被怀疑性取向的同时,又不被相亲的意愿打扰。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长发的男生,那么你可以伪装成一个落魄的艺术家。这个人设可以同时帮你免除性取向的质疑,并打消亲戚们为你介绍对象的念想。
再比如你是一个拉拉,无论平时形象什么风格,用自己平时宅了一天(两天以上就有点太邋遢)的造型就行了:头别洗,戴上眼镜,上身卫衣下身绒裤。
这种形象不但能够有效利用亲戚们的礼貌(这幅德行没有对象很正常,“有对象了吗” 这种问题也就不好意思问了),还能符合父母对你的惯性印象 —— TA 们因为养你长大,反而欠缺某种客观判断你外观的能力,心目中甚至觉得你就该永远是这样的 “学生样”。
三. 出柜?什么柜?
更何况,很多 LGBTQ 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变身般的伪装 —— 我喜欢什么(性别的)人跟我喜欢怎么穿衣服、谈什么话题、做什么动作难道还有决定性的关系了?
有一个男同事最近跟我出柜了,和他共事两年我的 gaydar 真是从来没响过。不少人以 gaydar 灵敏为荣,包括我在内,可他让我意识到,gaydar 这个概念本身的预设就很有问题,即:gay 是在性别表达上有可观察的 “蛛丝马迹” 的一种存在,而且在暗示,gay 们的默认状态就是装直,而内心的 gay 气是无法掩饰的时候喷涌或者侧漏出的 “真正自我”。
什么是真正自我啊?
我最烦 “做你真正的自己” 这种话了其实。
然而对于 “gay 是什么样”(或者 “gay 并不是非得什么样”),我道理都懂,实际上还是打脸了。
那么如果一个人,比如这位同事,日常中除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没有任何 “不直” 的性别气质表达,也不需要任何 “伪装”,对出柜又是怎么看?
有趣的是,他的确是把 “出柜” 作为一个自我实现的挑战来操作的。从他决定出柜的一刻起,就有意识、有计划的每天向更多的人出柜,而挑战了两周的结果就是,他没感觉自己发生什么变化,除了一些轻松感,他并没有觉得出柜产生了任何类似 “解放天性” 的效果(不过本来也并没有这样预设的期待)。他还是穿一样的衣服,用同样的方式说话,一样地玩游戏、宅、喜欢抬杠。
他并没有因此变成人们某些刻板认知中基佬的模样,也不打算改变。
刚开始这个 “实验” 的时候,这个同事正在兴头上,跟我说他打算春节回家的时候跟家人出柜。
“你疯了吧,” 我表示反对,“难道你现在有喜欢的人,不说会影响你们交往?”
“也没有。”
“那干嘛呢?你不说还好,顶多被催催婚,一旦说了你就真的被另眼看待了。你自己没变,但 TA 们看你的眼光会变。”
有时候出了柜,才反倒更加不解放不自由(跟很多革命的结果一样)。
更何况,要出什么柜,出哪个柜呢?
这位兄弟当初跟我的出柜辞是这样的:“我感觉自己是同性恋占主要的双性恋。或者不确定还有什么,但肯定是很大程度上就是同性恋。我肯定是喜欢男生更多,但是也不完全认同 gay 的身份。” 把这么一串说给爸妈,我们可以猜猜 TA 们的脑子和心脏究竟哪个先当机。
放假前的最后一天,他说决定先不和爸妈说了。
“出柜” 不是绝对。选择骄傲出柜,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这不是必须。“骄傲” 似乎成了西方同性恋亚文化对 “合格的 gay” 的定义和要求,而中国的性少数群体中,不出柜的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且 “出柜” 是相对的,选择性的,并非对全世界出柜才能做 “真正的自己”,在某些场合对某些人出柜反而才会产生更多的压抑。
"出柜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从自我发现到自我承认,到(反复)操演出柜的场景,再到(逐次)向他人表露。在这个也许漫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成千上万条故事线。" 出柜也不是一个故事线的结束,而是新的故事线的开始。如何开始这个新的故事,要从这个春节开始吗?下笔前得好好想想。
当然,也有一个可能,你苦心设计了一大套台词和场景,爸妈的反应却让你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哦,我早就知道了。”
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但这仍是一个最难得也最可爱的家人出柜故事 —— 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究极理想:用不着出柜,因为柜不存在。
春节 + 亲戚 + 出柜 = 送命题,你应该试试。
春节七天你像珠子被包上了浆,空有一身武艺却被装进了航空箱,跑来跑去逃不脱七姑八姨的目光,让我们教你在这假期里怎么打响自己的枪。这七天压抑的生活,我们教你如何一步步在家里发起一场小型革命,然后脚底抹油,利利索索地溜走。
春节不是朋友圈,春节是亲戚圈,此插件虽然一年只上线一次,但强制安装,不能卸载,更没法选择可见人(少数硬核派为了不装这个插件连手机都扔了,不算此列)。对于平时不三不四、不男不女的一些人,春节就成了年度考核般的存在。
就在节前,我的一个跨性别朋友跟我说,她最近有一次发朋友圈屏蔽失误,让一个表亲看到了。她当时化了妆,表亲把图传到了亲戚的群里并评论,“男孩子化妆怎么能行呢?性取向肯定不正常啊!” 我听得目瞪口呆,不是因为亲戚不厚道,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朋友圈没有彻底屏蔽所有亲戚属性的人。我是多亲多远的亲戚都算一类,发个朋友圈如果需要屏蔽的话,一网打尽。就算和表/堂兄妹们在春节重聚期间会谈笑风生,甚至还会在牌桌上必要的时候默契配合坑一下爹,也不足以让我向 TA 们展开朋友圈之门,即使我朋友圈并没有任何劲爆的东西。Nothing personal,只是 “亲戚” 的家族连带属性,我实在爱不动。
我问我的那位跨性别朋友,你春节回家的时候怎么办?
“绝对不化妆,穿上最沙雕的男装,做整条街最直的仔!” 我又在别的女孩的粉丝群里问了问,“有春节回家出柜的吗?有没有建议?” 这个问题也很快变成了一个 “如何不出柜并成功伪装自己” 的讨论。 于是我知道我的任务完不成了:这篇文章本来是直男主编怀着对性多元的美好畅想和春节的深恶痛绝派给我的选题。 “你写一份破五出柜指南!革命一下。” 他说。
一. 春节咱家不革命
很显然,春节期间回家出柜,基本是一道送命题。
春节+亲戚+出柜,这几个元素搅合在一起,等于是把家族年夜饭桌上的压轴水饺都煮成了片汤,还让亲戚们一人打包一盒带回家继续琢磨品味,化作谈资,激情传播。
你爸妈送走了客人,很可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脸按锅里。
出柜的 “正确性” 先不说(之前我们写过一篇 文章 讨论过),不讲求时机和策略的出柜只能说是张嘴一时爽,说完火葬场。
如果你出于任何原因非要春节出柜,也请先别搞你的老父亲 / 母亲,从更闭合一点的同龄人圈子下手,或者老朋友、老同学 —— 对于很多放飞自己多年的性少数,回到自己的家乡往往是有点割裂的体验,对,就像重新成为翠花和铁蛋的 Sophie 和 Simon,所以对家乡的故人出柜,或许是有些 “疗愈” 效果的。心理学上说的 “整合” 就有这个意思,把自己曾经关闭的部分打开,让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影子发生连接,得到和解。
至于父母对于你出柜的接受度,私认为真不能期待太多,甚至要比对普通人的期待还要低。很遗憾,你最在乎,或者认为应该最在乎你的人,你可能会发现是最不接受你性取向的人。这样说并不是责怪,也不是出于消极的失望情绪 —— 父母的抵触情绪并非仅仅因为保守,而是多了一层:关心则乱。
酷儿导演范坡坡拍过一部性少数父母如何看待儿女出柜的纪录片,叫《彩虹伴我心》。里面最让我动容的片段是一个妈妈知道孩子是同性恋后哭了一晚上。这和我们之前的文章里,一位受访者的妈妈发现儿子的秘密后反应很像。
为什么哭呢?
是因为觉得羞耻吗?是因为不爱你吗?
可能恰恰相反,因为爱所以难受,就是因为 TA 们懂,你选了一条没那么好走的路,还得走一辈子,没得选择,没得回头。TA 们无法接受你是同性恋,因为无法接受你过得不幸福。
当然,这个浪漫的滤镜不能强加在所有现实的家庭上,“耻辱” 这层因素也不能完全从家长的反应回路中排除。而且,就算你的父母自己不介意,但中国式的家族关系也让这个小秘密不是你和父母之间的事那么简单。
综上所述,给父母消化的时间,甚至反对的自由 —— 如果终究得不到 TA 们的认同固然令人痛心,但 “出柜” 是一个选择,不是一种正义,说楞点,别人没义务给你鼓掌叫好。
而如果出于任何原因你需要春节期间出柜,你就得想想,你最在意是那个革命式的仪式感,还是和父母真诚的沟通。如果是后者,那么时机和环境就很重要了,如果只有自己和父母吃饭,把饺子煮成片汤就还没有那么灾难。而且,春节期间亲戚朋友的战斗力必须考虑进去 —— 如果只需要对付爹妈,干嘛要给自己被亲戚 “围攻” 的机会呢?
总之,安全第一啊朋友们。被送去矫正可不是都市传说,一堆混账医院等着你爸妈签字呢。
二. 出柜等于诚实,但伪装也不等于虚伪
人有无数个面向,LGBTQ 的身份只是其中之一,并不能定义你的全部。为了家庭关系考虑,回家的时候扮成一个人畜无害的乖仔/乖女,很多人都会做这样的事,跟你是不是基/姬佬无关。
于是不少人分享了如何暂时手动删除自己的 gay 补丁包。
除了装直之外,还有一个伪装手段:让自己看起来比平时更挫。
让亲戚们对你放弃希望,这很高明。从小就和 “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无形的强大生物比拼,我们这些中国孩子其实唯一的出路就是放弃竞争,并主动争取被放弃。
小时候坐过教室最后排的小孩都知道我在说什么,一旦被放弃,海阔天空任你行。课上看漫画、玩手机、听歌、甚至牵个小手,一旦被主流规训的目光(i.e. ,老师)流放,你的精神空间从教室被放逐到大草原,你不优秀,但你可以暗搓搓地撒欢了。
同理,婚姻本质上是异性恋的发明,而春节期间的亲友来往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相亲展销会。你不想成为参与这个交易市场,又不想解释费力 why the fuck not,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不合格的商品。
需要注意的要点在于:你需要刻意地降低自己的魅力值,但要在一个符合主流性别审美的框架下完成,因为我们的究极目的是:在不被怀疑性取向的同时,又不被相亲的意愿打扰。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长发的男生,那么你可以伪装成一个落魄的艺术家。这个人设可以同时帮你免除性取向的质疑,并打消亲戚们为你介绍对象的念想。
再比如你是一个拉拉,无论平时形象什么风格,用自己平时宅了一天(两天以上就有点太邋遢)的造型就行了:头别洗,戴上眼镜,上身卫衣下身绒裤。
这种形象不但能够有效利用亲戚们的礼貌(这幅德行没有对象很正常,“有对象了吗” 这种问题也就不好意思问了),还能符合父母对你的惯性印象 —— TA 们因为养你长大,反而欠缺某种客观判断你外观的能力,心目中甚至觉得你就该永远是这样的 “学生样”。
三. 出柜?什么柜?
更何况,很多 LGBTQ 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变身般的伪装 —— 我喜欢什么(性别的)人跟我喜欢怎么穿衣服、谈什么话题、做什么动作难道还有决定性的关系了?
有一个男同事最近跟我出柜了,和他共事两年我的 gaydar 真是从来没响过。不少人以 gaydar 灵敏为荣,包括我在内,可他让我意识到,gaydar 这个概念本身的预设就很有问题,即:gay 是在性别表达上有可观察的 “蛛丝马迹” 的一种存在,而且在暗示,gay 们的默认状态就是装直,而内心的 gay 气是无法掩饰的时候喷涌或者侧漏出的 “真正自我”。
什么是真正自我啊?
我最烦 “做你真正的自己” 这种话了其实。
然而对于 “gay 是什么样”(或者 “gay 并不是非得什么样”),我道理都懂,实际上还是打脸了。
那么如果一个人,比如这位同事,日常中除了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没有任何 “不直” 的性别气质表达,也不需要任何 “伪装”,对出柜又是怎么看?
有趣的是,他的确是把 “出柜” 作为一个自我实现的挑战来操作的。从他决定出柜的一刻起,就有意识、有计划的每天向更多的人出柜,而挑战了两周的结果就是,他没感觉自己发生什么变化,除了一些轻松感,他并没有觉得出柜产生了任何类似 “解放天性” 的效果(不过本来也并没有这样预设的期待)。他还是穿一样的衣服,用同样的方式说话,一样地玩游戏、宅、喜欢抬杠。
他并没有因此变成人们某些刻板认知中基佬的模样,也不打算改变。
刚开始这个 “实验” 的时候,这个同事正在兴头上,跟我说他打算春节回家的时候跟家人出柜。
“你疯了吧,” 我表示反对,“难道你现在有喜欢的人,不说会影响你们交往?”
“也没有。”
“那干嘛呢?你不说还好,顶多被催催婚,一旦说了你就真的被另眼看待了。你自己没变,但 TA 们看你的眼光会变。”
有时候出了柜,才反倒更加不解放不自由(跟很多革命的结果一样)。
更何况,要出什么柜,出哪个柜呢?
这位兄弟当初跟我的出柜辞是这样的:“我感觉自己是同性恋占主要的双性恋。或者不确定还有什么,但肯定是很大程度上就是同性恋。我肯定是喜欢男生更多,但是也不完全认同 gay 的身份。” 把这么一串说给爸妈,我们可以猜猜 TA 们的脑子和心脏究竟哪个先当机。
放假前的最后一天,他说决定先不和爸妈说了。
“出柜” 不是绝对。选择骄傲出柜,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这不是必须。“骄傲” 似乎成了西方同性恋亚文化对 “合格的 gay” 的定义和要求,而中国的性少数群体中,不出柜的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且 “出柜” 是相对的,选择性的,并非对全世界出柜才能做 “真正的自己”,在某些场合对某些人出柜反而才会产生更多的压抑。
"出柜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从自我发现到自我承认,到(反复)操演出柜的场景,再到(逐次)向他人表露。在这个也许漫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成千上万条故事线。" 出柜也不是一个故事线的结束,而是新的故事线的开始。如何开始这个新的故事,要从这个春节开始吗?下笔前得好好想想。
当然,也有一个可能,你苦心设计了一大套台词和场景,爸妈的反应却让你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哦,我早就知道了。”
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但这仍是一个最难得也最可爱的家人出柜故事 —— 因为它代表了我们的究极理想:用不着出柜,因为柜不存在。